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改
摘 要: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高职生就业压力大,择业效能感不高,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较低、认知不足、就业定位不明、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收集信息能力弱、就业被动等方面;同时高职院校在学生择业效能感中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人才质量不过硬及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高职生加强心理调试,正确认识自我和加强学习,提高就业素质等方式提高择业效能感;高职院校通过科学的教育系统、合理的教育方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环境支持以提高学生的择业效能感。
关键词: 高职生 择业效能感 原因分析 教育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生人数也从2001年115万发展到2014年的727万。庞大的高校毕业生队伍致使本就失衡的就业市场更加营养不良,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认为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仍未改变。“就业难”是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但相较于普通本科毕业生,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河山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整个就业市场上更是“弱势群体”。就历年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感受到更大的就业压力。
择业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前提,它也是检验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反映了择业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择业效能感(Optional Choice Self-efficacy)是择业者能否顺利择业的自我感知,是个体对实现与择业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知觉,是自我效能感在职业选择中的体现,包含了择业者自我认识的能力、就业中的应对能力、对信息的收集能力、领悟及应用社会支持的能力及学绩和目标设定摘 要: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高职生就业压力大,择业效能感不高,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较低、认知不足、就业定位不明、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收集信息能力弱、就业被动等方面;同时高职院校在学生择业效能感中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人才质量不过硬及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高职生加强心理调试,正确认识自我和加强学习,提高就业素质等方式提高择业效能感;高职院校通过科学的教育系统、合理的教育方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环境支持以提高学生的择业效能感。
关键词: 高职生 择业效能感 原因分析 教育对策等能力[1]。在某种意义上看,择业效能感比实际从事某项具体工作更为重要,它的高低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职业选择。诸多研究表明,高择业效能感能提高职业选择的合理性并促进个体进行职业探索和职业技能的发展;低择业效能感会阻碍个体的职业探索行为和职业技能的发展,使得个体无法做出有效的职业选择[2]。
二、高职生择业效能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择业效能感的提出和研究对于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和院校差别对择业效能感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3]。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类学生由于层次多样、入学分数低、学制相对较短、教学设施及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硬件条件的缺失是一个客观现实,这一状况在短时间内将继续存在,无法进行改革性调整,因此通过心理调适和职业规划的培养而形成较高职业效能感,从而形成正确的择业心理和达到准备的职业匹配成为解决高职生就业困难一方良剂。但诸多研究均表明,本科院校大学生在择业效能感上优于高职院校大学生,高职生的择业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毕业生的效能感在三个年级中是最低的,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缺乏自信心、害怕竞争、自主学习能力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薄弱、缺乏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等问题[4][5]。高职生整体择业效能感不高,究其原因可以从个体、学校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高职生择业效能感中存在的问题。
1.自我评价较低,自卑依赖心理严重。
个体形成高择业效能感的一个最重要来源是“操作完成”,也就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的经验能提高个体择业效能预期,而多次失败则会降低个体的效能预期。另外,如果个体觉得职业选择的结果是自身可以控制的,那么择业效能感就高,反之,如果个体害怕竞争、自卑、认为择业选择的结果是自己无法控制的,那么他的择业效能感就低[6]。高职生的身份及所在院校往往与他们的理想及就业门槛存在落差,加之同学之间生活水平的差异,很容易使他们产生不稳定的心理。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家庭经济条件的困扰使他们心理不平衡,他们表面上看似很坚强,甚至有些自负,但是事实上他们内心是脆弱而自卑的,害怕挫折,往往经受不起困难和失败的考验。高职生以往失败的经验及在择业过程中较低的自我评价,使他们认为择业是用人单位掌握主动权,而他们由于学历及院校较普遍本科生存在差距是很难自主选择用人单位的。而这一认识往往使他们在择业过程中更加自卑,不愿意也不敢和本科院校的学生竞争。
2.认知不足,就业定位不明。
高职生的认知不足主要体现在对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上。很多高职毕业生由于尚未掌握科学的认识手段和方法,不能较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性格、气质、职业兴趣、择业能力也并不了解。因此造成他们在择业过程中无从下手、犹豫不决,致使失去很多机会。同时由于高职类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段(往往只有两年的时间)、常年封闭式的学习环境及角色转换慢等原因影响了他们对择业社会环境和各职业特点的全面认识。有的对社会的复杂性估计不足,把社会想象得过于美好,个人的择业期望往往偏高,脱离社会的实际需求,这种美好的想象一旦落空会使他们在下次择业时缩手缩脚,降低择业的效能和自信;有的高职生则是过于自卑,把社会不利于择业的因素看得太重,认为社会太过复杂,择业很艰难。
3.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综合就业素质低。
良好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基础是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但用人单位调查显示,大部分高职生在证明自己学习能力时无一例外地提供了自己在大学期间考取的各类资格证书及大学期间的各门功课的成绩单。但是,用人单位希望看到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课程学习和考证之外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围绕专业阅读了哪些书籍、关注哪些专业热点等,高职生的表现往往不能令人满意。高职生到企业后,由于自主学习能力差、不能适应企业技术革新、产品升级换代等变化,影响晋升和长远发展的例子不胜枚举。另外,高职生所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薄弱、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的缺乏及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他们的就业成功率,大大降低他们的择业效能和自信。
4.信息搜集能力弱,择业被动性强。
及时、有效地收集可行性就业信息是成功选择理想职业的前提,特别是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这就要求择业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伪存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发展的有效信息。但是,研究表明,高职生在熟悉环境(校内招聘会、老师、同学、亲戚或熟人介绍的单位等)中签约成功率远大于在陌生环境(网络求职或校外招聘会等)中的成功率[6]。这表明高职生在收集就业信息中被动和依赖心理。目前,大部分高职生的就业还是依赖自己的社会关系而不是自己通过收集信息选择将来的职业。另外,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可使用的信息工具较少、接纳的可控信息源较小等原因,因此高职生在收集信息中更加被动。
(二)高职院校在学生择业效能感形成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择业效能感中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人才质量不过硬及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等问题。首先,专业设置滞后。许多学校设置专业前没有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只是根据既有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或经济效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致使所设专业和市场需求脱节。所谓“热门专业”使得学生在毕业时该专业领域人才趋于饱和,导致求职困难。其次,培养的人才素质不高。目前有些高职院校存在只关心“数量”而忽视“质量”的问题。随着生源的逐年减少,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收纳生源就降低入学门槛,这看似满足了数量上的要求,但是生源的参差不齐致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存在困难。同时,由于学生在校时间短、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造成教学中重理论教学,忽视整体素质的培养。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目前高职毕业生存在综合职业能力不高、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弱及人际关系不和谐等问题[7]。第三,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当前,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机构和强有力的就业指导队伍,没有深入研究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就业指导、生涯规划及创、就业教育。即使有些学校开设了就业相关课程,但是无论从教师还是学生角度看都仅仅是把它作为一门拿学分的课程,而不是实操课程。这使得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三、高职生择业效能感的教育对策
择业效能感是个体自我效能在择业中的具体应用,是个体自我认知、目标制定、社会支持的感知和利用及就业信息搜集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和感知,它的高低关系到个体择业的成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高职院校是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高级技能专门人才”的场所,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具有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和力量感。因此,无论是个体和高职院校都应该从各自的职责出发,共同提高学生的择业效能感,既让学生“进得来”又让他们高质量地“出得去”。
(一)引导学生正确定位,加强择业效能感。
从高职生本身来看,一要加强心理调试,正确认识自我。高职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情绪上的波动是正常的,要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熟练掌握各种信息工具,及时有效地掌握就业信息,认清就业形势,降低就业期望值,面对偶尔的求职失败,要迅速调整心态,继续积极主动地投入新的求职过程。同时需要向内挖掘就业的资源支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自我完善可以赢得未来。二要加强学习,提高就业素质。在当前的智慧经济时代,自主学习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高职生要利用学校及周围的资源,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做到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专业前沿知识熟悉,动手能力强,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同时,在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中,要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适应,做一个专业技能高超、素质过硬的优秀求职者。
(二)优化教育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择业效能。
一要有科学的教育系统。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素质教育是提高高职生择业效能感的基础。择业效能感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教学体系的完善和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在培养模式上,要改变传统的以传授教育技能为主的教育方式,转化为以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生涯规划为本的培养模式,通过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在心理、技能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他们对自己的信心,提高择业效能感。
二要有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法。首先,优化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搭建实践平台。班杜拉在自我效能感理论中提出,个体的成败经验对个体效能感的提高具有主要影响。所以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以往的实践经验,使他们更加准确地评价自己当前的能力素养、专业水平,并制订出相应的职业规划,明晰职业目标。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是在个体反复的实践中得到并发展的,具有迁移强化的特点。所以,学校要积极为大学生搭建各种实践平台,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助能力,丰富他们的职业经验,强化他们的求职心理。
三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归因方式与择校效能感存在显著相关[8]。因此在教学中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严密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和讲座等形式,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灵活应用心理调试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各种不良情绪,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另一方面,在造就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心态的同时,分年级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不同年级高职生对择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程度是不同的,他们对职业指导的需求和兴趣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职业指导课程中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例如,在一年级就及早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给高职生基本设定职业目标和方向;在随后的三年里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渐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培养自己的职业要求和职业能力,提高他们的择业效能感。
四要提供有效的环境支持。社会支持及学生对社会支持的领悟和应用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相关,环境对择业效能感也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因此,应该从内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加强建设。在校园内部,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活跃的教育氛围。用高品位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优秀的人文气质。对外要深入调查就业市场,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合作,加强校企关系,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同时利用社会资源,收集求职信息,认真筛选、确认并及时向学生公布,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对需求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进而根据社会需求、个人就业期望及自身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职业,在个人成功经验中提高择业效能感。
四、结语
高职院校应从教育体系、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法等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支持和指导。另外,高职生要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正确定位,从自身角度加强自我评价的客观全面性,并以此为依据,收集相关资料、制定目标、指导规划、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合理运用社会支持,增强择业效能感,提高就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郑日昌,张彬彬.择业效能感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心理学报,2002(1).
[2]龚晗.论高职毕业生择业效能按的价值及培养[J].科教文汇,2012(2).
[3]傅特艳.影响高职专科生择业的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4]谢珍萍,傅晓华.高职生择业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分析与建议[J].当代职业教育,2012(3).
[5]金晓龙.提升高职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经济论坛,2011(2).
[6]李莉,马剑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归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4).
[7]薛维忠,李晓梅.从用人单位视角谈高职生就业力问题[J].就业指导,2013(4).
[8]张彩霞.南通地区高职学生择业效能感、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