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期刊DOI使用现状分析
——以大气科学类2014年版CJCR核心期刊为例

2016-03-26 02:17申乐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文后著录参考文献

■申乐琳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编辑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100081

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是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的缩写[1]。它包括4个组成要素:标识符、解析系统、元数据和政策框架(Policies)。作为数字对象的唯一标志符,DOI是由一组字母、数字和其他符号组成的字符串[2],分前缀、后缀两部分,中间以“/”分隔。DOI具有唯一性、持久性、可驱动性、兼容性等特征[3],通过它可以便捷、可靠地链接到论文全文,使DOI系统具有追踪文献当前地址和链接参考文献的能力[4],既方便读者快捷、方便地跨库检索,又使得科研成果在全球范围快速传播,它是信息电子时代的必然要求。近些年来,国内学界对于DOI的注册已慢慢重视起来,已有万方、同方两大数据商设立了中文DOI注册与服务中心,并对与其合作的学术期刊出版机构提供免费服务,既可现刊注册也可回溯注册[5]。目前我国的DOI注册总量在世界上居第二位[6],已覆盖6000余种期刊,有学者[7]认为我国期刊已经从 DOI注册阶段进入DOI标注阶段,并将逐渐扩大对于DOI的检索和引文链接应用。

DOI系统的核心功能就是将DOI解析到URL地址上,通过DOI代理服务器可以方便、可靠地链接到科技期刊论文全文[8]。通过DOI系统,用户点击DOI即可链接到该电子文档的URL,此过程被称为DOI的解析。现在“中文DOI”或IDF网站上都提供了DOI解析服务器,通过“中文DOI”与百度搜索引擎的合作,在百度中搜索“中文 DOI”“中国DOI”等,搜索结果中也嵌入了中文DOI解析器,将任何一个DOI号粘贴或输入到解析器中,同样可以实现DOI解析链接。这为读者访问文献提供多种便利,大大增加文献被发现和引用的几率[9]。所以在向读者宣传DOI的使用时,必须让读者发现DOI的解析价值,然而DOI发展到今天,很多期刊对它的解析并不了解,且解析不准确,因此DOI的价值没有真正被认识和运用,这不利学术期刊信息的传播,也不利我国期刊的国际化。虽然已有学者分别对高校期刊[10]、综合评分 TOP100 的核心期刊[11]等的DOI使用进行了调查,得到大部分期刊仅处于注册阶段,我国基于DOI元数据的跨库检索和引文之间的相互链接应用还不广泛。但是大部分的调查项目较简单,这可能是因为调查的期刊数目过多。由于行业内的期刊交流较多,为提高某一行业内期刊对DOI应用的重视,并早日完善DOI的解析,尽快普及DOI的应用,从而带动其他行业广泛使用,笔者对大气科学类期刊进行一个较详细的调查,包括注册现状、DOI编码是否符合国际通用格式、DOI的标注及推荐引用格式、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以及DOI的解析等。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发现该行业在DOI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希望给其他行业提供参考借鉴,充分发挥DOI在科技期刊的作用。

1 调查方法

本文调查时间为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3月26日,统计有ISSN号和CN号的大气科学类期刊,并从中选择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的核心期刊(16种)。

调查内容:(1)登录中文 DOI网站(http://www.chinadoi.cn),调查注册现状,查看DOI是否符合国际通用标准。(2)登录加入DOI系统的期刊网站,在投稿指南中查询参考文献格式是否有推荐引用DOI的格式;然后从中任选2015年的1篇论文,并统计DOI标注位置以及引用格式里是否标注DOI。 (3)登录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的《中国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将“参考文献”作为检索项,设置“DOI:10”作为检索条件,统计各期刊文后参考文献著录DOI的情况(包括最早著录出现的时间,及到目前为止著录的总文章数目等)。(4)随机抽取这16种期刊的任意1篇文章,登录中文DOI网站,在DOI解析栏输入其DOI号,调查其解析情况(主要包括解析的准确性)。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DOI注册情况

根据调查,2014版中文大气科学类核心期刊一共有16种,这16种期刊都已经通过中文DOI服务注册了DOI,说明大气科学类核心期刊数字出版发展相对较快,对DOI等数字出版新技术和新标准较为重视。其中《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新疆气象》《辽宁气象》分别于2009、2007、2006年更改刊名为《大气科学学报》《沙漠与绿洲气象》《气象与环境学报》,尽管在中文DOI平台检索出来的仍然为旧刊名,但出版机构名称已经更新。且这16种期刊的DOI都符合国际通用格式,即都以“10.”开头[12]。很巧合的是,笔者曾于2015年6月第一次调查这16种期刊在DOI网站的注册数量,并于2016年3月再次调查,将近9个月的时段中,其中有4个期刊(《热带气象学报》《干旱气象》《大气科学学报》《沙漠与绿洲气象》)的DOI数量并没有增加,深入调查后发现上述4个期刊在这9个月期间都有新文章发表,且文章都已经标注DOI号,然而这些DOI号并未生效,可能是期刊未在DOI系统中及时提交注册与DOI对应的相关元数据。由于DOI必须经过注册才能生效[8],因此笔者建议科技期刊应独立与中文DOI平台合作,从而及时提交元数据并更新。

2.2 标注DOI的情况

从各个期刊标注DOI的位置情况来看(表1),只有1种期刊(《气象科技》)并未在文中标注DOI,其他15种期刊标注的方式也不一致,有仅标注在页眉(5种)或者仅标注在关键词下方(6种)的,也有关键词下方和页眉同时标注DOI的期刊(4种),根据读者习惯,有些读者第一眼落在页眉,也有些读者第一眼落在文中,但在笔者的调查里发现有几篇文章的页眉显示不全,这就会影响DOI的显示。不管是在页面还是关键词下方,这些位置都属于文章的首页,说明绝大部分的大气科学核心类期刊已经重视DOI的标注,只是每个期刊对读者习惯的把握不同。笔者建议应在页眉和关键词下方同时标注DOI,以方便读者搜索引用。

表1 2014年版大气科学类核心中文期刊DOI标注状况

各个期刊虽然对标注DOI比较重视,但是在宣传DOI的使用方面似乎有些匮乏,从网站投稿指南来看,只有1个期刊(《高原气象》)在参考文献格式中标注了期刊DOI的引用格式,其他期刊网站都没有更新。而从文章的推荐引用格式来看,有些期刊仅在推荐的中文引用格式里标注了DOI(4种),有些期刊仅在推荐的英文引用格式里标注了DOI的引用(2种),没有任何一个期刊在推荐的中英文引用格式里都标注DOI的引用,甚至还有较多的期刊并没有在推荐的引用格式里标注DOI的引用(10种,且有1种期刊竟然没有推荐引用格式)。可能是由于目前标注DOI的文献较少,很多期刊仍在参考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期刊编辑部要引导作者在论文中规范化引用数据和标注数据[13]。在论文首页显著位置标注DOI,不仅保护了期刊的版权,而且方便读者引用时著录。笔者建议应在关键词下方和页眉这两个明显的位置标注带有DOI的引文格式,且中英文引文格式兼具,以方便读者引用。DOI也像题名、摘要、关键词一样成为论文首页的基本要素,明确、完整地标注在显要醒目的固定位置,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标识项。作为科技出版机构,期刊编辑部除需自身重视DOI,还需尽可能地引导作者著录数字资源的DOI,才能普及DOI的使用。

2.3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DOI

为方便统计各期刊参考文献DOI著录情况,这里首先调查各期刊最早在参考文献标注DOI的时间,并定义参考文献著录DOI的百分率,例如:这16种期刊中最早出现参考文献著录DOI的期刊是《热带气象学报》,为2003年12月,统计自2003年12月至今(2016年3月)《热带气象学报》文后参考文献著录DOI的文章数一共有148篇,而从2003年12月至今该刊一共发表文章1322篇,因此《热带气象学报》文后参考文献著录DOI的百分率为148/1322,即11.20%。依此方法计算各个期刊的参考文献著录DOI的百分率,得到图1。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期刊参考文献著录DOI的百分率都没有超过50%,说明期刊对参考文献著录DOI的重视度还远远不够。而且调查发现,任意1篇文章的参考文献中仅有1、2篇著录了DOI,大部分的参考文献都没有著录DOI。这可能由于2007年中国才成立DOI注册机构[6],在此之前的文章都未分配DOI号,造成一部分参考文献不能著录DOI;另一方面对参考文献著录DOI的规则未统一,很多期刊对其不够重视。

图1 2014年版大气科学类核心中文期刊参考文献著录DOI的百分率

作为科技出版机构,期刊编辑部有责任引导作者在著录参考文献时使用DOI,2010年修订的ISO 690规定在著录参考文献时,对引用任何版本的文献都保留和使用DOI[14]。最新发布的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国家标准《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15](下文简称《规则》)已将DOI纳入著录项。众所周知,通过DOI系统关联的电子版文献元数据比较全面,包括作者的相关信息、相关主题的文章、参考文献的链接与被引链接等[11]。而科技论文研究者认为通过感兴趣的文章文后参考文献的DOI和DOI解析系统直接链接到该引文全文,这种方法既准确又快速,无需在各大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尤其方便科研工作者探索知识的起源,提高网络文献的利用率,从而增强资源的链接功能。进一步地,利用DOI注册机构(RA)提供的引文链接服务,还可以自动化地获取标准化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大大降低编辑人员手工核对、修改著录格式的劳动量,提高准确度和工作效率[16]。因此编辑部应加强在文后参考文献著录DOI,可以在稿约中要求作者添加文后参考文献DOI,并在后期编辑加工时认真审核。同时,编辑部应在网站中宣传DOI的优点以及如何使用,使作者了解并使用DOI。

2.4 DOI的解析情况

从上节的调查中发现《气象科技》并未在文中标注DOI,此节不统计该刊的解析情况。从其他15种大气科学类核心期刊来看(表2),所有的期刊都没有多重解析,且解析不存在的还有6种,由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6年独立与中文DOI平台合作,并及时上传对应的元数据,2016年发表的文章已能解析,因此至今为止无法准确解析的期刊还有5种(《高原气象》《热带气象学报》《干旱气象》《沙漠与绿洲气象》《气象与环境学报》);其余9种期刊有6种能准确解析到期刊各自的独立网站,且这些网站都为开放获取的网站,还有3种期刊解析到付费平台(万方或者知网)。说明有1/3的期刊对DOI的解析不够重视。目前,汤森路透集团于2009年1月推出 JCR的增强功能,新增了评价指标eigenfactor score和 article influence score[10]。 这2 个指标均以对DOI的解析量作为引用次数、社会网络链接、媒体报道、评论以及读者评分的依据。所以解析不准确的期刊应该及时更换DOI合作平台,以免在计算评价指标时出现更多问题。此外,建议各期刊将DOI解析到开放获取网站上,方便读者获取和引用,也可以提高期刊的评价指标。

在解析的过程中笔者还发现一个问题,有些期刊的DOI比较短,可以直接从文章的PDF版本复制并拷贝到搜索栏,而有些期刊DOI比较长且复杂,有字母还有短划线,复制并拷贝到搜索栏则变成了乱码,非常不利于读者检索。DOI系统的核心功能就是将DOI解析到URL地址上,通过DOI代理服务器可以方便、可靠地链接到科技期刊论文全文,如果读者不习惯使用这种搜索功能,那对读者宣传DOI成为一纸空谈,因此建议期刊考虑将DOI的后缀编码简短化,并方便复制。

表2 2014年版大气科学类核心中文期刊DOI解析状况

3 结论

从以上的调查可以发现,大气科学类核心期刊已对DOI注册引起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在DOI的应用和宣传上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3.1 DOI的注册更新滞后

《大气科学学报》《沙漠与绿洲气象》《气象与环境学报》更改刊名后应及时在中文DOI平台更新,《热带气象学报》《干旱气象》《大气科学学报》《沙漠与绿洲气象》这4个期刊的DOI更新较慢,甚至半年都未更新,可能未及时提交与DOI对应的相关元数据,建议科技期刊应独立与中文DOI合作,方便及时提交并更新元数据。

3.2 对读者宣传DOI的力度不够

各期刊对DOI的宣传力度不够:16种期刊中只有《高原气象》在网站投稿指南里标注了DOI的引用格式;从文中DOI标注位置来看,仅有4种期刊在关键词下方和页眉同时标注DOI;从文中推荐引用格式来看,仅有4种期刊标注了DOI的引用,甚至还有1种期刊(《气象科技》)未提供推荐引用格式。为了向读者推广DOI的应用,期刊应在关键词下方和页眉同时标注DOI,且在推荐引用格式里标注DOI。此外,各网站投稿指南的参考文献格式应及时更新,参照《规则》,加入DOI著录的规范格式。

3.3 不重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DOI

在统计的16种期刊中,所有期刊的参考文献著录DOI百分率未超过50%,相比之下,著录百分率较高的《大气科学》,其文后参考文献也仅有1、2篇著录了DOI,大部分的参考文献都没有著录,说明期刊对文后参考文献著录DOI的重视度远远不够,这可能是新的《规则》出来不久,很多期刊仍不知怎么规范DOI的著录。利用DOI著录参考文献已显现出巨大的优势,便于编辑人员核对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及被引的相关性,因此建议各期刊重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DOI,最好能利用DOI注册机构提供的引文链接服务,自动获取标准化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3.4 缺乏对DOI解析的跟踪

大气科学类核心期刊缺少对DOI的多重解析,16种期刊中甚至还有5种期刊(《高原气象》《热带气象学报》《干旱气象》《沙漠与绿洲气象》《气象与环境学报》)至今无法准确解析,建议这些期刊及时与合作平台联系并改进。此外,为了让读者广泛使用DOI,建议DOI的编码尽量简短易拷贝,方便读者搜索,大大提高DOI的解析正确性;提供多重解析通道,并解析到开放获取网站,供读者免费阅读并引用。

4 结语

各期刊进行DOI注册后应做好后期跟踪工作,且配合DOI组织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及时更新期刊网站上对参考文献著录DOI的规范,并刊登说明,让受众明白DOI的用处,并慢慢接受DOI这种快捷的检索方式,积极发挥DOI的核心解析功能,促进科学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科学数据引用规范,使DOI成为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利器”。

[1]ISO.ISO 26324:2012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System[S].2012.

[3]杨小平.DOI发展现状及其在学术出版中的意义[J].科技与出版,2008(5):20-22.

[4]曹红兵.DOI及DOI检索[J].图书馆建设,2004 (2):61-62.

[5]王雪萍.转型期江苏高校科技学术期刊现状与办刊对策[J].编辑学报,2013,25(6):577-580.

[6]赵玲秀.中文DOI系统期刊注册现状[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20(12):43-45.

[7]尚利娜,牛晓勇.我国学术期刊参考文献中DOI著录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26(5):484-487.DOI:10.11946/cjstp.201501050013.

[8]戴婷.论DOI对我国科技期刊传播效能的提升[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112-117.DOI:10.11885/j.issn.1674 5094.2015.04.30.01.

[9]郭晓峰,姚长青,吴国雄,等.利用DOI识别科技期刊官方网站的意义与方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0):1109-1112.DOI:10.11946/cjstp.201506110524.

[10]姚戈,王淑华,王亨君,等.大数据时代DOI的应用意义与中国科技期刊应用现状[J].编辑学报,2014,26(1):63-65.

[11]刘怡辰,沈波,夏爱红.科技期刊论文参考文献著录DOI的重要性[J].科技与出版,2013(11):90-91.

[12]王雪萍.优先数字出版的科技论文 DOI标注分析[J].编辑学报,2014,26(6):541-544.

[13]吴立宗,王亮绪,南卓铜,等.DOI在数据引用中的应用:问题与建议[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3,28(3):377-382.

[14]中文DOI网站.DOI系统正式被批准成为 ISO国际标准[EB/OL].(2011-07-01) [2014-05-25].http://www.chinadoi.cn/about_439.htm.

[15]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2-3.

[16]姚长青,郭晓峰,蔡京生.参考文献规范化著录与DOI引文链接服务[J].出版发行研究,2014(5):33-35.

猜你喜欢
文后著录参考文献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本刊文后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细则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American Families
The Muted Lover and the Singing Poet:Ekphrasis and Gender in the Canzoniere*
本刊文后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细则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its receptors
文后参考文献英文文献作者的著录方法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