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
摘 要:新课程改革追求学生完整人格的成长。打破学科界限,通过梳理相关学科内容,以交叉内容为切入点,分解课时目标,提炼学习主题;并以此为学习框架,实行教师包班、主题拓展,形成基于主题教学的课程整合模式,从而构建走向跨学科整合的大品德课程,指向学生的精神成长。
关 键 词:小学品德课程;课程校本化;学科整合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3-0036-0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我们逐渐认识到,除智力发展外,课程还应关注情绪、态度、理想、雄心、价值等领域,将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人而求得完整人格的成长。基于这一认识,在浙江省规划课题“1+1生本课堂的实践研究”的引领下,我们尝试打破语数英、品德体艺间的学科界限,从“学科内整合”深化为“跨学科整合”,以“主题”推进品德课程学习。下面,笔者以浙江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材为例,阐述我们的探索。
一、梳理课程内容
构建跨学科整合的大品德课程,首先要对品德课程本身及其他学科具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为此,我们系统梳理了品德、语文、数学和音乐等课程内容,以寻找课程整合的切入点。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一、二单元各4课,主题是始业教育和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小学生活充满无限乐趣,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帮助学生与同伴、老师之间建立友谊,建立对学校的亲密关系,形成开朗向上、负责进取的生活态度,从而使他们的小学生活更加美好(见下图)。
同样是一年级上册教材,语文、数学、音乐三门学科的初始版块也都不约而同地以新生入学、幼小衔接为基本内容。
语文课程的“入学教育”包括“欢迎新同学”“学习语文很快乐”“良好的读写习惯”三个内容,共2课时。教材设计的四幅图画是学生了解学校生活的窗口,引导学生把观察图画和观察本校校园结合起来。
数学课程设计了4课时,共两个课题。一是“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情境图:美丽的校园)和“比多少”,二是“位置”,设计了“上下左右”。借助“美丽的校园”提供丰富的计数资源,并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
音乐课程则设计了6课时,共两个课题。一是“好朋友”,包括“玩具兵进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认识图标 记住图标”“拉勾勾”四个内容;二是“快乐的一天”,包括“小组曲”(上课了,做游戏,睡觉了)“其多列”“跳绳”三个内容。在入学第一课突出“好朋友”这一人文主题,注重幼小衔接,以有趣的音乐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使音乐学习过程成为师生之间亲密交流、消除陌生感和距离感的过程。
三门学科共12课时中,直接与“你好,新学校”“我的新生活”有关的内容占46%。其中,有些是无意义的重复,有些则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这为课程整合与重构提供了可能。其中,语文学科的“入学教育”、数学学科的“准备课”与“位置”,音乐学科的“好朋友”“快乐的一天”,在内容上与品德课程单元目标无缝衔接,为品德课教学设计注入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与内容。
由此,我们以各学科交叉内容为切入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在生活背景和情感体验的支撑下组织学生自主活动,将语文、数学、音乐等学科目标融入儿童生活。在品德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需要、情感变化,以品德学习促进全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提炼学习主题
课程整合旨在删繁就简、乐学高效,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但有两个基本因素需要考虑:一是学科逻辑;二是认知逻辑。基于以上考虑,我们进一步分解品德、语文、数学和音乐四个学科交叉内容的课时目标,归纳其核心内容。以期提炼可以统领各学科的主题,构建课程整合纲要,并以“主题推进”为策略,将学科逻辑与认知逻辑巧妙融合在“大课程”之中。
归纳结果显示,除数学课程中“计数方法”“基本方位”,音乐课程中的“演唱姿势”“基本节奏”有着不可撼动的学科特征外,其余学科交叉内容皆与儿童当下的生活“你好,新学校”“我的新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从中提炼出四个核心内容:了解新校园、认识新同学(老师)、养成好习惯、热爱新生活。基于此,提炼出“我是小学生啦”这一充满生活气息的主题,并构建了课程整合纲要(见下图)。
“我是小学生啦”这一学习主题指向儿童当下生活与情感的“现实需求”,将“悦纳小学生活,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作为核心目标。以此为指引,我们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学习时空,设计了“背上背包去探险”“找呀找,找到好多好朋友”等五大主题活动,将各学科目标分解到每个主题活动下的基本内容中。每一项基本内容都不是孤立与割裂的,而是相互交融、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活动进行好了,游戏做完了,基本内容也就完成了。一切目标的达成都基于孩子们的经历、体验与收获,孩子们没有“上课”或“下课”的概念,均是源于童年最本真的对生活与活动的热爱。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获得各方面的发展。
通过这一主题纲要,很好地推进了“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态度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将传统单一枯燥的学科学习与知识建构转化为丰富多彩、充满快乐与挑战的游戏化生活,使学科教学不仅有效率、有质量,更有温度、有关怀,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期待与惊喜。
三、实施教师“包班”
学科间的壁垒被打破后,课程学习以主题活动的方式进行,一般一个主题活动以半天(2-3个课时)为单位进行,而每一个主题活动中又融合了各个学科内容,即“大品德、全课程”。这必然倒逼传统授课方式进行变革。于是,教师“包班”成了大胆的尝试。理想的状态是一人包班,基于现实考虑,我们尝试由品德兼语文课教师A、数学教师B、音乐教师C实施分活动“包班”,具体如下表:
7个半天,主题推进,进行“我是小学生啦”5项主题活动。学生在生活化和游戏化学习中落实了学科知识,悦纳了小学生活,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
由上表可见,通过课程优化整合,5个主题7个半天,转化为课时共17课时,大大减少了原分科教学的29课时。
到此为止,我们不仅完成了前一个“1”的教学,即重组教材内容后的新授课教学,而且把这个“1”由原课题研究中的“学科内整合”深化为“跨学科整合”。那么,节省来的12课时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延续《“1+1”生本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成果,进行后一个“1”的拓展,即基于“主题教学”的主题拓展活动。我们把选择权交给学生——你还愿意进行哪些活动?你喜欢以怎样的方式活动?你愿意和谁一起进行活动?(见右图)
学生在学习中能选择、会选择,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因此,在后一个“1”的开发中,我们立足课程主题和学生兴趣,尊重学生选择,以活动促学习。根据学生的选择,开发探索相关主题拓展。如:我的校园我做主——为校园的墙壁、花坛挂上自制的画框、标语等;校园数字迷宫——寻找校园数字之最,制作迷宫图;爸爸妈妈不操心——一日生活常规大PK;唱着歌儿找朋友——续编歌曲,接龙找朋友……如此,以“课程主题“为依托,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努力拓展教学时空,凸显“新颖、童趣、生活化”;对学生个性化创意与表现表示认同,并鼓励学生在自己独特的活动体验基础上感受生活、感受成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活动、创造生活。
“1+1”生本课程的建构,让品德学科走向跨学科整合,并通过主题活动层层推进,让学生站到了课程的中心,使教育的核心任务并不仅在于知识和能力,更在于精神和情怀,真正实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所倡导的:让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作者单位:瑞安市虹桥路小学浙江温州 3252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