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娜
摘 要: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能在教学当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是赏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时刻赏识学生的进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下思想的包袱,学好语文。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善于赏识,让学生爱上语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赏识教育 激励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以赏识为核心的“赏识教育”,是以学生学习和活动为载体,抓住教育的契机,优化课堂氛围,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全方位地受到赏识,并在不断获得赏识的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创新,逐步完善,超越自我。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运用鼓励性语言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作业是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窗口,教师批改作业时的评语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认可和评价。教师在作业本上针对学生作业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写下简短的具有鼓励性的评语,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强的指导和激励作用,不但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地进步。教师是天底下最富有人情味儿的职业,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师生和谐融洽的关系。这种和谐融洽关系的建立与持续的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密不可分的。从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学生都是希望得到老师赞美的,而这种赞美常常是通过老师的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和诚挚的情感传递的。教师只有把学生当做真正的朋友,学生才会把老师当做良师益友。学生只有在富有人情味儿的教学氛围中,才愿意真正地和老师一起在教学实践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某些学生把不喜欢语文学习的原因归咎于不喜欢语文老师。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上存在的比例不小,究其原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因此,教师要用多鼓励性话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用鼓励性语言激活语文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活动必然充满活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学习主体性得到真正发挥。
二、从课堂入手,为学生创造被赏识的环境,让学生在赏识中树立自信心
小学阶段正好是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有利时期,如果不把握好这个教育的契机,学生日后面对的困难就会束手无策,甚至气馁。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创设展示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在赏识中树立自信心。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教师应该从课堂入手,为学生营造被赏识的氛围,让他们在受到赏识的同时,树立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即使学生说得结结巴巴,我也给予肯定的赞扬,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如在教学《麻雀》的过程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进行诵读比赛的环节,让学生朗读相关段落,自我表现出“最可怜的小麻雀”和“最勇敢的老麻雀”,这样学生感到新奇,都跃跃欲试,那只孤独无助的小麻雀可怜兮兮的样子及那只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英雄人物”在紧张的比赛中逐渐为学生所熟悉、牢记,同时节省背诵的时间。在表现自我的舞台中,学生不但提高了朗读水平,而且在无形之中增强了自信心。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采用请学生当“小老师”的做法,让他们领读、为同学改正错别字等,这些做法都为学生创造了不少被赏识的环境。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全方位地受到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信心。
三、赏识学生的劳动成果,让学生体味成功的喜悦
在语文教学中,作业是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注意挖掘学生作业的优点,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表扬,让他们体验被赏识的滋味,往往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如在一次练习课上,我向全班表扬了某后进生写字姿势正确。第二天,我意外地发现那后进生的字写得非常工整,我抓住机会表扬他。自此,该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成绩明显提高。在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在分别寻找合适资料的基础上,共同讨论,然后让其中一人执笔撰写文章,最后我把优秀的文章贴在学习园地的“成果展”中,受到表扬的小组里,每一个成员都为自己出一分力而感到骄傲,同时我不失时机地让他们用同样的方法亲自撰写文章,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让他们在赏识中不断完善自己。
四、语文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注意事项
评价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对老师能力的一种考验。有位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老师说:“读得很好,真棒。”而另一位老师则评价说:“你读得很流畅,很好。如果能在重点词句上加强语气,把感情读出来就会更好!”她让学生再试读一遍,果然这次学生读得更完美。这种评价针对性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于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健康成长。应用赏识教育要正确客观地分析,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因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该生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反而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赏识的虚伪性,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度。赏识不能过度,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
总之,赏识教育的结果是培养学生无形生命的支柱。实施赏识教育要求老师多了解学生,到学生中,随时捕捉学生的一些闪光点,尤其是后进生,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在乐趣中思考,在赏识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1]周三英.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新观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
[2]肖谦.语文课实施赏识教育的几种策略[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版,2007,(10).
[3]金卫东.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