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贤毕至共绘城市发展蓝图

2016-03-25 07:58刘彦平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城市形象市民

2015年12月15日,2015清华大学“城市形象”沙龙在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举办。知名学者、社会活动家、企业高管、媒体人士、街道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围绕“城市精神与城市形象”、“城市历史与城市形象”、“城市空间与城市形象”、“城市居民与城市形象”、“城市旅游者与城市形象”等议题畅所欲言、分享心得,提出了大量极具前瞻性、引领性和启发性的观点。以下为摘自与会人士的发言要点,以飨读者。

休闲与城市形象

□刘彦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我谈一下休闲和城市形象的关系。休闲是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市民的一种权利,不符合市民休闲需求的城市,肯定不是一个优秀的城市。

近年来,在城市规划、建设和改造中,许多做法并没有考虑到市民休闲的需求,其中突出的一点是不断迎合机动车的需求。比如,很多无障碍设施不够完善,适合小孩儿玩的地方不多,提供给市民娱乐、交往、休闲的空间严重不足。一般说到休闲,它对应的实际上还是一个积极的、创新的、高品质的、高品位的联想。打造休闲设施和服务、提升城市休闲功能,是提升城乡建设文明水平的抓手,对于城市形象来说非常重要。

当前,城市经济结构正向着服务化、知识化和文化化的方向发展,从空间的载体上就要为这种经济转型和需求提供条件,比如说创业空间、创意空间、创客工场等等,非常重要。而在建设上,社区改造和微观建设可能是未来城市找回文脉、增加认同感,以及提升休闲功能的重要路径。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体制上的瓶颈,就是要确立一种制度、程序、机制,让市民有序参与,在参与中让优秀的文化、优秀的力量脱颖而出,让市民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体能量。

满足市民情感需求的关键是构建“认同感”

□刘新鑫(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约翰·奈比斯特在1982年写下风靡世界的著作《大趋势》时预言:“未来社会正向着高技术与高感情的平衡方向发展”。中国的发展验证了约翰的预言:如今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对情感的需求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满足人们情感需求的关键是构建“认同感”。以前,建立认同感这项工作很难;如今,媒介生态的变化给这项工作带来了一定突破。

首先,在移动互联时代形成的多向交叉传播,促成了“沟通”式的信息交流模式。沟通是一种态度:沟通式的信息传递会使市民感受到城市管理者的平等与友好,城市管理者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市民的需求。其次,大数据是一个重要工具。大数据是探究和预测“人的需求”的工具。大数据的真实性与易收集性可以成为城市管理者用于分析居民态度和需求的工具。随着智慧城市的推进发展和移动互联科技的普及,大数据会在城市形象构建和推广领域发挥更具前瞻性的工具功能。这是一个宝藏,需要同仁们共同努力。

约翰·奈斯比特著,《大趋势》,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6月

生态环境是城市的“细胞”

□吴华(DADA大的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建筑规划设计师、负责人)

中国的城市形象是一个非常丰富而又复杂的研究课题。一个城市的物质形象就像是一部机器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其中,建筑作为人类生存的载体,直接体现了一个城市的近期历史发展状态。而一个城市的非物质内容就像是电脑的软件,它用精神的和文化的方式,影响着今天城市的发展。

我认为,中国的城市发展已经到了必须真正重视和有机地修复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大部分已经受到了破坏),到了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强调人文关怀的社会发展阶段。在世界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合理地利用新智能和互联网结合的优势,将会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宜居城市。

2011年,DADA大的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参与了北京未来科技城概念规划的优化调整,其中的设计理念就是最大化地保护周边环境,营造优美、舒适并结合科技优势建立绿色北京未来科技城。2015年10月,我公司又中标重庆仙桃大数据谷第三期建筑方案。我认为,通过深度分析大数据、学习运用大数据,将会给城市设计和管理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挑战。

理想的智能城市将全方位地统筹照顾一个城市里的每个“细胞”,能让居住在这个地方的市民对自己的城市感到自豪。而只有提高社会不同层面居住者的幸福感,才是城市形象提升的标志。因此,如何使城市空间的方方面面都令人相对满意,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城市建设要依法依规

□王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

我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三门课程:城市规划学、城市文化学和城市管理学。结合我的专业背景和沙龙的第三个主题:城市空间与城市形象,我主要讲两点。

第一点,一定要依法建设城市形象。如今,反思当年赫赫有名的“梁陈方案”,我认为有它的前瞻性,也有它的局限性,但是最终没能把梁思成和陈占祥两位规划大师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这是与依法规划有一定关系的。北京市城市形象建设的确有它的不足之处,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形象建设没有依法依规进行。

第二点,我特别感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领导克服种种困难,在学院大三开设了《城市文化学》和《城市营销学》课程。这些课程对城市形象的建设是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和积极推动作用的。

梁陈方案:1950年2月,梁思成、陈占祥提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史称“梁陈方案”。它的内容不是梁思成反对拆城墙那么简单狭义,也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北京古城的完整留存。“梁陈方案”所包含的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书。

城市与居民需要互动形象与素质相辅相成

□张洪兴(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高级研究员)

我认为研究一个城市的形象,最大的关注点应该是市民。市民是城市品牌的推动者、评价者,同时也是受益者。

与旅游不同,市民要在居住地工作、生活、学习,他们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他们所关注的不是宏大的高铁站、城市广场和现代化的建筑物;他们关注的是能够吃到安全的食品,喝到清洁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城市应该为市民尽可能多地提供休闲娱乐设施,使市民能有更多的机会享受这些设施。在我到过的城市里,建设了不少“高大上”的体育场、规划馆、博物馆等,但是实际上的利用率很低,市民平时进不去或是很少去。我认为,适合市民活动的小空间要远比那些标志性的建筑更加亲民,更能体现一座城市的魅力。

城市居民应该能够感受到其所生活的这个城市,自己能够被公平对待,能够活出人的尊严,能够无差别地共享公共设施,这是政府要对城市居民做的。那么反过来,市民应该怎么做呢?如今,市民的成分越来越复杂。一个多元组成的城市,要想很快提高所有人的素质是很难的。我看到很多城市设有很多漂亮美观的垃圾箱、休闲座椅、健身器械,但是却被人为地损坏了;人行道、公交候车亭、建筑物外立面等城市景观,全被办证的小广告涂抹得乱七八槽,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对此,政府部门除了要一步步引导外,一定要加大执法和惩戒力度。

城市与居民需要互动,形象与素质相辅相成。

打造城市形象要考虑多元性和综合性

□冯志明(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街道办事处主任)

城市形象是城市给人的印象和感受,是视觉、精神、行为等综合系统的感知,是多元素、多层面的累积叠加。认识城市形象要从出发点、逻辑过程、执行环节,以及被认同性几方面去把握。一是城市形象构成的多元性和综合性,与政府形象、城市经济、城市发展战略等诸多方面密切相关;二是城市形象要彰显文化内涵和城市理念,要注重精神层面的表达,促进价值体现,让文明成为城市底色,防止空壳化、形式化,避免形象工程;三是城市形象设计要尊重自然、因地制宜,要与周边环境和人文风格相融合,感性和理性相统一,才能产生和谐的效果;四是城市形象要以人为本,倾听人的诉求,政府部门应该是超越利益的“倡导者”,按照“精英意识”建设的城市形象是很难得到大众认同的,而且也不可能持久;五是打造城市形象要有“补短板”的精神,增量规划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盘活存量;六是城市形象要符合城市发展战略并与城市功能相衔接,只有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城市形象才能历久弥新;七是城市形象规划设计执行是关键,有效执行首先要有认可度,要过领导推动关和社会认可关。

要深入思考城市形象的需求动机源泉

□朱煦(资深媒体人)

讨论城市形象,无论是“小形象”还是“大形象”,可能先要搞清楚它的功能和目的。比如说是更高理想的人文需求,还是更现实的政绩需求,还是为了改变城市的经济生态,还是为了人才吸引,还是城市希望有更多的游客到来。城市形象它的需求、它的动机、它的源泉,可能要再去深究和思考。

城市形象要突出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

□王新(城市管理与科技杂志社社长)

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说过:“人类只是地球上的匆匆过客,唯有城市将永久存在。”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形象。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的总体特征和风格,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特色和内涵。

作为首都的城市环境,不仅展示了首都的国际城市形象,而且展示了中国大国风范的重要一面,更是提高首都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手段。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北京的环境建设,借鉴奥运会环境建设经验,成立了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全面负责首都环境建设的统筹协调。

北京城市环境建设方面有几个突出成绩:一是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修订完善了《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工作规则》;二是重点任务全面落实。编制、实施了《“十二五”时期首都城乡环境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市容环境、生态环境、设施环境、秩序环境等四大环境建设任务;三是搞好重大活动保障。“十二五”时期,北京作为首都举办了多项重大活动,为党的十八大、建国65周年、APEC会议、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等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四是美化群众身边环境;五是遏制环境脏乱现象,改善了城市市容面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面子工程”终将不可持续

□王蔚明(深圳市故事工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首席内容官)

城市形象不应该是标志性的“面子工程”,不能一讲城市品牌就是“几个一”工程。事实上,我们看到了很多的“几个一”工程只是昙花一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为只是简单的模仿、复制,流于形式、没有根基,追求“面子”,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失败。城市形象和政府、市民、游客、外来投资者息息相关。城市形象的设计者们要了解、掌握各群体的需求,需要以人为本,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考虑。

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中,依靠内容、故事来进行打造、包装,往往能发掘出城市价值,它可以深入、持续地塑造并维系城市形象。我公司在打造长沙市天心区城市形象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用故事、内容去包装,传递长沙市的城市形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中,内容具有天然的延展性和互动性。基于新的传播环境和特点,在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过程中要善于转换思路,创新运用多种形式,比如对传统内容、故事进行创新解读,通过良好的表现和互动,做成有新意、易于传播,年轻人愿意看、愿意传播,与互联网、新媒体有很紧密结合关系的东西,从单纯的故事传播,升级成为一个多元化的传播平台。

城市品牌塑造要基于人的认知模式

□眭谦(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高级研究员)

从我个人实践的角度讲,城市形象实际上是一个综合体,涉及到所有的利益相关方,但又不是几个利益相关方对一个城市印象简单的叠加,其中的关系复杂而微妙,里面充满了变量,而变量的权重又很难去衡量。

我认为,城市品牌的塑造还是要基于人的认知模式。大部分人在认知活动中不喜欢进行理性分析,喜欢简单、直接地做一个判断,这是人的一种本性,这跟瓦尔特·本雅明的“光晕理论”有一定的相似。本雅明认为,艺术形象要有一定的神秘性。所谓神秘性,就是要有让人膜拜的东西,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模糊性。就是说,里面应该有一些用语言难以表达的东西,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当然也应该具有本真性,形象要基于现实,不是随意虚构,要真实,也要有一定的不可接触性。所谓不可接触性,就是要保持距离感,有距离才能产生一种美,既不是感知者与现实完全交融,但是又要让人有真切的感知。

打造城市品牌,实际上是对区域文化积极的参与和引导,不是简单地为了传播,而是为城市文化建设找到一些抓手。城市做品牌实际上也是在寻求一种新的文化定位,塑造一种新的区域文化。

光晕理论:“光晕”是一种可以意会但很难言传的感觉,它可以打动人的心灵,使人陷入沉思,但是却很难准确地说出这种感觉是什么。“光晕”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当艺术的独一无二性开启的距离越远时,越会赢得人们的亲近。本雅明的“光晕理论”是囊括哲学、艺术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复杂概念,探究其概念蕴含的美学意义,对于理解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弥合差异增加认同

□马聪玲(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城市形象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地区和人群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自然就具有不同的形象。现阶段,城市形象传播和品牌塑造以政府为主导,承担了吸引投资者、旅游者,团结城市居民等多方面的期望。现实中,城市形象定位同城市既有形象之间存在差距,城市形象推广和品牌打造活动在执行层面缺乏认同等问题突出。因此,专业机构立足于梳理城市的文化和亚文化层,结合城市历史并着眼于未来,对城市形象的梳理、研究、凝练、推广等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于弥合差异、增加认同大有裨益。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同城市形象关系密切。当前,国内主要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有两类,即城市创意街区和城市公园。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对北京市47家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公园的休闲设施及服务做了量化评价,共设计了19个指标,涵盖公园内部和外部休闲设施及服务;对城市公园进行了分类、地域和人群配比分析,这些研究为城市休闲旅游形象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城市色彩能够表述城市精神

□王京红(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城市色彩学者、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城市形象不是涂脂抹粉,城市品牌更不是简单地贴个标签,其核心是城市精神。前段时间业界曾有过对“城市精神”的探讨,但是后来普遍感觉到用语言表述城市精神总是言不尽意。确实,我们日常生活的语言是概念性的、抽象的“小言”,而“大言”——色彩才与城市精神相通。

在表达城市形象的形式语言中,只有色彩能表述精神。因为对形状的感知要经过理性思维,打断了情感的通路。但是当我们面对满天云霞浮想联翩时,好像那些色彩什么也没说却又什么都说了。色彩不但联系着在场与不在场的存在,而且就像音乐一样,可以进行物质操作——选材定色。所以,城市色彩是能够表述城市精神的。

中国的色彩观是哲学的,城市色彩的“根”就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北京城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城市色彩在塑造中国形象、表述中国的城市精神方面有极大优势。

我们团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让城市色彩落地的方法,已研发到3.0版,如“排除不美”——负面清单;“色彩力”联系地块容积率、道路高宽比等。城市色彩是广义色彩的一种,我们团队用广义色彩这种关怀人、联系精神的设计语言,已经成功地解决了很多问题,如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生态治理的“感知”、历史文保、多元定制等等。在新常态下,我们呼吁社会各方更加重视广义色彩。

探究城市形象变迁的原动力

□萧东荣(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高级研究员)

“SPITTINGFORBIDDENWITHINTHISSTATION”——这是1950年代悬挂在美国波士顿地铁站的一块告示牌。2015年1月8日,美国奥委会宣布,波士顿将代表美国申办2024年夏季奥运会,但是由于民众支持率低,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以上这两个信息看似不相搭界,但是我们可以试着透过这两个信息,解读波士顿这个城市的形象。

前一条信息说明,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像波士顿这样的大城市也跟我们现在一样,到处有人随地吐痰;后一条信息说明,这个城市的居民与世界上很多其他城市一样,敢于说出自己要什么;对于一些所谓的“形象工程”,他们会更多地从自身利害的层面去考虑。其结果,“由于民众支持率低,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居民不支持,有些事还真的办不了。

波士顿是美国的历史名城,其实我更想知道的是,民众是如何通过整治不文明的行为,从而建立了今天这样名实相符的城市形象,也很想知道我们能不能借鉴这样的经验。

猜你喜欢
城市形象市民
新媒体传播下地铁广告中的城市形象建构
蒙古族传统纹样对地域城市形象塑造的意义
就地“迎新春”
送清凉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
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
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
市民應享有專屬優惠?
“意义”的问题所在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