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茶业农技推广服务水平的思考

2016-03-25 12:23雷元胜
茶业通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名优茶业农技

雷元胜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池州 247000)

提升茶业农技推广服务水平的思考

雷元胜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池州 247000)

贵池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积极参与并组织实施茶叶科技进村入户工程、为贵池区的茶产品争优进位工程献计献策、 大力推广茶叶生产适用新技术等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在工作中仍存在专项经费短缺、人员年龄老化、断层现象突出等问题。因此建议加强业务学习,提升服务技能;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果。

农技推广;创新;提升;品牌服务

1 贵池茶产业发展现状

茶业是贵池特色产业,茶叶收入是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据统计,2015年,全区茶园面积4274.8hm2,其中采摘面积3966.7hm2,总产近1900t、农业总产值8800余万元,综合产值达3.4亿元。

2 主要做法与成效

2.1积极参与并组织实施茶叶科技进村入户工程

借农业部科技示范县的东风,积极参加本区内科技培训与普及的力度,把先进的茶叶生产适用技术送到茶农手中,逐步提高广大茶农与茶业企业的科技意识和生产技术水平。在培训的内容上,针对本地茶叶生产暴露出的突出问题,重点狠抓了茶园基地建设与名优茶制作技术培训;几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约 30期,培训人员千余人次,接待咨询 3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千余份,培训制茶能手近千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大大提高了广大茶农与茶企的科学技术水平,为我区茶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人力资源。

2.2积极为贵池区的茶产品争优进位工程献计献策

积极参加财政部现代农业(茶叶)、省政府组织实施的茶叶优质化工程、茶叶无公害基地建设及区政府组织实施的“一杯茶”工程,先后起草了《贵池区茶叶优质化工程实施意见》、《贵池区无公害茶叶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与《贵池区“一杯茶”工程实施意见》,编印了《茶树短穗扦插技术要领》、《名优绿茶采制技术要领》、《有机茶手册》、《名优绿茶加工机械的优化组合》等相关技术材料,并做好项目实施中的技术指导,及时完成项目的年度小结与项目总结,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2.3大力推广茶叶生产适用新技术,努力提高茶园管理与茶叶制作水平

2.3.1积极推广茶叶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几年来,共实施低产茶园改造约1333.3hm2,新建标准化茶园133.3hm2,茶园园地覆盖 5333.3hm2次、茶树病虫草害绿色防控面积6670hm2次,开展了茶园地力改造、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茶园杂草生态防控等试验、示范。通过试验示范,掌握了一手资料,增强了茶叶技术推广的时效性与预见性,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区茶叶先进适用新技术的推广。

2.3.2大力推广名优绿茶机制技术

5年来,根据本地茶树鲜叶特性及商品茶社会需求,针对性地引进名优绿茶加工机械近300台套,按全程清洁化与规模化生产的要求,新建标准化茶厂近 40座。同时,春茶生产期间,赴重点产茶乡镇巡回指导、蹲点帮扶,有效地解决了茶叶生产企业尤其是新办茶厂面临的技术难题,确保了我区名优茶的品质。开展了“贵池翠微茶机制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高山名优绿茶制作机械优化组合及相关配套技术”、“夏秋茶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并取得成功;确定了适合于我区名优绿茶制作机械机型与合理配套及相关技术。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多年来业内习惯认为“名优绿茶杀青只能运用小口径滚筒”的做法,在我区名优绿茶产区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不仅提升了产能,攻克了导致名优绿茶生产规模难以上去的加工技术瓶颈,而且,成品茶的香气与色泽等主要品质指标大幅提升。

2.4扶优扶强培育竞争主体

根据新形势农技推广工作的需要,结合我区茶叶产业的现状,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与信息优势,选定池州市霄坑村龙池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池州市安池茶业有限公司等有一定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的茶业企业作为重点技术服务对象,从生产、加工到市场信息与营销策略甚至在经营体制的转变上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增强其对产业的联动效应,致富一方经济。

2.5开展地方茶树良种的选育与优质茶苗的繁育

为改变我区茶树品种多、乱、杂、标准化茶园建设滞后的现状,鼓励社会能人创办茶树良种繁育实体,并在梅村镇建设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 20hm2,其中,母本园 18hm2,开展了地方茶树良种的选育,目前,已选育性状优良单株1个,年出圃优质茶苗200万株,有效地推动了本地标准化茶园的建设。

2.6编制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行业行为

先后制定了《贵池翠微茶机制工艺技术规程与商品茶质量标准》、《贵池区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参与《九华佛茶》省级标准制定与修订,这些标准的建立与完善,进一步规范了我地茶叶生产行为,为全面提高我区名优茶质量、促进全区茶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3 存在问题

3.1专项经费短缺

我区农业的主导产业以粮油为主,虽然茶叶生产为山区农村建设及农民致富奔小康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但是茶业科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导致相关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难以正常开展,面对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3.2人员年龄老化,断层现象突出

全区现有农技推广技术人员104人,其中:35岁以下的4人,仅占3.8%;36~40岁的有37人,占35.6%;41~45岁的34人,占32.7%;而46岁以上的达29人、占27.9%。显而易见,我区农技推广队伍已明显呈现出年龄老化、结构断层的现象。

4 建议与对策

4.1加强业务学习,提升服务技能

要加强学习,不断充电。参加集中培训,加强日常自学,不仅向专家、学者学,还要向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农民群众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为农服务本领。

4.2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果

新时期农技推广服务的领域已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服务的对象已然并非“地道农民”,这就要求我们在农技推广实践中“秒拍”新亮点,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善于发掘产业新能人、土专家,集聚才智,共同推进农技推广事业的健康发展。

4.3争取专项扶持,改善服务手段

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加大扶持农业的政策红利,积极争取专项资金的扶持,增强农技推广事业的造血功能,逐步改善农技推广条件、提升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

4.4积极引进人才,促进持续发展

各级政府应高度关注农技推广队伍的年龄老化、结构断层现象,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筑巢引凤”,积极吸引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农技推广事业,从而确保农技推广队伍的年轻化。同时,农技推广人员应加强自律,明确“我是谁、我在哪里及我要到哪里去”,充分利用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加大扶持的大好机遇,内炼基本功、外树形象,强化服务,进一步发挥农技推广主力军的作用,不断推进农技推广事业蓬勃发展。

4.5加强交流合作,打造品牌服务

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依靠科研院所雄厚的智力支持,为农技推广事业不断输入新鲜血液,以先进的科技助推农技推广事业;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经常深入基层一线,调查了解大户、企业的需求,时刻掌握他们的心声,只有这样,农技推广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加强与“兄弟”单位的联系,做到信息共享,相互协作,整体提升农技推广服务品牌形象,共同撰写农技推广事业美好的篇章。

(责任编辑:蒋文倩)

S571.1 文献标示码:B

1006-5768(2016)02-058-003

2016-03-12

雷元胜,男,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名优茶业农技
长沙市三种名优虾类池塘养殖研究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富一方百姓,造一片蓝天,创名优品牌
贵州茶业大事记
于洁名优班主任工作室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