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秀丽
【摘要】正如《生物课程标准》所述,教学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获取知识,应培养学生加工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初中生物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整理能力,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充分发展。本文就关于培养学生知识归整能力的研究背景、理论、过程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信息处理 知识归整 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71-02
1.研究背景
深圳市初中教育正处于历史改革阶段,分久合,合久分,在进行了十年的《科学》综合理科课程教学后,目前正在分科教学的过渡阶段,笔者目前所在的八年级,初一时响应区教研室号召,实行了分科教学,但大背景环境还是在《科学》统筹下,没有专业的《生物》教材,学生使用《科学》教材学习生物学知识,知识零散,学习无连续性,知识结构较散乱。在此背景下,笔者开展了系列的提高学生生物学知识归纳整理能力的实践。
2.研究实践
2.1理论知识培训
能力培养的第一步是让学生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因此,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了整理笔记、归纳知识的相关理论知识培训,使用培训资料简记如下:
明确归纳整理的内容:①把课本上章节的知识点:重点部分、新的概念、容易混淆的知识、容易忽略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②对与学习章节相关的规律性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整理;③归纳整理与所学知识有关的典型题图;④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整理出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及与其他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
根据初中生知识与能力的形成规律,对学生知识归纳整理的培养提高,可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自主阶段和创新阶段。①学习模仿阶段:适合能力修炼入门者,本阶段要求重在“全”,因此学生需在上课时认真听讲,认真做好笔记,模仿范例,按先后顺序仔细并尽可能齐全的梳理知识,最终能按书中知识点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排列,是一种接受式学习,但成效快,出错率低,能短时间掌握多项学习工具的基本使用。②自主创作阶段:此为中段能力锻炼,要求重在“类”和“连”,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思考的基础上,认真并善于归纳整理,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分析,清楚区别重点,注意归类,能以文字(最好用色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并能融会贯通,在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③稳定创作阶段:在学生各种方法使用成熟后,可鼓励学生敢于创作,此阶段作品着重对知识体系逻辑性、关联性和对比性的呈现,要求有更多的智慧的投入,善于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寻求更好的更轻松的学习方式,综合应用各种工具与思维模式,能分析判断他人作品中的优缺。
2.2 方法指导
由于初中的学生在小学有着不同的学习背景,接触过的学习方法等多种多样,我在新课后布置了归纳整理知识到笔记本的作业,以此了解学生的基础。作业交上来后,有不少的同学找不到方法,未能较好的将老师布置时提的要求“齐”体现出来,但是其中也有优秀作品,有小部分优秀同学运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将同一节知识进行了整理。因此,利用优秀作业展示讲评的渠道,榜样示范介绍学习工具。很多刚上初一的学生,逻辑性不够强,但模仿学习能力较好,因此,通过示范讲评归整方法进行指导,举例介绍了列表式、问答式、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等多种归纳整理知识笔记的工具。
整理的知识要力求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应当把重点概念和原理的联系与区别反映出来,要适合自己使用,具备个人特点,可以用一些符号或简称,使笔记更加实用,也可以用不同颜色对重难点进行标识。
2.3 思维导图工具的使用
笔者在两年前接触思维导图,并对比多个学习工具后,选择了能更好的将知识点之间联系呈现的思维导图工具,对学生知识归整能力进行培养。一开始,带领学生进行微课程学习,并用PPT介绍思维导图的绘制:中心开始绘出大主题,计划或选择行走路线,使用关键词,将各相关的图文分支呈现,形成网络。
为提起同学们的兴趣,开始时可降低逻辑性评价比例,对色彩、图形等直观的视觉性因素进行点评,当然,知识不能有错漏。这有点类似于手抄报的评价,一开始的这些熟悉的评价与类似接近了距离,使得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制作不抵触,色彩与图案的自由发挥极大的提起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随着学生由初一升到初二,他们的大脑发育不断完善,逻辑思维也越来越强,在各次点评中逐渐提高逻辑性的比重,并将图案花样式的手抄报模式转为中心扩散思维模式,同时肯定学生的知识插图。
3.研究总结
学生在进行笔记知识归整的过程中,在咀嚼书本知识及课堂笔记中,对每个知识点的熟悉不断加深,对知识间的联系日益清晰,从整体上对教材及所学知识做了回顾,加深了逻辑思维及理解,同时也为今后复习保存了资料。在此过程中,学生转变了接受式的死记硬背提纲的被动学习模式,在动手整理知识的不断思考过程中提高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了新知识的应用理解能力。经过近四个学期的培养实践,所带学生对思维导图等学习工具的使用已臻娴熟,在生物学科知识上的理解应用表现日愈优秀。相信,随着进上步的培养与改善,学生的知识归纲整理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标准(2011版)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3.8
[3]莫雷 .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