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康锦
中国人对“春”怀有无限的感情。“夏天”在古诗词中极少出现,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算是“夏天”里最闲适的一首了。因为“夏天”总是给人一种慵懒无聊的感觉,炎热的暑气逼得人没有诗情。“秋天”则完全被“悲凉”的情绪给笼罩了,自“悲哉,秋之为气也”开始,中国古代诗人几乎是“无秋不悲”的,刘禹锡“我言秋日胜春朝”是个例外。冬季往往给人以严寒的痛苦,秋天还只是悲凉,冬天诗人们直接被冻得“苦不堪言”了。因而,四季里面,中国人唯有对“春”情有独钟。
“江”在古代汉语里一般特指“长江”,“河”就是指“黄河”。还有一个“汉”字,最初的本意就是指湖北的“汉水”。“江水”往往和时间有关。中国人的时间意识在春秋时代就已经形象化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时间如流水,没日没夜地流啊,流啊。因此“江”是中国人的时间意识形象化的产物,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元素之一。当然在《诗经》时代,“江”还不这么明显直接地代指时间,有时也跟爱情及失恋有关,譬如《周南·关雎》里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秦风·蒹葭》里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到了汉朝,“江”这一意象大多是指时间的流逝了,如“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有时也和相思有关,“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花”在《诗经》里出现的次数和所处的地位远远不及在《楚辞》里。屈原就很喜欢用“香草美人”作譬。“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植物在屈原这里有了人格特征,我喜欢的《橘颂》就是其中的代表。当然这最早可追溯到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把植物人格化,才有了后来刘桢的“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每一种花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梅花大概就是许多文人的偏爱,但也有不以为然的,譬如鲍照,他说梅花好是好,偏偏却“徒有霜华无霜质”。在古代,女子对花最为敏感,因为她们从中观照到了自己,“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女子的青春比男子的青春更显得宝贵。在古代,女子最怕“一朝春尽红颜老”;她不仅怕“一朝春尽红颜老”,更怕“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月”作为一个“天体”早已被中国古代诗人们诗化了。“太阳”却没有被诗化得那么彻底。同时被诗化的还有参、商等星宿,“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在这里,诗与科学是平等的。诗里的“月”和作为研究对象的那个叫“月亮”的天体一样有价值!一个是人文价值,一个是天文学价值。“月”在古代诗歌里一般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隔千里兮共明月”,一个是“月有阴晴圆缺”。同时,它带来了一束光,照在中国诗人们的心上,照进他们的灵魂里,让中国的诗歌更明亮,更美好!
“夜”里有两种人,睡着的和睡不着的。“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睡着的也分两种:做梦的和不做梦的。“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梦里不知身是客”。“夜”是静美的,没有白天的喧嚣,没有手上的工作,手闲心就不闲,便开始胡思乱想,有目的的那叫思念。思念又分两种:思乡(思家、思亲)和思人(怀友人、思恋人)。这一类型的诗歌特别美。
为什么是春江花月夜?因为这五个字饱含了太多的美和太多的诗情。
(作者系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高三年级六班学生)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