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飞,石 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847)
历代医家论头痛学术思想探析
滕飞,石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847)
摘要:系统梳理古代文献对头痛的论述,发现历代医家在头痛诊治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均有显著成就。唐以前医家认为外感邪气侵袭经络易引发头痛,其中以仲景的四经辨证头痛理论影响最为深远;宋金元时期是头痛辨证、分型、治疗等理论形成的重要阶段,金元医家对头痛阐释做出了划时代的学术贡献;到了明清,各医家在前人基础上对头痛理论进行总结、论述以及提高,从而对头痛形成了从病因到证治较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头痛;病因;证治;各家学说
头痛是中医内科临床常见病证之一,是由于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所致脉络拘挛或失养,清窍不利,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头痛可单独出现,也可是某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其证候或虚、或实、或虚实夹杂,往往涉及心、脑、肝、脾、肾等多个脏腑,与现代医学的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密切相关。由于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巨大的工作压力等不良因素的存在,促使头痛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其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确的从中医角度认识头痛,对头痛临床治疗至关重要。笔者梳理古代文献,试从历代著名医家关于头痛的论述中进行概括讨论,以期同道共受启发,指导临床辨证治疗。
1唐以前
1.1《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一时期医家认为外感邪气是引发头痛的首要因素,当风、寒、湿、热、火等邪气侵袭上犯于头,阻遏清阳,气血运行不畅则可发为头痛,如“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1]68“湿淫所胜,……病冲头痛”[1]145“火淫所胜,……民病头痛发热恶寒而疟”[1]146等。头痛的发生与经脉循行亦密切相关,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是主筋所生病者,……头囟顶痛”,因足太阳膀胱经“上额交巅”,又“其直者,从巅入络脑”,所以可发生头痛[2]26-27。胆足少阳之脉,“主骨所生病者,头痛”,因胆足少阳经可“上抵头角”,故能引起头痛[2]146。
针刺是本时期医家治疗头痛的主要手段。若“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外感风邪引发头痛”[1]89,可选择风府穴进行补虚泻实。若“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可根据经脉循行选择“刺足小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若效果不佳则改“刺外踝,左取右,右取左”[1]97。根据患者头痛兼证的不同选取相应治疗方案,如治疗“厥头痛”,若是“项先痛,腰脊为应”则“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若是“面若肿起而烦心”,则“取之足阳明、太阴”,若是“意善忘,按之不得”,则“取头面左右动脉,后取足太阴”,若患者“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则选取刺络法“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的方法[2]49。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医家对头痛的病因病机、针刺治疗等记载颇为丰富,对后世临床治疗头痛产生深远影响。
1.2张仲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主要以六经辨证为纲领,并将头痛分为太阳经头痛、阳明经头痛、少阳经头痛、厥阴经头痛4种,同时给出相应治疗方药。太阳为一身之藩篱,故头部感受外邪则经脉不利,引发头痛,表现为“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3]4,则用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麻黄汤等解表散邪;若伤寒不解,入里化热,头痛且有典型的阳明证“不大便六七日”[3]12,以及“阳明病……手足厥者,必苦头痛”[3]33等表现,予以承气汤清泻实热;“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3]41,采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厥阴经头痛兼见“干呕,吐涎沫”[3]53者,用吴茱萸汤温经散寒。仲景根据六经传变规律,首创四经辨证头痛的理法方药,开创了经络辨证的先河,为后世医家诊疗头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3巢元方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到宿食、痰、中毒、时气均可作为头痛的致病因素。患者“食不消病”即宿食不化,表现为发热头痛,治疗“当速下之”[4]188;若机体原有膈痰,又复感寒邪,促使“阳气不行,痰水结聚不散,而阴气逆上,上与风痰相结,上冲于头”即可令人头痛。久病不愈可引发脑通,甚至“手足寒冷,至节即死”,其预后不良[4]401;时气是指“四时之间,忽有非节之气”,最易伤人而成病,若是风寒所伤,则表现为“状犹如伤寒,小头痛,壮热”的症状[4]763;大毒中药“不可入口鼻耳目”,若不慎误服,发动之状如头项强直、背痛而欲寒、肌肉挛急、以及“多苦头痛”[4]489等。此外,巢氏在常规针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导引之法来治疗头痛,“头痛,以鼻内气,徐吐出气,三十过休”;欲除头风可“端坐伸腰,左右倾侧,闭目,以鼻内气,自极七息止”[4]36等,为后世医家治疗头痛提供了良好的养生保健方法。
2宋金元时期
2.1成无己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5]中单列一节“头痛”,已经将头痛作为一门独立疾病来阐释。成氏以经络辨证为基础,认为“头痛谓邪气外在经络,上攻于头所致”,且头痛的发生与经脉循行密切相关,“头痛一切属三阳经也,而阴病亦有头痛乎?太阴少阴二经之脉,皆上至颈胸中而还,不上循头,则无头痛之证,惟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眦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亦有头痛。”这一说法解释了仲景《伤寒论》中仅有三阳头痛及厥阴头痛的原因,对后世医家产生很大影响。
2.2张元素张元素根据药物气味厚薄的升降浮沉为纲领指导疗疾的遣药制方,首创治疗疾病的药物归经及引经报使理论。在《珍珠囊》[6]67-69中明确给出了治疗头痛的药物及其归经,如川芎“辛,纯阳,少阳本药。治头痛,颈痛”;细辛“辛,纯阳。主少阴苦头痛”;白芷“辛,纯阳,阳明经主药。去远[注]治正阳明头痛”;羌活“甘苦,纯阳。太阳经头痛”;半夏“阴中之阳。除痰涎、胸中寒痰,治太阳痰厥头痛”;藁本“辛苦,阳中微阴,太阳经本药。治巅顶痛,脑齿痛”;石膏“辛甘,阴中之阳。止阳明头痛。”在《医学启源》[6]24中指出治疗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蔓荆,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顶巅痛,用藁本,去川芎。”张氏临证用药,尤其重视解中药的气味属性,根据药物归经及引经报使理论治疗头痛,可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这种理论至今仍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2.3李东垣李东垣在《兰室秘藏》[7]中提到除外感邪气是引发头痛病因外,内伤亦是产生头痛的主要因素之一。“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者。肠胃之所生。乃气虚头痛也。”治疗时“血虚头痛,当归、川芎为主;气虚头痛,人参、黄芪为主;气血俱虚头痛,调中益气汤少加川芎、蔓荆子、细辛,其效如神。”关于仲景四经辨证头痛的说法,李氏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除有三阳头痛及厥阴头痛外,还有太阴、少阴头痛。“太阴头痛,必有痰,体重,或腹痛,或痰瘀,其脉沉缓……少阴头痛经头痛,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为寒厥,其脉沉细。”李氏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头痛四经辨证拓展至六经辨证,增加了因痰致病的太阴头痛和因气逆导致的少阴头痛,并针对六经辨证头痛给予相应的治疗方药。
2.4朱丹溪朱丹溪[8]在根据脉象理论明确提出“寸脉紧急或短,皆曰头痛”,并且指出六经辨证头痛的典型脉象,“太阳头痛,脉浮紧,恶风寒;少阳头痛,脉弦细,有寒热;阳明头痛,脉浮缓长,自汗;太阴头痛,脉沉缓,必有痰;厥阴头痛,脉浮缓为冷厥;少阴头痛,脉沉细为寒厥。”丹溪认为不同经络头痛,其疼痛病位也有不同,如太阳头痛以“足太阳所过攒竹痛”为主,少阳头痛以“额角上偏痛”为主,厥阴头痛以“顶痛”为主。此外,朱氏还认为诸头痛有六证,一是“伤风头痛,或半边偏痛,皆因冷风所吹”;二是食积所致“胃中有阴冷宿食不化,上冲头痛”;三是“因下部气虚上攻”,致头部“温温而痛”;四是“伤寒在太阳经”或“阳明经胃热上攻”均可引起头痛;五是“膈上有风涎冷痰,而或呕吐”,引起头痛;六是“阴毒伤害”,引起头痛。由此可见,朱丹溪丰富和完善了头痛的脉诊理论、病因辨证内容,为指导后世医家提供了依据。
3明清时期
3.1张介宾张介宾在《景岳全书》[9]中指出“凡诊头痛者,当先审久暂,次辨表里。”患者头痛时间较短,多因邪气所致。若外感风寒侵袭三阳、厥阴经脉而导致的头痛,其临证“自有表证可察,盖其身必寒热,脉必紧数”,治疗“宜疏散,最忌清降”;若内有邪气,多因“三阳之火炽于内”所引起的火邪头痛,其中以阳明经火邪为最,患者头痛较明显,同时伴有“脉必洪,其证必多内热”的表现,治疗“宜清降,最忌升散”。患者头痛经久不愈,必兼元气,“或以表虚者,微感则发,或以阳胜者,微热则发,或以水亏于下而虚火乘之则发。”根据临证将其分为阴虚头痛和阳虚头痛。阴虚头痛,即“血虚之属”,多因水亏所致“虚火易动,火动则痛,必兼烦热、内热等证”,治疗宜“壮水为主”;阳虚头痛,即“气虚之属”,多因阳虚阴胜所致,临证“脉必微细,头必沉沉,遇阴则痛,逢寒亦痛”,治疗宜“扶阳为主”。可见张氏治疗头痛以“先审久暂,次辨表里”为纲领,若“暂病当重邪气,久病当重元气”,辨证审因给予良药,头疾可除。
3.2王肯堂王肯堂[10]认为头部具有“象天,三阳六腑清阳之气皆会于此,三阴五脏精华之血亦皆注于此”的生理特点,若感受六淫之邪,或脏腑经脉之气逆上,均能“蔽覆其清明,或瘀塞其经络”,致经隧壅遏不得运行而产生头痛。如“因风木痛者,则抽掣恶风,或有汗而痛。因暑热痛者,或有汗,或无汗,则皆恶热而痛。……更有气虚而痛者,遇劳则痛甚。有血虚而痛者,善惊惕。”可见,因风、暑热、湿、痰饮、寒、气虚、血虚等致病因素不同,产生的头痛症状也有差异。关于头痛的诊断,王肯堂以切脉论述最为详细,若“浮紧为太阳,弦细少阳,浮缓长阳明,沉缓太阴,沉细少阴,浮缓厥阴”,明确指出了六经头痛的脉象特点,根据“浮弦为风,浮洪为火”“左脉不足血虚,右脉不足气虚”“右寸紧盛食积,右关洪大为胃热上攻”以及“沉细为阴毒伤寒,但头痛身不热也,病苦头疼目痛,脉急短涩者死”等脉象特点可辨别头痛的类型、虚实和预后。此外,王氏还详细分析了偏头风、雷头风、真头痛、大头痛以及眉棱骨痛等头部疼痛相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参考。
3.3沈金鳌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11]中根据病因病机及症状,对头痛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外邪侵袭经络引发头痛,如“太阳经痛在正巅,其症兼恶寒”“少阳经痛在耳前发际,其症兼寒热”等;脏腑经气逆上干遏清道引发头痛,如“肝风虚动头痛,而兼目眩耳聋”“心与小肠经挟湿热而头痛,其症兼烦心厥逆”等;因气血虚损不能上荣头部而头痛,如“气虚痛者,遇劳更甚”;若风寒湿、暑热、痰饮壅滞则可引起头痛,如“痰饮痛者,必昏重”;伤食、伤酒、臭毒、发散太过、肾虚、元阳虚等也可引起头痛,如“伤食头痛,必胸满恶食”“元阳虚头痛如破,必眼睛如锥刺”等。此外,还有“头痛欲裂”“卒然头痛”“头痛连睛”“年久头痛”“产后头痛”以及“真头痛”等。沈氏认为治疗头痛,必先“审视病因,更察兼症”进行辨证分型,然后再予以药物治疗,方能显神效。
3.4陈士铎陈士铎[12]在《辨症玉函》中提出“头痛有虚有实,实痛易除而虚痛难愈”。在临床表现上,实证头痛“如刀劈,箭伤而不可忍,或走来走去、穿脑连目、连鬓连齿而痛,风痰壅塞于两鼻之间,面目黎黑,胸膈饱胀,叫喊号呼皆实症也”,治疗以“散邪去火为先”;虚证头痛当辨别阴阳,阳虚者即脾胃之气虚,多因“泻后得病,或吐后成灾,因风变火,留恋脑心,以致经年累月而不效。”阴虚者即“肝肾之气不能上升于头目,而颠顶之气昏晕,而头岑岑欲卧,或痛,或不痛,两太阳恍若有祟”。阳虚头痛给予补中益气汤补脾益气,阴虚头痛宜肝肾同治,滋阴降火。陈氏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疗头痛以虚实为纲、阴阳为目的基本治则,是八纲辨证头痛的缩影。
4结语
唐以前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形成的阶段,这时期的医家运用简朴的脏象理论、经络学说、生理知识等对头痛做初步的阐释,认为头痛主要由六淫、中毒、时气等外感因素产生,并论述了中医诊断头痛的具体方法,对头痛的性质和预后作了简要分析。在治疗上,主要记载了针灸、导引等方法,使用的辨证方药较为简单。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学迅猛发展的集中阶段,这一时期的医家对头痛辨证、治疗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病因上,增加了内因、不内外因的致病因素,深入论述了头痛的内外证辨别;在分类上,将仲景四经头痛拓展到了六经头痛,还增加了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痰厥头痛、厥逆头痛等分类;在诊断上,中医脉诊理论逐步丰富;在治疗上,随着药物归经及引经报使理论的产生,促使运用方药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与之同时的针灸、外敷、按摩等外治方法的种类也在增加。到了明清时期,各医家总结前人的经验对头痛认识进行提高。在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体系的基础上,认为外感、内伤等致病因素上扰清阳可导致头痛,临床存在风寒头痛、痰厥头痛、湿热头痛、实证头痛、虚证头痛、表证头痛、里证头痛等多种分类方法。中医四诊方法中,脉诊的论述较为详细,临床可根据脉象特征来确定头痛的分型。由于头痛的内伤外感辨证、八纲辨证越来越受到这一时期医家的重视,使得头痛治疗的辨证分型更加详细,进而头痛的治疗方法及手段也越来越丰富。通过对春秋战国时代到清末文献中关于头痛的梳理和归纳整理,看到历代医家在研究头痛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治疗中积累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充分反映了传统医学在防治头痛方面特有的理论体系,为现代临床治疗头痛提供了参考思路和途径。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68-146.
[2]黄帝内经·灵枢[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26-146.
[3]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4-53.
[4]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6-763.
[5]成无己.伤寒明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
[6]张元素.张元素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4-69.
[7]李东垣.兰室秘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7-48.
[8]朱丹溪.脉因证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0-53.
[9]张景岳.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300-301.
[10]王肯堂.证治准绳(上)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4-139.
[11]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404-405.
[12]陈士铎.陈士铎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462-463.
Ancient physicians′ academic thought on headache
TENG Fei,SHI Yan*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China)
Abstract:Through systematic study of ancient literature discussion of headache.We found that the ancient physicians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headache.Before Tang Dynasty physicians thought that exopathy invaded channels would trigger headaches,and the most influential theory was Zhongjing’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channel theory.In Song Jin and Yuan dynasties,physician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headache theory of differentiation,typing and treatment.By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physicians summarize and improve the headache on the basis of the ancients,thus forming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headache.
Keywords:headache;pathogenesis;doctrine;physicians
收稿日期:(本栏责任编辑:张海洋2015-06-10)
文章编号:2095-6258(2016)01-0005-04
中图分类号:R255
文献标志码:A
*通信作者:石岩,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电话-(024)31207048,电子信箱-shiyan@lnutcm.edu.cn
作者简介:滕飞(1982-),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中医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532004)。
DOI:10.13463/j.cnki.cczyy.2016.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