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建高质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

2016-03-25 03:49安静
考试周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区域教师教学

安静

高中地理其实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但一些中学教师把这门课变成了学生的催眠课,这其中定有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的原因。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高效的素质教学。

1.注重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许多人没有方向感,对于这种人我们习惯称之为“路痴”,这主要是其空间立体思维能力不够造成的。其实一个人的方向感是可以培养的,通过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建立,教师更加注重教学的实效和时效,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相连,对于地理中的那些空间思维,都会在现实中找到实践的原形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建立大脑中的地理磁场,这就是大脑中的地图,这样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2.区域地球教学要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内在规律

区域地理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其内在规律。第一步,明确“在哪里”,也就是定位,地理位置是一个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基础,第二步“有什么”,也就是自然环境特征、资源状况及人文地理状况,如农业、工业、交通等,第三步“为什么及怎么样”分析地理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并对其进行评价,第四步,“怎么办”发现区域问题,做出合理评价,制定发展策略。如我国黄土高原和南方山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中东的水资源问题、欧洲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等。在考试题当中往往是通过区域地图首先定位具体区域,再分析本区域内气候、地形等事物状况,并以此推断其他自然地理特征,如河流是气候与地形的综合产物,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从图示和给出的材料当中寻找其他相关自然环境特征如土壤类型、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等,从而分析区域的人口、农业、工业、城市、交通、人文景观。以中亚为例,就要先知道该区域的地理位置,首先是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这些位置基本决定了一个地方的气候,水文、植被、资源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这些自然特征深刻影响中亚的农业以游牧业为主灌溉农业发达的人文环境特征。其次是本区地理位置重要性的表现是交通地理位置是亚洲大陆通往欧洲西部的陆地必经之路,因而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限制性因素,水资源的短缺日益严重,且生态环境退化现象日趋突出。通过中亚的学习后,让学生试着自己归纳出西亚的地理位置,进而分析西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资源状况和五海三洲之地的地理位置重要性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方面,只有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再给予必要的学法指导,学生才能够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认真钻研教材

地理教材是地理教学中一种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它是对“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系统表述。时至今日,教材的权威性和唯一性的地位下降了,它应该成为教师研读课程标准之后,需要认真研究的课程资源之一。新版地理教材普遍摆脱了“知识本位”的传统模式,重视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包含大量课程资源,同时为教师和学生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留下了较大空间,例如:除了每节正文的系统的知识内容外,地图版设置了“探索”、“学习指南”、“课题检查”、“案例研究”等内容;人教版设置了“阅读”、“思考”、“案例”、“活动”等内容;湘教版设置了“活动(思考、探索、实践)”、“阅读”等内容。面对这样丰富的课程资源模块,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应该针对“如何使用,何时使用”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将这部分内容适时适度地引入教学。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接受与理解知识,而且可以为开展探究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学习方法提供可能。

4.利用信息技术突出重点,深入浅出地讲解难点,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现代教育学实践证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各,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有效地实现精讲精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高中地理《地球的公转》一课教学中,“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颇感困难,无论是用挂图、模型,还是让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由于图式单一,没有立体感,因此难以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很难形成完整的感性认识。利用各种地理素材,制作一个Flash课件。在屏幕上,先展示黄赤交角,再模拟演示地球绕日公转过程及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的周期变化(黄赤交角的存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指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原因,通过多次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概念并在头脑中构建地球公转的动态三维立体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动手绘制“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平面示意图。在讲述过程中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如地面上影子的季节变化),引导学生巩固理解、应用知识。这一课件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巧妙结合起来,从而真实地模拟这一地理现象,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使学生真正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要点,做到了一图在心,以不变应万变,《地球的运动》这一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5.课后及时总结教学

在本次课中是否已经达到了?达到的标志是什么?预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之间有何区别?在课上是如何处理这些区别的?这次课感到比较得当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问题有哪些?什么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在下次课中打算如何克服在这次课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等等。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也会有很多问题不一定能够圆满解决,课后要及时回顾总结,不断调整改进,以期下节课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广大高中地理教师要结合地理学科特点,以改革为动力,在新条件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努力强化地理课堂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区域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