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计宏伟,张伟,钱贤明,俞玉梅,夏引芳,俞云庆
(嘉兴市秀洲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浙江 嘉兴 314001)
蚕桑循环经济模式的示范推广
李民,计宏伟,张伟,钱贤明,俞玉梅,夏引芳,俞云庆
(嘉兴市秀洲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浙江 嘉兴 314001)
蚕桑生产是秀洲区传统的优势产业,种桑养蚕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秀洲区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在秀洲区的农业生产中,蚕桑生产有着最完整的产业链,从蚕种繁育到种桑养蚕,从缫丝织绸到丝绸印染,从服装生产到出口创汇,其产业链最长最完整。因此,蚕桑生产在秀洲区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素有纤维皇后美喻的丝绸产品,具有生态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近年来,茧丝绸行情总体稳定,蚕桑生产不但为秀洲区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为秀洲区工业生产和出口创汇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上秀洲区是经济发达地区,不但工业经济发达,而且农业经济也很发达,劳动力比较紧张,大量中青年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第三产业,导致种桑养蚕人员的大量减少,由于培桑养蚕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产值比较低下,制约了蚕桑生产的发展。导致秀洲区广大蚕农对培桑养蚕管理粗放,秀洲区现有桑园近2000 hm2,这些桑园大部分全年只养2~3次蚕,桑园利用率较低。为了提高桑园的经济效益,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施桑园综合开发,走蚕桑循环经济之路。本文介绍了嘉兴市秀洲区近年来开展的蚕桑循环经济模式的推广情况。
1.1 桑园套种青菜
1.1.1 桑园地准备
对要套种的桑园进行管理,一是在采叶计划上进行调整。计划套种的桑园实行先采叶,饲养晚秋蚕;二是修剪细弱条、无效条。同时将修剪下来的死拳、枯枝与无效条及时处理;三是做好清园。清理桑园的杂草与落叶,作堆肥或烧毁,以减少病菌;四是做好桑园地的浅耕细作。在做好桑园清园的基础上,桑园地面浅耕,在浅耕的同时,将土粒打碎,并做好平整工作。
1.1.2 选用良种
通过苏州青、上海青、油白菜、小油白菜品种试验,适宜秀洲区的青菜品种为苏州青,该品种最大的特点是生长较快,通过摘芯后容易长出新菜芯,不仅产量高,且长出的菜心比较嫩、质量好。播种期为10月上旬,播种量每667 m2桑地为0.5 kg左右(发芽率在80%以上)。
1.1.3 播后管理
播种后及时施好面肥,667 m2施清水粪1000~1500 kg,过磷酸钙15~20 kg,或浇清水1次,过磷酸钙15~20 kg,且在第2~3片真叶时疏苗1次,先拨去病苗、弱小苗和杂草,最后留苗200株左右,疏苗后每667 m2施清水粪1500 kg,同时做好蚜虫的防治。第1片真叶开始,每隔5~7 d用1000倍乐果治蚜虫(有青虫时加1000倍敌敌畏),做到带肥、带药出苗地。在抓好前期管理的基础上,中后期的肥培管理也十分重要。1月中旬要做好松土培土工作,2月中旬,选择晴天松土除草,并施好追肥,同时根据蚜虫发生情况用低毒高效农药进行防治。
1.1.4 适时移植
对在桑园里或其它地里套种青菜,要求对散播的青菜,当苗龄达到40 d左右、叶龄6叶左右、株高12~15 cm时移栽较好,要求在11月底至12月初结束,667 m2种10000~12000株左右。
1.1.5 合理施肥
桑园地浅耕时,每667 m2用猪羊灰750~1000 kg、过磷酸钙25~30 kg、碳铵30 kg、氯化钾20 kg;移栽好后及时用清水粪500 kg作为活棵肥,隔7~10 d后再用腐熟人畜粪750 kg加尿素5 kg浇施;1月中旬耖耕培土,施有机肥750~1000 kg。同时继续做好治蚜防病,种后7~10 d用乐果1000倍防治1次,以后视虫情适时防治。立春前后选晴天松土除草,每667 m2施人畜粪1500 kg、碳铵30 kg;于3月中旬前用尿素15 kg或人畜粪1000 kg加碳铵25 kg浇施追肥,收获前30 d停肥。
1.1.6 适时收获
3上旬~4月上旬,在此期间根据菜芯生长情况,及时分批采摘收获。收获应灵活掌握,根据厂方的要求决定菜芯的长度,一般在菜芯长度6~8 cm,处在花蕾期。有时要求菜芯的长度再长一些,外面的叶子数可以多一些,其收获的产量也就高一点,相对来说效益可高一些。
1.2 桑园套种芝麻
由于芝麻茎杆直立,遮阴面积少,而且芝麻比较耐旱,因此,新种桑比较适宜套种芝麻。
1.2.1 套种时期
套种分二个时期,一是夏种,适宜的时期是5月下旬~6月上旬;二是秋种,适宜的时期是7月上中旬。
1.2.2 桑园整理
无论是夏芝麻还是秋芝麻,都是在气温高、蒸发量大的季节播种,精细整地,保持土壤水分是全苗的关键。在套种前,首先要对还未成林的桑园地面进行耕耘,一是清除杂草,二是地面平整,三是土壤疏松。芝麻根层分布浅,浅施基肥增产效果好。整地时,667 m2施碳铵35 kg,磷肥35 kg,氯化钾12 kg。
1.2.3 适时适量播种
一是合理掌握播种量。芝麻播种量多少,与土壤肥力、施肥量、管理水平和品种分枝习性、播种迟早、计划密度、种植方式等有关。按种子出苗率70%计,则每667 m2撒播用种量为0.3~0.4 kg,条播为0.35 kg,点播为0.25 kg,点播每穴5~7粒种子。若秋播遇旱,墒不足,可适当加大播种量。无论何种播种方式,要求浅播、匀播,深度2~3 cm为宜。各种播种方式,均要播籽均匀,才能全苗,否则加大播种量也无济于事。在土壤肥力高、病虫害少、含水量高的田块可适当减少播种量。
二是合理掌握种植密度。目前夏芝麻单杆型品种的种植密度为每667 m28000~10000株,分支型的品种6000~8000株;秋芝麻单杆型品种每667 m210000~15000株,分枝型品种8000~10000株。
1.2.4 适时施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基肥应浅施。追肥,除在土贫瘠的地区或田块要施用苗肥外,分枝品种一般在分枝出现时施用,单杆品种在现蕾到始花期施用。根外施肥一般用0.4%磷酸二氢钾。苗期每667 m2施尿素6 kg,初花期施尿素8~10 kg,在始花到盛花期,结合打药,选晴天下午喷施,叶面喷施0.4%的磷酸二氢钾、1%尿素1~2次。
1.2.5 病虫害防治
芝麻的病虫防治,除了用药剂防治外,做好农业防治工作也十分重要。在农业防治的措施上,最有效的方法是实行轮作,由于芝麻极忌重茬,因此,最好在当年种过芝麻的桑园,第二年改种其它作物。芝麻虫害防治。芝麻虫害有小地老虎、刺蛾、斜纹夜蛾、金龟子、萤火虫等,可用80%敌敌畏乳剂100 ml兑水75 kg喷雾防治。
1.2.6 田间管理
间苗定苗在3~4片真叶以前定苗,间苗至合理的密度。中耕除草,从出苗到始花中耕3~4次,封行以后不可中耕,中耕结合培土,有利于排水防渍,防止倒伏。
芝麻对土壤水分反应最敏感,既怕渍涝,又不耐长期干旱,因此必须注意灌溉和排水。芝麻最适土壤水分,出苗至初花为田间持水量的60%~75%;初花至盛花期是耗水最多的时期,适宜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85%;盛花至成熟为田间持水量的65%~75%如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0%,即应浇水防旱。大于田间持水量的90%时,应及排水防渍。
1.3 桑园养鸡
1.3.1 鸡品种的选择
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确定桑园鸡品种的选择,以选用“光大鸡”、“仙居鸡”等品种为宜;如在春节期间上市的阉鸡,宜选用体形中等偏大的海星鸡,一般商品鸡在2.5~3.5 kg。
1.3.2 过好脱温关
脱温期特别在外界气温低,内外温差大时,雏鸡抗逆力低,调节功能差,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需要选择天气暖和的晴天放养。开始几天,每天放养2~4 h,以后逐日增加放养时间,使仔鸡逐渐适应环境的变化。
1.3.3 做好防疫工作
桑园养鸡,一定要做好防疫工作,才能避免和减少鸡病的发生及相互传染,确保正常生长发育。执行科学的免疫程序是做好防疫工作养好鸡的关键,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饲料中添加一些预防药物,并定期不定期的做好鸡群鸡舍的消毒工作。如出现病鸡要及时采取措施,并对鸡舍、用具和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放鸡园地应划区轮换,以免场地污染和传播疾病。
1.3.4 设置田间大棚
可根据鸡的数量和桑园面积,搭建一些大棚,蚕期用于养蚕,养鸡时不但防止鸡群被雨淋打、烈日曝晒,而且让鸡宿夜。
1.3.5 做好桑园安全治虫的工作
桑园养鸡还需要注意桑园冬季综合防治时间。冬防时间一定要安排好,因为农药毒性大,鸡食用了含有药液的杂草、昆虫尸体易造成中毒。所以要在安全期放养,即在农药毒性过后再进行放养。喷洒农药时应将鸡群赶入大棚内,做好短期回避。
1.4 培育桑木耳
1.4.1 选用优良菌种
以“916”和“新科”为主要菌种。“916”高产、优质、抗低温;“新科”优质、外观漂亮。
1.4.2 抓好菌棒制作
8月前准备好粉碎的桑枝条,晒干备用。桑木耳培养基以88%桑枝屑、10%麸皮、1%石膏和1%石灰为宜。8月中旬~9月中旬开始制作菌棒、接种,8月下旬~10月上旬发菌,做好菌棒的消毒至关重要。
1.4.3 搭建耳床和管理
10月中下旬晚稻收割后,及时清理田园,搭建耳床,耳床宽1.4 m(连沟),长依田块而定,沟宽45 cm,沟深25 cm,耳床高1.2 m处设置2条平行的喷灌用于喷洒水份
1.4.4 排场出耳
10月底~11月排场出耳,出耳期间加强温湿度管理及田间巡查,严防杂菌感染及虫害。采收结束后进行清园,桑木耳生产结束后,及时清理耳场,菌渣经堆制发酵后还田,5月分开始种植水稻。
1.4.5 适时收获
当耳片充分展开、边缘起皱变薄、色泽较淡、耳根收缩、耳片出现白色孢子粉时,即为成熟。采收前停水2 d,除在10~15时盖帘外,其它时间揭帘,使耳片失水干燥。在无风晴天采收,采收时需连根拔除,没拔除的残根用利刀抠除,以利二茬出耳。将耳根根部带出的培养基剪除,耳根向下单朵摊晒在席上或网上防止黏连。拳耳、流耳、烂耳、未开片耳要单独晾晒,有泥土杂质的要洗净后再晒。一般2 d即可晒干,装入塑料袋密封,放阴凉通风干燥处储藏。
2.1 经济效益
2.1.1 增加经济收入
项目实施2年来,通过桑园套种、桑园套养、桑木耳培育,共获经济效益6548.8万元,其中桑园套种苔菜146.67 hm2亩,增加效益3220万元;桑园养鸡680 hm2亩,增加效益3264万元;桑木耳60万棒,效益64.8万元。
2.1.2 提高了蚕桑生产综合竞争力
我区蚕农通过实施蚕桑循环经济后,增加了单位面积效益,提高了蚕桑生产的综合竞争力,2016年我区的桑园种菜养鸡被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列为浙江省2015年度农作制度创新示范点。
2.2 社会效益
2.2.1 解决了蚕区部分中老年人的就业问题
实施蚕桑循环经济后,不但提高了广大蚕农的经济收入,而且还解决了蚕区部分中老年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2.2.2 促进了家庭工业的发展
蚕区的中老年劳动力做到培桑养蚕与从事家庭工业二不误。
2.2.3 减少了社会矛盾
农村中老年人有了事情可做,减少了纠分,对稳定蚕区社会秩序也有很大的好处,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
2.3 生态效益
2.3.1 减少了桑园病虫和杂草
由于桑园套种蔬菜后,在防治蔬菜病虫的同时,也对桑园越冬害虫起到了较好的防治作用,据我们春季调查,套种区比不套种区桑园越冬害虫减少40%以上。另外,由于套种区蔬菜生长旺盛,对桑园杂草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桑园养鸡后凡是在桑树中下部的害虫,均成为鸡的美味佳肴,不但减少了桑园害虫,而且也能提高鸡的自身营养,促进了鸡的生长,提高了鸡的品质。
2.3.2 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
通过套种套养留下的菜根、残叶与鸡粪在桑园里,也增加了桑园肥力,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
2.3.3 提高了空气质量
由于桑园是经济林,桑树的叶面积指数很高,它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它是很好的碳汇林,所以稳定蚕桑生产对园林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嘉兴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与大量的桑园密切相关,保护好桑园,就是保护好嘉兴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这一绿化方面最高的称号。
3.1 进行宣传发动,开展技术培训
我们通过会议、资料、典型报道等大力宣传桑园综合开发的好处和成功的事例,特别是通过嘉兴广播电台、嘉兴电视台、嘉兴日报、浙江农民信箱等媒体进行大力宣传,收到良好成效。我们要求蚕区蚕农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充分利用桑园的空间和冬春季地面光照充足的有利条件做好桑园套种套养工作。同时,我们分别到王店、新塍镇开展技术培训,与镇、村蚕桑干部一起走村串户,搞示范、做样子、传技术,把关键技术传授到千家万户,以提高蚕桑循环经济模式的的大力推广与经济效益。
3.2 全面推广桑园套种绿色作物
在桑园内套种苔菜(青菜)、榨菜、萝卜等绿色蔬菜。其中套种苔菜(青菜)2年累计2147 hm2,每667 m2苔芯菜1000 kg左右,按收购价1.0元/kg计算,可收入1000元,可增收3220万元。
3.3 大力提倡桑园养鸡
全区桑园养鸡2014~2015年累计680 hm2,以王店镇的八联、国庆、马桥、红联、庄安、宝华等村为主,平均每667 m2桑园可放养鸡100羽左右,一年可养2批鸡,即一年每667 m2可产成品鸡200羽左右,平均每羽成品鸡重2.25 kg左右,以每kg收购价24元计算,每羽鸡的毛收入为54元,每羽鸡的饲养成本在38元左右(包括苗鸡款、防疫防病药物、饲料等),利润为16元,全年桑园养鸡可增收3200元,全区两年饲养桑园鸡可增收3264万元。
3.4 积极开展桑条培菌
几年前,我们就在王店镇的南梅村和镇中村成立了2个蚕桑专业合作社,蚕农把夏伐下来的桑枝条卖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培育桑木耳。春叶采摘后一般每667 m2可伐枝条500 kg左右,以收购价0.20元/kg计算,可增收100元。667 m2桑枝条可做400根左右的菌棒,约1.2 kg一根菌棒,2年共做了60万根菌棒,共利用720 t桑枝条,增加蚕农收入达14.4万元。合作社用桑枝屑培育桑木耳。2年在空闲的农田里共培育了60万根菌棒,667 m2稻田可放7000~8000根菌棒,每棒平均总成本为2.92元,平均每棒可产干燥的桑木耳0.05 kg,以市场价80元/kg计算,每棒的产值为4.0元,净利润为1.08元,每667 m2净利润432元,两年合作社共产桑木耳3.0万kg,合计产值可达240万元,净利润可达64.8万元。
3.5 做好产后服务工作
我们在做好产前产中服务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做好产后服务工作。首先抓好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如南梅村专门建立了秀洲区桑和蚕桑专业合作社,做好农副产品的收购和销售,如桑木耳、桑葚等。桑木耳由于其营养丰富、口感好深受消费者青睐,已经成为大型宾馆、酒店的餐厅佳肴,还有大量的集团消费。在抓好合作社的基础上,还注重培育产销大户,如王店镇庄安村养蚕大户徐传金,在养好蚕的基础上,利用桑园冬闲在桑园里种苔菜,并积极联系蔬菜速冻厂家,帮助销售苔菜约100余t,大大方便了农户的销售。在桑园养殖上,对于桑园鸡的销售,积极申报绿色食品,大力宣传桑园鸡,同时充分利用王店“三园鸡”(桑园、果园、庭园)的品牌优势,实施名牌战略,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扩大品牌的覆盖面,拓展销售渠道,由于宣传到位,品质优良,服务周到,桑园鸡不但价格较高,而且供不应求,获得省名牌农产品、省著名商标、无公害农产品荣誉称号,不但打入嘉兴市场,而且打入上海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