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理解

2016-03-25 01:08董晶晶
考试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方程式题意学案

董晶晶

1.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导学案

恰当、合理地运用“导学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能变教师的“教授”为“指导”,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知识(即学习知识的过程)的乐趣,充分发挥师生“双主体”的共同作用,从而提高并长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就是给学生的任务和要求,实质上是必须完成的,换句话说,学生是被动完成的,根本没有主动性可言。因此,怎样设计、设计好“指导”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就成为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导学案导学应引导学生重视对教材的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高中阶段,学生已具备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但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高中生往往没有阅读教材的习惯。一些学生对教材的阅读仅停留在字面理解,往往忽略其丰富的内涵,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编制导学导学案时,应重视隐含信息的挖掘,精心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概念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在编写导学案时,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问题设计为突破口,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及着眼点,使他们在阅读中读出快乐、读出能力。

2.准确记忆是学好高中化学的前提

化学这门学科,它虽然是理科,但有文科特点,内容多、知识碎,大多是实验结论,有不少知识只能知其然,而无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记住。甚至不少老师都赞同化学与英语的相似性,说“化学就是第二外语”,化学的分子式就相当于英语单词,化学方程式就是英语的句子,每一道化学计算题,就是英语的一道阅读理解题。事实确实是这样,化学成绩优秀者,必定是准确记住了学过的每一种物质典型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能顺利写出相应化学方程式,理解并记住了几个常用的解题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操作。准确记忆是学好化学的前提。

3.教师提问的问题难度要适宜,具有思维价值

有效的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接受状况,太浮浅的问题会使学生觉得没兴趣,不以为然,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度过大的问题会使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根据教材精心设计一系列探究式的问题和实验,引导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发挥创造力。

举个例子来说,学过硫化氢的性质,如果问“硫化氢和氯气有毒吗?它们具有哪些化学性质?”或“你学过哪些有毒气体?如何使其毒性消失?”问题太简单或难度过高,学生都不知道从何答起。对一些问题,我们应把握好难度,不妨做一些处理,例如以上问题可以这样设计:“硫化氢和氯气都有毒,若按一定体积比混合后,其毒性就会消失,原因是什么?”对于这种问法,只要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氯气的性质,经过认真思考和分析,就能够做出正确回答。这种问题既能巩固新知,又能联系旧知,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是有价值的。

4.利用实验及增设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论证猜想和假设的实质性过程,是知识的发源地和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自主进行实验探究,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丰富的、初级的、创新的新体验、新感知。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例如,在学习SO■的性质时,首先向品红中通入SO■,再加热,溶液先变红,加热又褪色,冷却后又变红,进而引入SO■的性质学习,学生的探究欲望变得强烈。

5.加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

化学反应是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方程式则是将化学反应符号化,它是化学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化学学科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一种体现。正确、规范的方程式的书写对化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但许多化学方程式的记忆和书写往往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为了克服这个难题,教师在讲授一个新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可以尝试联系以前学过的相似的方程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6.精心挑选习题,灵活、有效地进行讲解

习题的功能就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教师得到反馈信息和检查教学效果,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应注意:讲解习题一定要让学生有思辨、质疑的时间,某些实验题应该让学生动手探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习题时常遵循以下原则。

6.1选题要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精选精练。习题对学生的学习是必不可少、无可替代的,教师要筛选一些科学的、重要的、与教学内容贴切的、有针对性的习题。习题不在多,而在精。

6.2以点带面,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在讲解习题时,重视题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审题,让学生弄清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找出正确的思路和解题的方案。

7.习题教学要注意思题

建立“好题集”,将母题,老师“生”的子题,自己“生”的子题,同学“生”的子题整理在册。学习别人的精彩思路,领略多题一解、异形同解的妙趣,在欣赏的同时,启发思维,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那么,“思题”,思什么呢?

7.1对理解题意的反思。首先是指读懂题目的言内之意,审清题意,弄清楚题目所要回答的是什么问题,在什么范围、方面或条件下回答这一问题。其次是指关注题目的言外之意。即关注一些具体体现题意的关键性字词或句子,这样的字词句往往是“题眼”,比如“任意”,“存在”,等等。

7.2对命题意图的反思。要明确这道题考查的是哪一部分的知识点,考查了哪些解题方法,考查了哪些化学能力,对反思所得进行小结,这样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或同一类型的题目就能迅速地找到解题思路。

7.3对有无一题多解的反思。“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道题,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可能会得到不同启示,从而引出不同解法。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的研究侧面,使思维的触角伸向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在找到不同的解法时也要对这些解法进行总结,看看其他什么题型也能这样做,做到“一题多解”的同时要“多题一解”。

猜你喜欢
方程式题意学案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理解题意
弄清题意 推理解题
审清题意,辨明模型
巧配化学方程式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挑战一级方程式
乡愁导学案
教养方程式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