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地区农村生态社区评价指标设计

2016-03-25 09:44俞博
乡村科技 2016年30期
关键词:生态化居民社区

俞博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 诸暨 311800)

绍兴地区农村生态社区评价指标设计

俞博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 诸暨 311800)

农村生态社区是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讲究社区人性化和生态化的统一,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居民的生活和消费都注重可持续性和生态性。生态社区评价指标是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关键,建立一套能调动管理者和村民,符合当地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是一种促进,同时也为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提供了标准。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困境;评价指标

生态社区最早建立在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的生态学系统理论之上,该理论较早关注人与生态的互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随后“可持续社区”(Sustainable Community)的概念逐步被学者接受。可持续社区强调现在和未来、生活和工作、安全性和包容性、生活品质和环境保护等统筹协调,规划合理,建设和运营良好,为社区居民提供平等的机遇和优质的服务,这也演变成了现在的生态化社区[1]。生态社区概念由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最早在城市中推广。

“十三五”以来,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积极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完善农村各项设施,加快城镇化建设,鼓励青年人回乡创业,新时期下,国家对于农村的支持是空前的,在国家的支持下,农村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截至2015年,绍兴市农村常驻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5 648元,比2014年增长9%,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对居住环境有了较大提升。另外,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环境的负担,耕地的不断流失和污染、河道的淤塞、空气质量的下降,让原本脆弱的农村环境更加糟糕,农村人口流失问题加剧。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指引下,在农村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社区具有时代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农村生态社区是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讲究社区人性化和生态化的统一,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居民的生活和消费都注重可持续性和生态性[2]。

1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困境

生态社区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农村生态社区也在中国有所实践,“生态”(可持续)和“社区”概念在中国各级政府报告和国家战略中都有所体现,但在研究中发现,农村地区对于生态社区的了解有限,生态社区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建设有很大的困难,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缺乏整体性的生态社区建设理念

生态社区建设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很难做到整体化建设。社区规划中建筑、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无法兼顾和统筹安排,没有构成良性的生态循环;社区内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能源结构单一,各种清洁能源利用率低;社区居民和管理者过多地把绿化当作生态化,过度追求绿化工程效果;垃圾回收利用率低,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垃圾分类概念薄弱。

1.2 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和设计需要有严格的标准,但各地区在建设生态社区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准则,虽然在建设中会考虑节能、低碳、环保等因素,但大多依靠经验来处理,缺乏一个指导性的统一评价标准。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各地区的生态社区也缺乏可比性,这大大降低了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另外,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和评价标准,各类生态社区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常规技术层面,这种常规的技术,主要遵循绿色建筑所涉及的标准,而忽视地域文化和生活习惯,实际上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化建设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发展缓慢。

1.3 居民参与热情低

虽然生态社区建设需要科学化的设计和规划,但国内生态化社区建设初期过分注重设计师的个人理念和设计效果,忽视了居民对于自身生活载体的意见,科学化的设计和规划虽然有利于生态社区功能效益的最大化,但缺少社区的人文关怀。而在生态社区管理方面,村(居)委会成了生态社区主要的管理者和操作者,居民主动融入性较低,而生态化社区是一种居民依靠主观意识来建立的社区,社区中的主体缺乏生态参与度,过分强调村委会的管理职能,这也使得生态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降低,生态社区建设和发展困难重重。

对比3种困境,缺乏生态社区整体性理念和居民参与热情低,均关注的是社区中的人;而评价指标是建设生态社区,调动社区工作者和各级政府的最基本的因素。设计建立一个符合当地特色的评价指标,有助于生态社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生态社区的建设。

2 农村生态社区评价指标设计

当今社会比较主流的几种生态社区评价指标包括美国LEED、英国BREEAM、日本CASBEE,以及我国在21世纪初提出的《绿色社区考核指标与评价标准》。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注重建筑的绿色评级和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是最早具有影响力的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致力于减少建筑物的环境影响;CASBEE(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 Efficiency)关注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总和评价;《绿色社区考核指标与评价标准》推出于“十五”期间,注重社区的组织管理,主要配合当时所推出的“绿色社区”理念,推动基层参与国家、省、市等各级生态社区的创建。结合农村生态社区的特征,以上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不适用。因此,建立一套符合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评价指标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探讨农村生态社区应包含的指标内容,而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值则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中,农村生态社区评价一级指标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3]。

2.1 自然环境指标

在自然环境中,主要涉及的二级指标包括:人口、土地、大气、水、声音和固体废弃物等6项指标(见表1)。其中,“人口”中主要涉及人口密度,社区人口密度越低,社区生态性越高;“土地”中主要涉及人均居住面积,人均居住面积越高,生态性越好;“大气”主要包括PM2.5和年平均空气质量等级;“水”主要涉及水质标准和污水处理率;“声音”指的是噪音值;“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分类率和垃圾处理率。6项指标体系的前两项主要涉及社区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后4项指标关注自然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且国家都有明确的区分标准。自然环境指标由于所研究地域范围的局限性,其指标数据相似度可能较高。

2.2 社会环境指标

社会环境指标主要涉及的二级指标包括经济指标、文化指标、基础设施指标和管理指标(见表2)。其中,“经济指标”包括社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社区恩格尔系数,家庭收入是生态社区建设的基础,消费指数则反映居民消费模式和方向。“文化指标”主要涉及社区居民受高等教育比例、宽带用户数量、犯罪率、社区文化娱乐活动满意度。该指标中重视社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强调社区经济模式的生态化,倡导知识经济;宽带用户数量则反映社区内信息流通的程度;犯罪率表明社区居民的素质;文娱满意度表明社区精神生活的丰富程度和社区邻里的和谐度。基础设施包括每千人医生数量、社区医疗设施满意度、幼儿园服务半径、村级公路里程数、社区集贸市场覆盖半径和社区内商户数量。该指标主要从医疗、幼儿教育、交通、生活便利度角度进行评价,该指标中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为清洁和节能设备的数量,包括节水系统、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设备等。“管理指标”包括社区养老制度满意度、社区管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月环保宣传次数。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在社会环境指标中,明确居民可见设施和活动的数量,强调居民满意度的评价,舍去其他生态指标中强调的景观指标和建筑生态指标,保持农村原生态景观和因家庭收入所决定的建筑方式。

表1 自然环境指标

表2 社会环境指标

2.3 指标量化

各项生态社区评价指标的量化值可以根据国家、地区、行业的标准进行制定,如果某些指标没有国家、地区、行业的标准,可根据国外生态社区评价指标,结合绍兴地区农村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统一量化标准。而某些指标直接影响社区生态效果可加权处理,如“基础设施”指标中的“社区清洁节能设施安装数量”对生态社区建设影响较大。

3 结语

生态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在农村地区开展生态社区建设,无论从人员、资金、政策等方面都无法与城市相比,农村生态社区建设主要依靠村级管理者和村民,建立一套能调动管理者和村民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提供了标准。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除了指标引导外,还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非营利性环保组织的帮助,环保企业的支持和村民自愿参与统一的结合,多方面相互配合,农村生态社区才有发展的动力。

[1]简霞.城市生态社区评价体系优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26):14633-14636.

[2]田美荣,高吉喜,张彪,等.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7(3):87-92.

[3]王书明,贾茹.我国生态社区研究进展[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8-50.

TU982.29

A

1674-7909(2016)30-71-3

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绍兴市农村生态社区发展指数的框架设计”(135071)。

猜你喜欢
生态化居民社区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
生态化生存:“打群架”时代
高台居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