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槟 车玉贵
湖北荆工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荆门 448155
新型全区域活化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滕 槟 车玉贵
湖北荆工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荆门 448155
传统的活化衬板大多呈环状、径向多圈安装在管磨机细磨仓内,基于扰动的原理,从点与面上改善“滞留”状况。而一种新型全区域活化装置立足于全区域对微型研磨体进行扰动,最大限度消除“滞留”,减少无效功。设计时考虑装置的材质和规格、组件型式及安装位置,还要考虑装置安装后对磨机主电机工作电流的影响。工艺上需注意磨内物料流速的控制、级配及装载量的调整。实践证明,该装置能够充分消除“滞留带”。
活化衬板 扰动
辊压机(或立磨)水泥联合粉磨管磨机细磨仓大多采用微段和小规格钢球。相关粉磨研究资料显示:微型研磨体规格小于磨机直径的1/80时,在磨内即产生“滞留带”。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熊焰研磨体的粉磨能量,相关专业人士开发了不同型式的活化衬板,不同程度地减轻了“滞留带”。但传统的活化衬板大多呈环状、径向多圈安装在管磨机细磨仓内,基于扰动的原理,从点与面上改善“滞留”状况。本活化装置立足于全区域对微型研磨体进行扰动,最大限度消除“滞留”,减少无效功。
1.1 装置的材质和规格
细磨仓的研磨体也具有一定的集群冲击力,多数工作中的细磨仓内温度达到100 ℃以上,有的高达150 ℃以上,装置对冲击、高温、磨损都要具备一定的耐受力。本设计采用了中铬合金材质并油淬处理,洛氏硬度HRC≥55,冲击韧性αk≥3~7 J/cm2。
规格:增加该装置必须考虑其自身重量,在保证做功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减轻自重。不同直径磨机参考磨机衬板尺寸,采取不等的规格设计,充来教授研究表明,球磨机直径越大,微段规格越小,“滞留”状况越严重,并列举了应用微段小于磨机直径1/180时不同规格管磨机 “滞留带”所占比例,见表1。[1]
表1 不同直径磨机存在的滞留带比例
为了消除“滞留带”的负面效应,激活微型分考虑方便入磨装配。
1.2 装置的组件型式
为保证使用的耐久性,减轻安装工作强度,组件进行铸造,穿孔组装后点焊固定。力的传播是全方位的,附件的设计为尽可能减少阻力的大幅波动,采用了多种角度,多向多维对研磨体做功。
1.3 安装位置的选择
力的传播是扩散波形,着力点处做功最强,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弱。在细磨仓做功的着力点有筒体衬板、隔仓板、出料篦板、活化衬板等,全区域活化装置安装位置定格在原磨内活化扰动作功衰弱处,弥补不足,使活化功效最大化。
1.4 装置安装后对磨机主电机工作电流的影响
装置安装后由于阻力的不均有可能影响到主电机工作电流的波动,设计安装时在细磨仓内纵向径向进行均布,充分考虑阻力的均匀性。
2.1 磨内物料流速的控制
全区域活化装置安装后,在扰动微型研磨体的同时,也带动了磨内物料,物料流速无疑会加快。物料流速是磨内粉磨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加快的物料流速要通过降通风、阻挡等措施控制下来,保证适宜的流速。
2.2 级配的调整
全区域活化装置安装后,加强了对研磨体的提升和挤压扰动,研磨力度得以加强。磨内研磨体级配要作出适当调整,增加微型研磨体量,充分发挥集群研磨效应。
2.3 装载量的调整
装置安装后,“滞留带”得以消除,原来作“无用功”的研磨体改作有用功,填充率可适当降低,从而取得在保证台时产量的情况下降低主电机工作电流,或者在保持原工作电流情况下提高磨机台产的效果。
在某公司双闭路联合粉磨系统中Φ3.2 m×13 m、Φ 3.0 m×11 m的磨机上使用该活化装置。该公司采用HFCG160×140辊压机“一拖二” 双闭路联合粉磨系统,磨机为二仓,使用单层隔仓板。原生产P·O42.5、PSA32.5水泥台时产量分别为160 t/h、180 t/h,年度粉磨系统平均电耗33.5 kWh/t。
该装置2015年10月投入使用,使用初期出现出磨物料细度变粗现象,磨音增大,原拉风不变时磨头负压增大,磨机主电机电流增大,且有3A~5A的波动。分析认为物料在磨内流速明显增快,特别是拉风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磨机负荷增大且不均匀。具体数据见表2。
针对以上情况,分别采取以下针对性技术措施进行调整。
表2 安装运转初期出磨物料细度
(1)活化装置进行适当调整,结构与分布更加均匀,降低部分阻力,电流降低了2~3 A。
(2)降低磨尾收尘风机风量。
Φ 3.0 m×11 m磨机磨尾风机电机45 kW,供磨机通风和选粉机循环风部分外排,变频器原使用50 Hz。为稳定磨头-40 Pa~-50 Pa的微负压采取了封堵磨尾主风管,减小磨机出料端篦板通风、过料面积,磨尾收尘风机拉风降至25 Hz等措施。
Φ 3.2 m×13 m磨机磨尾风机电机75 kW,保证磨内通风,以及三台风送斜槽的收尘,变频器原使用32 Hz。采取封堵部分磨尾出料端篦板通风、过料面积,磨尾收尘风机拉风变频降至20 Hz,以保证磨头微负压-40 Pa~-50 Pa。
(3)研磨体级配与填充率的调整。
Φ 3.2 m×13 m磨机二仓倒出10 t混合钢锻,补充Φ 10 mm×12 mm的钢段9 t,Φ 3.0 m×11 m磨机倒出混合球7 t,补充Φ 15 mm的钢球6 t。
两台磨机二仓填充率均采用30.5%,通过一段时间运行,将二仓填充率逐步调整为26%。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措施,出磨水泥细度显著降低,磨机生产P·O42.5、P·C32.5R水泥时,系统产量分别达到了170 t/h、200 t/h,磨机主电机电流也由原来的89 A、102 A分别降到了80A、93A。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5个月粉磨系统平均电耗为30.5 kWh/t水泥,比改造前系统粉磨电耗下降3kWh/t。调整后的出磨物料细度见表3。
表3 采取技术措施后的出磨物料细度
(1)新型全区域活化装置完全区别于传统的点与面的活化装置,立足多向、多维方式对细磨仓微型研磨体进行活化,可以充分消除“滞留带”。
(2)通过实施降低填充率、降低研磨体直径、调节磨尾收尘风机转速、有效控制物料在磨内流速等技术措施,一般可降低8%~9%的系统粉磨电耗。
(3)按年产100万t水泥计,采用新型全区域活化装置对粉磨系统进行改造,可节电330万度,年节电效益近200万元,增效显著。
在全区域活化装置的设计、应用过程中,得到了邹伟斌先生的全面指导和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1] 邹伟斌.水泥联合粉磨系统故障原因与解决措施[J].新世纪水泥导报,2012(03):2-12.
2016-06-29)
TQ172.632.9
B
1008-0473(2016)05-0052-03
10.16008/j.cnki.1008-0473.2016.0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