罗 磊
(陕西省城固县果业技术指导站 陕西城固 723200)
2016年元月23—27日,汉中柑橘产区受到西伯利亚霸王级寒潮的影响,极端低温达到-10℃,树体遭受自1991年以来最严重的冻害。加之去年9月24、25日降雨后,直到今年2月中旬,汉中盆地无有效降水,干旱时间长达4个月之久,加剧了冻害发生程度,导致目前树势衰退,80%以上橘园秋梢全部受冻干枯,多年生枝大多失水死亡,给柑橘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害。经过春季的抽梢、开花,进入5月中旬,柑橘生长发育也达到高峰期,这也是受冻柑橘恢复树势的关键时期,同时,此阶段的高温高湿气候也有利于病虫害的大量发生,及时有效的防治病虫害,就能促进树势尽快恢复,确保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受冻柑橘树在夏季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工作。
受冻树应对密生春梢、无叶及衰弱结果母枝进行疏剪和短截,生理落果后进行合理疏果,以确保树体储备足够养分,能及时抽发出夏梢。待夏梢长至30厘米左右,选择位置适当的健壮枝梢进行摘心,促发二级枝梢,扩大树冠,达到恢复树势的目的。适当保留内膛枝条,进行树干刷白,以防枝干日灼。
大冻后,树体施肥应以速效氮为主,加入适量磷钾肥,分别于夏梢萌发前和新叶转绿期施入,及时喷施叶面肥。夏梢萌发前每株施沼液肥5~10千克+尿素0.3~0.4千克,新叶转绿期每株施尿素0.3~0.4千克+复合肥0.4~0.5千克;夏梢生长期间,每半月喷1次大量元素叶面肥,与根部施肥交替进行。对平坝低柑橘园,要及时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渍害;干旱时期及时灌水,并用稻草覆盖树盘保墒,确保树体健壮生长。
病原菌为真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属子囊菌亚门。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部越冬。树势强弱、伤口多少、温湿度等因素决定该病发生程度。受冻树体枝叶损伤、枝干暴露、树势衰退,应重视树脂病的防治。在春季伤口保护的基础上,于盛夏前用涂白剂刷白树干。叶片感病,于幼果期用春雷霉素和苯醚甲环唑交替喷雾,10天1次,连喷2~3次;枝干感病,抓住5—6月和8—9月两个关键时期,用噻霉酮或1∶4的食用碱,采用纵刻病部涂药治疗,每周1次,连涂3~4次。
病原菌为真菌,属半知菌亚门。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部越冬。发病最适温度21~28℃,分生孢子生长适温22~27℃。高温高湿气候下,病菌从伤口、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染嫩梢叶片及幼果。冻害发生后加剧该病发生。首先应培养健壮树势、合理施肥、适时排灌。感病植株,在幼果期、新梢抽发期和冬季,及时喷药防治1~2次,药剂可选用抗菌霉素120、甲基硫菌灵、炭特灵、溴菌腈等。
由多种真菌引起,属子囊菌亚门。病菌在病组织中越冬。菌丝块和孢子从伤口入侵,高温高湿利于发病。流胶一旦出现,立即选用20%丁香菌酯或甲硫·萘乙酸(3.315%甲硫·萘乙酸涂抹剂)进行“浅刮深刻”涂药治疗。每20天1次,连涂2~3次。
病原菌为真菌,以菌丝体或卵孢子在病树和土壤中越冬。生长温度 10~35 ℃ ,最适 温 度 25~28℃。高温多雨季节,由伤口侵染新植株。根颈部发现病斑时,将腐烂的皮层、已变色的木质部刮除,再用石硫合剂残渣+新鲜牛粪及少量毛发或2%~3%的硫酸铜液涂抹伤口。每15天1次,连涂2~3次。
由柑橘球腔菌入侵导致,属子囊菌亚门。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和树枝上越冬。生长温度10~35℃,最适温度25~30℃。气温20℃以上,病叶经雨水湿润,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发病初期,用甲基硫菌灵或百菌清加入适量矿物油,自下而上喷雾,每20天1次,连喷3次。
主要以卵和成螨在枝梢凹陷处、树皮裂缝和叶背越冬。一年发生15代左右,世代重叠。繁殖适温20~28℃。随时抽样检查,夏季虫口基数6~10头/叶时,用阿维菌素、炔螨特、三唑锡、苯丁锡等高温杀螨剂交替喷雾,防效佳。
以3龄若虫和蛹在秋梢叶背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羽化。4月下旬、7月中下旬、9月上旬为发生盛期。一年发生3~5代,世代重叠。应疏剪密集枝,使果园通风透光。抓住每代1~2龄若虫盛发期,用苏云金杆菌、啶虫脒、仲丁威等喷雾防治。
以卵越冬。一年发生10余代,世代重叠。高温干旱利于种群繁殖,多以无翅蚜聚集危害。发现危害嫩梢时,用啶虫脒、烟碱乳油等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