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等作为我国的核心价值

2016-03-24 21:13杨刘秀子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五项原则和平共处原则

王 锋,杨刘秀子



论平等作为我国的核心价值

王 锋,杨刘秀子

核心价值不同于基本价值,二者往往被混淆。基本价值不是惟一的,而核心价值只能是一个。以平等作为我国的核心价值是由于我国的社会阶层分化现实所决定的。多元利益主体能够承认的共识性价值就在于相互平等。以平等作为我国的核心价值还在于对外交往的需要。要致力于构建不同于西方的新的世界秩序,就必须有明确的价值目标,以平等为国家的核心价值指号,无疑在构建世界新秩序中能具有更强的号召力。以平等作为我国的核心价值还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因而,我们需要以平等为核心价值进行自觉的建构,建构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平等;核心价值;社会分层;对外交往;社会性质

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由于在一段时间内奉行技术化的改革路线,使得这种改革的路越走越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走到了尽头。无论如何,政治都不可能是纯技术的,政治必须承载某种价值。当改革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时,也就必须重新检讨政治改革的价值取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西方社会的历史决定了它们可以有充裕的时间通过各阶层之间充分的商谈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们不同于西方社会,也不能不加分析地采纳西方社会的政治价值。我们所走的另外一条道路注定了是建构性的道路,而选择建构性的道路,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指引前往这条道路所应有的价值,而这种价值显然是我们社会、我们国家自觉选择的结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核心价值不同于基本价值。核心之谓核心,说明了核心只能是一个,如果说双核心、双元的话,那就无所谓核心了。因而,我们习以为常的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只是基本价值观。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可能是多个,但核心价值只能是一个。西方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等价值是其基本价值,这些基本价值是西方社会长期演进所形成的社会基本共识,或者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其社会经验教训的积累。但基本价值并不否认西方社会事实上把自由作为其核心价值。这也就是说,至少西方发达社会的法律、社会制度、社会秩序都是以维护与实现自由为旨归,都建立在维护与实现自由权利的基础上,当然,其自由只能是个人自由。正因为如此,有学者指出:“自由主义在形式上曾经是,现在也还是隶属于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核心,是道德、政治、经济和文化存在的基础。个人比社会更真实,并优先于社会。这种优先性有完全不同的解释,它可以是自然的或道德上的。各种价值也同样与个人紧密相关。”这种自由当然立基于个人自由,而这种自由权利又是西方宪政制度的核心,抽掉个人自由,西方社会制度的合理性根基也就丧失了。

但恰恰在核心价值问题上,我们对这个问题是比较模糊的。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以基本价值取代了核心价值,从而无法在国内国际政治舞台上明确宣示我们所企求的价值目标,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人们对我们的误解。我们的社会性质不同于西方社会。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区别决定了我们不能把西方社会的核心价值直接搬运过来,而只能根据我们国家的现实和性质进行自觉选择,并以此作为我们国家在国际国内政治舞台上展示自己形象的鲜明旗帜。

一、把平等作为核心价值是出于我国社会分层化的现实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现代社会的多元性首先意味着多元利益主体及其基础之上的多个利益集团的共存共在。现代社会的这种多元性并非意味着各个利益主体之间是相互排他、相互对峙的,而是说,多元性的社会是合理多元的社会,这说明,多元主体之间是和谐相处的。而多元主体能够和谐相处意味他们之间存在某种基本共识,这种基本共识是得到社会各群体的共同认肯的,是不同社会群体能够接受的最基本的规范,这种基本共识类似于罗尔斯所说的各社会群体经过“无知之幕”所达成的“重叠共识”。

不可否认,经过三十多年的市场经济改革,我们国家通过市场机制充分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也催生出了人们的主体意识。换句话说,通过市场的作用,人们对自身的利益追求逐渐明确清晰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利益分化初步出现,甚至社会的分层化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果我们在一种客观的视野中考察的话,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已经成为一种事实性存在。这样的话,从这一事实出发,在社会面临多元共存的现实条件下,多个利益群体如何共处,他们是如同霍布斯那样的“丛林状态”那样共处,还是在持有“基本共识”的条件下共处? 显然,我们所能选择的答案是后者,即多元共存的社会是谋求“基本共识”的条件下共处。那么,紧接着的问题就是,这个“基本共识”是什么?是按照西方社会的原子式的社会主义原则进行社会安排? 显然,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多元分化的现实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去按照西方社会的模式去照抄照搬。

作为一个晚发民族国家,我们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国际生存的比较压力,即,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状态始终是某些人进行比较的参照。同时,我们看到,建立在个人自由基础上的原子式的西方社会,在发展中其弊端也日益明显。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也在试图提出新的理论来解决建立在工业社会基础上的社会治理模式。这意味着我们已经没有条件按照西方国家已经走过的路径亦步亦趋。我们没有时间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去重新去走它们的道路。这也就是说,以自由作为我们国家的核心价值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不同社会群体能够认可的或者说能够共同接受的核心价值只能是平等。

首先,现代性社会的一大特征就在于各个群体之间享有平等的基本自由权利,并且作为一个社会基本制度安排的核心原则被确定下来。罗尔斯的正义第一原则所表达的也正是这个意思。罗尔斯说,正义的第一原则意味着“每个人对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这即是说,一个按照正义原则所建构起来的社会首先要满足正义的第一原则,即平等的自由原则。平等的第一原则意味着社会的基本制度安排首先在于确保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基本自由权利,这种权利不因民族、种族、性别、肤色、教育、家庭背景等因素而有所差别。作为人类文明演进的成果之一,同时也是世代人们努力斗争的成果,平等的基本权利成为判断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而这种基本权利并不仅仅是言说意义上的,必须落实在社会的结构性安排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平等的基本自由权利就构成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尽管这种平等的自由权利有时还仅仅是形式上的,但它毕竟也是形式上的平等。

其次,不管是形式上的平等还是实质上的平等,它毕竟是平等的权利。这一方面需要社会做出相应的制度性安排或者以平等为旨归进行自觉的制度建构,即,制度本身的价值指向应该是平等;另一方面,在一个基本自由权利得到基本实现的社会中,个人的自由权利如何得到实质性实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实质平等,它必须由解放政治所争取来的成果予以保证,必须通过相应的物化的形式体现出来,即通过相应的结构化的、制度化的建制安排使平等的自由和自由的平等能够落到实处,也只有在高度现代性社会条件下才能成为政治生活的主题。不管是形式上的还是实质上的平等,以此为核心价值,并作为我们的旗帜,意味着平等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解释力,更能为不同社会群体所接受。这即是说,历史与现实决定了平等才能成为各个社会群体共同接受与认可的核心价值,并在这一核心原则之下建构起相应的制度与规范。

最后,西方社会的自由原则并不适用我国。虽然现代社会确立了自由原则,甚至被西方国家当作普世价值,向全世界推广,乃至在某些地区造成人道危机。但我们非常清楚,西方发达国家所确立的自由是建立在个人权利的基础之上的。这也就是说,其所维护的是个人自由,西方社会的制度、规范都是为了维护和实现个人自由权利而建立的,其所建立的社会结构必然是原子式的。由于每一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去建立与他人的关系,这种关系以一种结构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并扩展到社会其他领域,甚至被应用到国际关系领域当中。其所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结构必然是一种中心-边缘结构。显然,这样的社会结构原则并不能完全直接搬进我国。 我们要建立现代社会,并不否认现代社会所共享的一些原则与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把西方国家的自由——个人自由原则作为我们的核心价值,把它原封不动的照搬过来。因为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当中,社会不断走向分化,社会的分层化日益加深,社会群体的形成已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在一个日益走向理性化的社会里,除了那种神圣化的意识形态的维系作用之外,能够得到不同社会群体认同的核心价值只能是平等,这即是说,平等成为不同群体建构自己话语体系的基础,如果说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话语“方言”的话,那么平等则是各群体建构自己话语体系的“普通话”。

二、把平等作为核心价值也是出于对外交往的需要

作为不同于旧世界体系的一个新生国际力量,面对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新中国成立后,由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参见刘武生:《周恩来提出和实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考察》,《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2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就是追求国家间关系的平等,不仅大国之间要平等,而且小国之间也要平等,不仅强国与强国之间要平等,而且大国与小国之间、小国与大国之间都要平等。也就是说,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在国际秩序的建立与维续当中应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对旧的世界秩序的挑战,是要建立一个公正、平等的新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随后就作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外交关系的基本原则被继承下来。邓小平提出,要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去构建世界的新秩序。他说:“我们应当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我们向国际社会推荐这些原则来指导国际关系。”江泽民也指出处理国际关系应当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说:“对中小国家,要平等相待,不能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不能嫌贫爱富,绝不能搞任何形式的大国沙文主义。”314-315不仅对弱小国家要坚持平等相待,而且应在国家关系中一律坚持平等原则。他指出,“只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完全平等、互利合作、睦邻友好的新型国家关系,才是最佳的选择。”306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十八大报告对这一要求作出进一步明确解释:“平等互信,就是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主权,共享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出发点仍然是国家间关系的平等上,要通过对话与合作来建立可持续的新型国际关系265。可以说,自从新中国建立后,就致力于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这一新秩序的核心目标和原则就是平等,其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追求的就是平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得到了世界上愿意与我们平等交往的那些国家的真心赞同,甚至那些与我们怀有敌意的国家也不能公开反对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半个多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国际社会风云变幻的考验,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促进国际友好合作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不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我国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坚持的平等价值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和平共处原则的实质就是平等原则。

在新的世纪里,世界发展并不平衡,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国际社会中的贫富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由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因素引发的争端还不时出现,恐怖主义、贫困、环境恶化、毒品等因素引发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在新的世纪里更引起人们对建立公正、合理的新世界秩序的向往。面对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面对国际秩序仍然奉行的“丛林法则”,我们要致力于构建一个公正、合理的新的世界秩序,就必须明确提出自己的原则与核心价值,并以此为指导。这就是“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公平正义。”261-262这种新型国际关系所应坚持的核心原则就是奉行国家间关系的平等。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能力的显著增强,迫切需要我们比较明确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核心价值。从国际事务的经验教训来看,这种能为各国所接受,同时也是符合我们国家一贯主张的原则只能是平等。这种平等是为关键的是“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中平等的一员。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作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474从我们国家处理国家关系及国际事务的经验教训来看,要致力于打破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要致力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要树立不同于西方大国的新的国家形象,我们就必然要把平等原则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核心原则。即在对外交往中要清楚地表达与树立以平等作为核心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才能让其他有疑虑的国家从中清楚地看到我们国家在处理对外关系上所坚持的根本价值准则,也才能更好地树立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并以我们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更多国家的认同与支持,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

三、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平等是核心价值

如果说西方社会以自由为其终极价值追求的话,那么社会主义国家则以平等为其根本指针。“社会公义、社会平等、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精神的基本理念,平等则是社会主义精神的核心。”381而平等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其宗旨完全不同于西方社会。社会主义思想本身起源于西方社会,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激化的产物。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方式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它在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的同时,却使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而且,资本主义的市场机制还在某种程度上使这种不平等得以固定化。市场本身绝不会消灭不平等。作为一种理想,社会主义思想正是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内部矛盾的反映。“在欧洲,社会主义精神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资本主义形成的制度因素是社会主义精神的社会基础。”382作为一种理想和追求,社会主义的核心就在于消灭剥削与阶级压迫,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追求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对长期生活于阶级剥削与压迫中的人来说,这种理想与理论无论如何都具有非常强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和感召更多地来自于理论本身对平等的追求。“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也由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伴随着。……无产阶级抓住了资产阶级的话柄: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无产阶级所提出的平等要求具有双重意义。或者它是对明显的社会不平等,对富人和穷人之间、主人和奴隶之间、骄奢淫逸者和饥饿者之间的对立的自发反应……或者它是从对资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反应中产生的。”对中国社会来说,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能得到广泛流传并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并不存在类似于西方社会的物质基础。但问题在于,为什么中国人民选择并愿意接受社会主义,并成为我们国家进行制度建构的基本动力因素? 其根源在于,社会主义能被中国人接受,是中国人民基于边缘化的民族-国家的国际生存比较体验。由于旧中国在旧的世界格局中处于边缘地位,饱受处于世界中心位置的那些国家的侵略与剥削,这种国际生存际遇决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所追求的平等精神对中国这样的晚发民族国家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对我们国家来说,平等首先要求的是国家间的平等、民族间的平等,因而它首先指向的是作为族群的整体上的平等,是作为族群的平等的生存机会和尊严,而非个体意义上的平等。以平等为核心价值,作为领导核心的无产阶级政党动员广大群众,开展民族和民主革命,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求得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独立,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进一步追求国家的富强,实现人民幸福。这意味着平等含义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后发生了变化,由国家间的民族平等,转向现代民族-国家内部社会群体之间的平等,并进一步指向更高意义上的平等,人们之间的实质上的平等,最终达到马列经典作家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当代中国社会,平等更多地意味着公平正义。我们党在十七大上明确宣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理想追求与其间的道义性都要求我们以平等作为国家与社会的核心价值。制度当中有价值。制度体现一定的价值追求与价值取向,只不过,这种价值并不是人为赋予的,也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生活于一定社会共同体的成员自觉选择的结果,是人们集体行动的结果。持有什么样的价值,并由之出发进行相应的制度建构,其结果截然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我们社会到底持有何种核心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觉的制度建构与制度完善。在这个意义上,只有核心价值明确了,才能建构起相应的制度、规范体系,才能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把这种价值、理想追求落到实处。当我们今天进行改革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即改革进行到现在,并不仅仅是为了焕发出社会主义的活力,也并不仅仅是体现出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我们进行改革,必须深入思考改革所要坚持的基本价值是什么?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所坚持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这样,当我们进行改革时,就不能从纯技术的角度来思考改革,甚至为改革而改革,而必须从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平等的实现而对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这就意味着改革过程中对各项制度性安排的调整,其思考的着眼点在于要用平等来衡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推动社会主义国家的自我完善。只有这样,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也才能实现,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的感召力与吸引力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也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与更多的群体对我们社会的优越性有真实的体验。

总之,我们认为,无论是从理想追求还是从现实出发,也无论是国内的社会分层现实还是对外交往的需要,都要求我们在区分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的基础上,清晰、自觉地表达我们需要坚守的核心价值,并进行相应的自觉的制度建构与完善。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吸引力与号召力才能为人们所信服,也才能在国内外真正树立起我们真正的新形象。

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44.

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60-6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3.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14-315.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7-48.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65.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7-448.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0.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7.

Equality as Core Value of China

Wang Feng, Yang Liuxiuzi

Core value is different from the basic values. Core value is often confused with basic values. The reason why we regard equality as the core value due to social class differentiation of our country. Stakeholders can make the consensus that everyone is equal to each other. We regard equality as the core values also because that our country should copes with the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nations. To build a new world order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we must have a clear value goal—equality as the core value. In this way, we can have stronger power in constructing a new world order. Equality as the core value is also decided by our country’s social nature. Therefore, we need to build the core value consciously.

equality; core value; social class differentiation; foreign relationship; nature of sociality

王锋,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刘秀子,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行政精神研究”(13BZZ061);江苏省教育规划重点项目“江苏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与创业能力研究”(B-a/2013/01/004);江苏省2014年“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B824

A

10.3969/j.issn.2095-042X.2016.05.002

2016-07-01;责任编辑:朱世龙)

猜你喜欢
五项原则和平共处原则
从和平共处到合作共赢——中国国际法治观的认知迭代
角 色
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五项原则分析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绍兴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对幼儿语言习得影响研究
简论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五项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现实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集中体现了主权、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
杜鹰副主任提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工作五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