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理念、为大学生创业助跑

2016-03-25 07:11王文良
科学与财富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创业创新

王文良

摘 要:目前,创业已经逐步成为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种途径。开展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不断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措施,以创业带动就业也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可以成为拓宽就业途径的积极有效措施。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从地方院校财务专业毕业生近年情况看,70%以上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但从专业发展视角和个人成长角度看,未能完全达到教学培养目标。因此,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对院校培养“地方性、应用性”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1 倡导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1.1创业教育是拓宽就业途径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数量连年攀升,缓解就业压力,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途径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措施,以创业带动就业可以成为拓宽就业途径的积极有效措施。

1.2创业教育是推动院校教学改革的动力

院校必须适应社会市场发展的需求,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创业教育在对创业型人才进行培养过程中,要求创业型人才具备完善的人格结构、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并且需要在此基础上学会整合各种资源,能够主动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尽快地转化为产业、服务、产品等有价值的生产力。这正是创业教育的着力点所在,必将为教学改革注入强劲动力。

1.3创业教育在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同时促进经济发展

目前,知识经济社会推动了智力资源时代的出现,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加大。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重视创业教育,突出专业“地方性、应用性”特点,将知识、技术、科研向社会生产力转化,从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2 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强化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素质,为以后创业的需要和发展打下基础。目前,院校财务专业教学仍然侧重于理论学习,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岗位资格考试的宣传上,没有把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到专业的教学和实践中去。在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上,缺乏把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效地结合,没有对学生未来有个明确合理职业规划。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财务专业创新教育设计不健全。普遍存在与目标企业结合不紧密,实习实训环节以模拟为主,以熟悉业务流程为重点,具体操作性不强,忽视现实中财务管理和生动性、复杂性,学生接触并参与各种经济实体财务管理的机会非常有限。

二是创业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严重脱节。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光靠树理念、喊口号,必须结合本专业特色,将创新创业思维切实融入到专业培养方案中,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彻于整个培养体系中。而目前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这一层面。

三是将创新创业未纳入对师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要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学生,教师首先须具备较高的创新创造性素质,并应熟悉本行业的生产实践。目前,部分教师都是一毕业就直接任教,企业工作经历不足,缺乏实践经验。

3 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的构想

3.1立足财管专业特点,建立科学的创业教育模式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的全过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培养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环境、教育氛围”。应把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体系当中,积极推动培养目标明确、教学计划合理、课程设置科学和实践教学活动丰富的创业教育模式的建立,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学科结合,知识传授中融合创业人才培养,传授创业知识结合专业学科,形成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发展模式。

3.2紧贴就业岗位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完善理论教学环节,将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等必修课程,以及“大学生创业原理与实务”、“创新设计”、“个人与团队管理”、“成功心理学”等通选课程,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使之与专业课程、实习实践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并完善实践环节,加大实践环节在教学中的比重,如加大ERP模拟训练、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项目设计能力与财务管理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训练。

3.3全面推进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甚至具备一定的创业经验和技能。承担创业教育教师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创业教育质量。针对我院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积极推动创业教育校际交流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创业教育网络建设,共享创业教育资源,并通过举办财管专业创业教育项目论证会、研讨会、交流会等方式,促进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互动沟通、取长补短,使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此外,积极寻找我院独特的学科、专业优势,大力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国家和各地的创业计划大赛,有条件的可以选派教师参加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项目、国际校企交流,开拓承担创业教育教师的视野,不断提高创业教育师资水平。

3.4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针对校园创业文化建设滞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的问题,我院应该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创业环境和文化氛围,激发广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进行创业实践和提高创业能力的热情。通过校园广播、校报、电视传媒等传统媒体、网页、微信、QQ空间等新兴媒体,广泛宣传大学生创业案例,倡导通过学习创业知识,重视创业教育;通过建立创业实践基地,与社会团体、企业等社会组织合作,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深化大学生对创业行为的认识;通过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创业论坛、理论讲座、模拟创业活动等,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營造出有利于学生提高创业素质的校园文化氛围。

3.5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

标准是一把尺子,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与否、合格与否都与标准有关。一往我们过多注重理论识记方面的考核,而轻视了操作、技能训练等能力素质的考核,这种评价标准导致学生轻视知识应用、漠视实践活动。今年,财管专业将针对不同课程,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考核内容和方法,鼓励、诱导学生从机械式学习向灵活运用这个方面转变,提高社会生存和适应能力。在考核评价体系中,应当加大实践、实训分量,根据不同情况,设置相应的考核形式。如专业顶岗实习,考核可由实习单位指导老师评价。当然,形成良好的培养环境,不是院校一方的事,需要各级、多方协作,共同面对。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最终作用对象仍然是培养对象,所有目标聚焦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

参考文献

[1] 王亮亮.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年24期.

[2] 宋建军.新时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期.

[3] 濮志峰.创业视野下的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冶金教育.2011年2期.

[4] 张立平.大学生创业基本能力形成与创业环境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8期.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创业创新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