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伟雄
【摘要】农村初中, 由于留守儿童多,他们大多缺乏监管或监管不力,导致生活散漫,学习不够自觉,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处于较为消极的状态,不愿花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语文,读得少,语文知识积累就少;加上农村初中教学资源缺乏,教学设备、条件、环境落后等的影响,学生语文知识贫乏苍白,语文能力差,进而对语文的学习总是没有多大的兴趣。如何才能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笔者认为可从做学生喜欢的老师,精心设计导语,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面来着手,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关键词】语文 农村初中学生 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47-01
众所周知,语文是百科之母。语文素质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学生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特别是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多,他们大多缺乏监管或监管不力,导致生活散漫,学习不够自觉,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处于较为消极的状态,不愿花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语文,读得少,语文知识积累就少;加上农村初中教学资源缺乏,教学设备、条件、环境落后等的影响,学生没有条件和机会积累丰富的知识,语文知识必然贫乏苍白,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差,学习语文就没了兴趣。如何才能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谈点肤浅的看法。
一、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引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学生喜欢老师,才能喜欢老师所教授的课程。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从接手学生的第一天起,就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你。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你?
1.教师要富有爱心。别林斯基认为“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在学生中树立起可亲、可敬、和蔼的形象,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要真心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帮助、引导、感化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和创造精神,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喜欢你。
2.教师要以自身的魅力去影响学生。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一手漂亮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适时地示范与展示,学生就会从心底里佩服你、效仿你,在效仿的过程中产生兴趣。值得一提的是,老师真诚善良、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品格,幽默风趣的语言,精湛的教艺等也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总之,你展示给学生的舞台越大,学生学习的空间就会更广,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就会越浓厚。
二、精心设计导语,诱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导语是教学一篇课文的开场白,是教师教新课的开始阶段。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往往得力于一个生动的导语,这是因为学生对每一篇新课文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都怀着新的兴趣和期待。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的确,课的开始好比小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因此,上课的第一锤(导语)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引导学生不由自主地步入探求知识的情感领域。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及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自己的特长设计运用不同的导语,比如讲故事、唱歌、展示多媒体课件、出示挂图、播放音乐、成语接龙等等。如我教《归园田居》一诗时,设计如下导语:“同学们,有人向往繁华的都市生活,而有人却倾心于淳美的田园风光。是啊,都市的繁华固然令人向往,然而那片绿色的田园,那安静和谐的村落,那轻柔袅娜的炊烟,那绿树掩映的农舍,那淳厚古朴的乡情,不也令人神往,令人欣喜,乃至令人陶醉吗?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描绘过她,讴歌过她。可是你们知道田园诗发端于谁呢?他就是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陶渊明。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诗。”这样三言两语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该诗歌的兴趣,为下面的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开始之际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三、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陶行之先生说:“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子填入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宝库和宇宙之宝藏。”语文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没有时间的限制,地域的约束,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处处有语文。学语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只有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并主动去运用,形成习惯,经历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才可能学好。因此,教好语文就得“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学起来就轻松了,兴趣也自然就有了。诚然,作为语文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知识、训练学生技能,又要教给其学习方法(如:教师可教学生选择书籍的方法、阅读的方法、预习课文的方法、自学实践的方法,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勤练笔的习惯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从而提高他们语文的综合能力。这样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而激发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因成功、进步、发展而应享受到的乐趣,使他们对学习入迷,并能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乐学不疲,出现智能发展的飞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语文学科包含着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这种性质决定语文教学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四十五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感染力,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
如在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前,我就利用多媒体播放《好汉歌》音乐画面,从一开始,学生就被精彩的画面和气势磅礴的歌声所吸引和感染,自然趣味盎然,兴致百倍。这堂课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偷懒睡觉,每位学生都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课堂上激情飞扬,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此外,创设温馨宽松的课堂氛围,充满激情地授课,多开展些语文活动等,对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兴趣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积极采取各种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主动性,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