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呈现汉英主谓结构句中谓语成分的异同,并根据对比结果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如何习得汉语主谓句中的谓语成分提出几点教学意见。
关键词:汉英对比 语法对比 谓语成分
吕叔湘在题为《通过对比研究语法》的演讲中强调要应用对比的方法研究语法,要认识“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所以“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
无论英语还是汉语,谓语在句子中都是基本成分,也是核心部分。汉英两种语言中,主谓结构句的谓语成分异大于同的不平衡性对语言学习者来说是极大的困扰。要认识汉语中主谓结构句的谓语成分的特点,就要将其与英语中的谓语成分加以对比分析。
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易受到母语的负迁移,从而影响对汉语的掌握,尤其是对谓语成分的掌握。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呈现汉英主谓结构句中谓语成分的异同,并据此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如何习得汉语主谓句中的谓语成分提出几点教学意见。
下面我们从谓语成分的构成、动词谓语的对比两个方面对谓语成分进行比较。
一、谓语成分的构成之对比
在英语和汉语中,谓语的作用都是对主语进行陈述,说明主语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
(一)英语的谓语成分总是一个动词性谓语。谓语中一定出现动词,且是句子的核心部分和控制句子的主要成分。而在汉语中,除动词外,其他词类也可以充当谓语,但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作谓语的情况仍占优势。
(1)He cries a lot.(他常常哭。)
(2)We eat too much.(我们吃得太多了。)
(二)汉语中,动词“是”也可作谓语,后面跟宾语。但英语中,“be”只是一个系动词,它后面的成分是表语,“be”需要与表语共同构成谓语。
(3)He is a policeman.(他是一名警察。)
(4)Today is Sunday.(今天是星期天。)
(三)与英语不同,在汉语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以及主谓结构短语也可作谓语。
1.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
(5)他五十三岁。(He is fifty-three years old.)
(6)今天星期天。(Today is Sunday.)
以上例句,例(5)中的“五十三岁”和例(6)中的“星期天”这两个名词可以直接充当谓语,转换成英语时,则变为一个系表结构,必须带系动词“be”才能成立。
2.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作谓语
(7)这个孩子很可爱。(This kid is adorable.)
(8)这儿的风景非常美丽。(The view here is very beautiful.)
例(7)中的“可爱”和例(8)中的“美丽”这两个形容词可以直接充当谓语。而英语中,形容词谓语句要求系词的同现,构式比较单一,通常为“主语+系词+补语形容词”结构。所以,例句中的形容词转换成英语时,则必须添加系动词“be”组成系表结构来充当谓语。
3.主谓结构短语作谓语
主谓结构短语作谓语是汉语中非常特殊的用法,英语中没有类似结构与之对应。
主谓结构短语中的小主语一般是句子的大主语所表示的事物的一部分或者属性。
(9)他头晕目眩。
(10)这种汽车性能好,样子美观,价格适宜。
二、动词谓语之对比
(一)汉语的简单谓语居多,而英语的复合谓语居多。英语的复合谓语有“情态助动词+主动词”“形态助动词+主动词”以及“情态助动词+形态助动词+主动词”这三种形式。
(11)I must have it.(我一定要拥有它。)
(12)He can speak English.(他能说英语。)
(13)The electric dictionary has been broken.(这个电子词典已经坏了。)
例(11)和例(12)谓语成分由复合谓语“must have”“can speak”承担,转换成汉语后,谓语成分由一个简单谓语,即能愿动词“要”“能”承担,“拥有它”“说英语”作谓语的宾语。
(二)无论汉语还是英语,动词作谓语的句子中,一般只有一个动词充当谓语。但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在语法上呈并列关系对主语加以陈述的情况。汉语和英语中,谓语之间的并列形式略有不同。英语中,并列的几个谓语一般由并列连词或逗号连接,而汉语一般不用连词连接。
(14)在聚会上他们唱歌跳舞。(They sang and danced at the party.)
(15)我们热爱祖国,赞美祖国。(We love and praise our motherland.)
(三)在汉语中,谓语由多个动词构成还有另一种情况:谓语中的多个动词之间不存在任何语法关系,它们之间没有关联词或语音上的停顿,它们在一起连用说明同一主语,只有语义上存在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当这样的连动词组作谓语时,我们把这样的句子称为连动句。英语中没有相应的句式,连动词组作谓语不能被接受,因此只能用其他的语法手段来补足语义上的连贯性。
(16)我站起来走过去开门。(I stood up,walked to the door and opened it.)
(17)我去商店买东西。(I went to the store to buy something.)
例(16)中,“站起来”“走过去”“开门”是一串连续动词,在英语中需要有关联词或逗号等语法手段连接,而在汉语中则可以直接将动词连续地排列来表达同样的语义。例(17)中,“去商店”是“买东西”的前提条件,在汉语中,可以按照事理上的逻辑先后顺序直接排列动词,而英语中,虽然“go to the store”和“buy something”都是对主语的说明,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明显的语法手段来表现,所以这里需要出现非谓语动词的不定式“to+动词原形”结构来说明去商店的目的。
(四)在汉语中,如果动词谓语与宾语构成的动宾短语中嵌套了一个主谓短语,而动宾短语中的宾语兼作这个嵌入的主谓短语中的主语,那么这时谓语由一个兼语词组构成。谓语中的两个动词不共用一个主语。这样的句子称为兼语句。英语中也没有相应的句式,在转换时,只能选用汉语兼语谓语中的一个动词作英语句的谓语,其他动词只能结合不定式、介词或分词等构成非谓语动词这样的语法手段来表示。
(18)我叫他过来。(I asked him to come over.)
(19)他们选我当班长。(They elected me as their monitor.)
例(18)中,“他”既是“叫”的宾语,又是“过来”的主语,“过来”是嵌套的主谓短语中的谓语,并不说明大主语“我”,但在没有任何语法手段辅助的情况下仍可作谓语。而英语中,“come over”只能转换为不定式作宾语“him”的补足语。例(19)中,则需要出现介词“as”。
连动词组和兼语词组作谓语都是汉语中动词谓语句的特殊形式。
(五)在英语中,主语和谓语搭配时,为了使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及意义上保持协调一致,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语法一致”原则(主语与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数上要保持一致,主语与表语要保持数的一致),二是“就近”原则(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数上的形态往往与主语中最靠近它的部分保持一致),三是“意义一致”原则(谓语动词的数的形式要依照主语的意义来选择单复数形式)。
而汉语中,则没有这样的限制。
(20)我是学生。(I am a student.)
(21)他们是学生。(They are students.)
(22)Julia和我都不是学生。/我和Julia都不是学生。(Neither Julia nor I am a student.)
三、教学意见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谓语成分上的巨大差异,使得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偏误。为防止偏误的出现,笔者根据对比结果,对汉语教学提出了几点意见:
(一)学习者在初学汉语阶段就要重视汉语与英语主谓结构句在谓语成分上的不同,在学习的初期就在心理上做好准备,以便更好地排除母语的干扰。
(二)在学习者遇到汉语中的一些特殊谓语句时,教师要重点强调这些谓语成分的特点以及形式。比如学生在习得名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时,偏误会集中出现。
(23)*他是五十三岁。
(24)*你是很漂亮。
当发现学生出现这样的偏误时,要及时给予纠正,并且对汉语与英语的对应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结构框架不同。汉语属“话题—说明”型结构,英语属“主语—谓语”型结构。英语的“主语—谓语”结构建立在形态基础之上,句中的成分相互制约。学生要习得汉语中的谓语成分,应更多地从语义入手,话题和说明之间不存在严格的形式一致的关系。
(四)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上下文语境,抛开英语重形合的思维,着重分析汉语中谓语成分的语义指向以及谓语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内部联系,使学生了解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并能运用意合策略更好地习得汉语。
参考文献:
[1]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吕叔湘.通过对比研究语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2).
[3]郭富强.意合形合的汉英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2006.
[4]雷祖彬.汉英主谓语形式比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
(3).
[5]沈双胜.汉语兼语式谓语与汉英对应表达[J].四川外语学院学
报,2004,(4).
[6]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赵冰清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 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