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知识分子工作研究

2016-03-24 02:53谢卓芝
关键词:知识分子

谢卓芝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宁 530004)



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知识分子工作研究

谢卓芝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宁530004)

摘要:邓小平在主政西南时期对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开创性探索。他充分认识到知识分子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西南的政权建立离不开知识分子;西南的经济建设离不开知识分子;西南的社会安定离不开知识分子。邓小平更明确提出了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策略方法:一是救济知识分子,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和待遇;二是团结和争取知识分子,大胆使用知识分子;三是教育知识分子,开展思想改造运动。重温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知识分子思想,对于当前和今后维护和巩固共产党执政基础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西南时期;知识分子

1949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委派邓小平、刘伯承率领第二野战军挺进大西南,旨在解放和建设好西南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在重庆相继设立了中共中央西南局、中央军事委员会西南军区、西南军政委员会,邓小平担任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等职务。在主政西南局期间,邓小平充分认识到知识分子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提出了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策略方法,这一对知识分子工作的早期探索对当前乃至今后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充分认识知识分子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正确处理知识分子问题是关涉到解放和建设好西南伟大历史任务成败的关键所在。正如毛主席所说,革命事业的成功,是决然离不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参加的[1]641。在进军和主政西南的过程中,邓小平深刻认识到知识分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西南的政权建立离不开知识分子

古往今来,不管是“马上打天下”还是“马下坐江山”都少不了“知识分子”的舆论引导和智力支持。知识分子在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形态中都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同样,西南政权的建立也须臾离不开知识分子的热心帮助和鼎力支持。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也告诉我们,“旧知识分子作为领导人领导革命不行,但是离开他们也不行”[2]119。1950年3月,邓小平在中共川东区委扩大会议上指出,这些遗留下来的旧有知识分子也是痛恨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因此,我们要把他们吸收到我们的队伍,团结他们,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人民服务,否则他们也会反对我们的。知识分子喜欢当军师,在古代,汉高祖有张良、萧何,明太祖有刘伯温,就是现在,土匪中也有不少军师,这些知识分子的力量不可小觑,丢了他们是办不好事情的[2]119。也就是说,我们要警惕知识分子跑到敌人的营垒中去壮大敌人的力量,为敌人出谋划策,那样是十分危害革命事业的。要想办法给他们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为他们谋出路,安抚好他们。做好了这一点,西南的政权建立就减少了一大障碍和阻力。

1950年1月29日,邓小平在重庆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说,要推翻长期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就必须团结好“四个朋友”(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分子)。而这“四个朋友”中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分子中的大多数就是知识分子,因此,我们要团结知识分子站在我们的阵营,争取知识分子为我们服务或者至少使其不反对我们,从而最大程度分化敌人,取得和巩固政权。

(二)西南的经济建设离不开知识分子

西南解放之初,由于长期受到战乱的影响,整个西南地区呈现的面貌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尽管已经取得解放,但人民还生活在贫困和落后之中,可谓百废待兴。西南人民热切期盼迅速恢复生产,尽快改变西南的落后面貌。然而,建设大西南并非易事。正如邓小平所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接收新解放的地区后,各种摊子都要摆开,干部实在是太少,银行系统、财政系统、贸易系统、合作社、宣传系统、组织系统等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来管理。邓小平指出,我们要承认知识分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相信知识分子可以被改造,相信知识分子能为西南的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951年1月,在西南区宣传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我们今后搞国民经济建设主要要靠学习科学技术和专业技能,“关键在于能否团结大量有学问有能力的教授,这是检查工作的标准”[2]325。几天后,他在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又提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爱国知识分子,动员他们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商学兵”送去精神粮食[2]335。总之,各行各业的良好运转都急需大量有知识、有技术、有文化、有才干的知识分子来参与、带动,可以说,知识分子是建设和发展西南的一个关键着力点和重要驱动力。

(三)西南的社会安定离不开知识分子

在西南局建立之初,西南的社会局面十分混乱,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在城市中潜伏着大量的敌特分子、反革命分子等国民党残余势力,在农村中也有地主、土匪、恶霸和保甲长等封建势力。他们都在千方百计扰乱社会秩序,唯恐天下不乱,这严重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建设和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为此,1950年12月21日,邓小平在西南局城市工作会议上将城市工作大体归纳为5个方面,其中就包括要做好知识分子工作。他强调,城市是文化教育的集中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城市革命斗争中的重要力量,要团结文化教育界和动员知识分子引导好舆论、教育好青年学生、打退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顽固势力的反扑[4]289。

在农村也要利用好贫苦知识分子的桥梁纽带作用,依靠他们组织农会,从而将地主、恶霸和保甲长的罪恶公之于众[2]8。此外,关于区乡政权民运工作的干部问题,邓小平在1951年6月27日向毛主席并中央关于西南局工作情况的电报中提出了这一棘手问题的解决方案:“干部来源主要从农村中较好的知识分子和略通文字的农民积极分子中找。”[2]410邓小平指出,知识分子对西南的社会安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团结好他们,就能形成“四两拨千斤”的良好效果。

总的来说,不管是在解放之初还是解放之后,不管是西南的政权建立还是在西南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定均离不开知识分子的衷心拥护和智力支持。

二、提出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策略方法

在主政西南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高度重视知识分子问题,并逐渐提出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策略方法。

(一)救济知识分子,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和待遇

既然知识分子是我们必不可缺的依靠力量,那么对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工作我们就不能不管不顾,而是要考虑到,要照顾好。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一些教授的薪资定得比较低,应该按实际情况核加一点。他指出:“如果有技术有学问的人,抱着为吃饭不得已而教书的情绪,是不能进行教育改革的。”[2]3251950年7月22日,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邓小平强调救济失业工人和知识分子,做好救灾工作,有利于掌握主动权,能够为做好当年冬天和次年春天开始的反霸、清匪、减租和土地改革工作奠定基础[2]P209。

邓小平指出,除了救济知识分子,为知识分子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外,还应该注意,知识分子是着有高文化、高素质的群体,他们绝不会仅仅满足于一粥一饭,他们还有其他方面的诉求。比如: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希望劳动成果得到尊重和认同,热衷于参政议政等。1950年3月,邓小平在《学会管理城市加强农村工作》中深刻地指出,过去,知识分子在蒋介石统治的年代没有地位,现在已经“换了人间”,如果再和以前一样,会让他们极度失望[2]118-119。因此,要尽可能地减轻知识分子的生活压力,让知识分子心情愉快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还要注意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让尊重知识分子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大胆使用知识分子,团结和争取知识分子

西南解放之初,工作纷繁复杂,一方面要着手接管城市,另一方面要做好公粮征收、剿匪反霸、土地改革、减租退押、春耕生产等农村工作,因此,需要大量的干部和管理人员。邓小平睿智果敢,提出要团结和争取广大知识分子,大胆使用知识分子。1950年元月,邓小平在重庆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战胜困难。他认为团结的最好形式,就是通过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协商委员会,对各项事务进行经常的协商,取得共识。他非常重视将群众路线应用到实践中去,积极发动群众的力量[3]。他强调指出:“人民代表会议和协商委员会的工作能否做好,关键之一是共产党员要善于以谦逊诚恳的态度与党外人士共事。”[4]1950年5月2日,邓小平在西南军区高级干部会议上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时针对西南公粮征收工作指出:“凡是积极发动群众,善于处理保甲问题,团结开明士绅,争取农村知识分子的,就办得好。”[2]1311950年7月31日,邓小平在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第五次大会上强调,我们必须团结农村的革命知识分子和开明士绅参加到反霸、减租和退押运动中来,这对我们的工作益处很大[2]221。

然而,当时在西南,党内存在着关门主义倾向,认为知识分子不可靠,拒绝使用知识分子。针对此种错误倾向,邓小平在中共重庆市第二次代表会议的报告中明确予以批评,他指出:“在农村工作中,拒绝与开明士绅、知识分子合作。这些倾向都大大妨碍了党的任务的贯彻执行。”[5]155他同时指出,相反,我们必须大胆使用当地知识分子。经过短期培训即可派出去当宣传员,因为他们对本地情况熟悉,与群众联系有着天然的优势。当然,我们同样要注意,知识分子中并不全是好的,不要把耳朵封起来、把眼睛闭起来,要把那些工作表现良好、与群众有联系的提拔起来,政治立场不好的清洗出去,工作能力不行的调去训练[2]28。

(三)教育知识分子,开展思想改造运动*思想改造运动:指1951年至1952年在我国知识分子中开展的思想改造学习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组织知识分子学习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学习《共同纲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清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思想影响,划清敌我界限,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旧知识分子大多出身于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他们的头脑充满着与生俱来的非无产阶级意识。因此,我们应时刻、长期地注意教育知识分子。1951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召开的“七一”纪念活动上的报告中指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革命斗争中有一定程度的动摇性,无法想象“一个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领导的、时而‘左’时而右的政党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毋庸讳言,我们党的少数领导人也曾经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是他们经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彻底改造,已经成了为无产阶级谋利益的忠实践履者。知识分子若不经过彻底的思想改造、革面洗心,“既不可能是一个好党员,更不可能担当起领导革命的责任”[2]391。1952年6月,邓小平在《三反五反运动的总结》中说,知识分子在其未和群众融合到一起的时候,他们的行动往往是动摇的,因此革命一到紧急关头,就会有一部分知识分子脱离革命队伍,甚至变成革命的敌人,“知识分子的这种缺点,只有在长期的群众斗争中才能克服”[2]537-538。

1951年11月,邓小平针对一些学校只搞学业轻视政治的倾向指出,我们必须对西南教育界、文化界和各种知识分子广泛地开展思想改造运动,“肃清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反动思想的影响,批判各种违反人民利益的错误思想,确立新民主主义理论与实践一致的教学方针,以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2]461。他还强调,思想改造运动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对各种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这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行工业化的一个关键条件[2]460。不久,由邓小平主持召开的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出并通过了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这一重大事项,并将其作为次年的中心任务之一。邓小平将会议情况报告至毛主席和中央,得到了毛主席的充分肯定[2]463。

三、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知识分子工作的当代启示

邓小平在主政西南时期对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分子工作思想方法,对后来邓小平开启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以及当下的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形成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风尚

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理应“像对待眼珠那样”关心爱护。然而,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知识分子往往抬不起头,说不上话,地位十分低下。邓小平敏锐地洞察到这一问题后强调,知识分子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之一,要极端重视和爱护知识分子。随之实施了一系列提高知识分子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的措施,充分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6]。

当前,我国精英人才外流情况十分严重,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78—2014年,出国留学人员321.464 8万人,学成回国留学人员170.415 1万人,流失46.99%[7]。仅2014年出国留学人员就高达45.98万人,而2014年学成回国留学人员为36.48万人,流失20.66%[8]。虽然相较于过去,流失率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但相较于世界上其他国家,中国仍然是最大人才流失国。造成这种情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一些留学人员觉得在中国发展空间比国外更狭小,工资水平更低,待遇提不上来。这极大地影响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基于此,我们应该从邓小平重视和爱护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中汲取智慧,切实提高知识分子的物质和精神双重待遇,减轻他们的就业和生活压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风尚。唯有如此,才能挽留住我们的优秀人才,同时也吸引更多的海外杰出人才,从而改变这种巨大的人才逆差状况。

(二)要吸纳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形成踊跃建言献策的生动局面

邓小平在主政西南期间,始终注意团结知识分子和征求知识分子的意见,充分运用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及其协商委员会,“使各种情况更容易了解,各种意见更容易集中”[2]351,各项工作更容易推进。邓小平在西南的工作实践雄辩地证明,凡是在敢于让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与他们充分协商的地方,工作都比较顺利。这些都是邓小平批判性思维付诸实践的结果[9]。

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期”,发展面临诸多突出矛盾和挑战,诸如安全生产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就业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等。解决这些矛盾的最好办法是,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专家听证会、民主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等多种形式,给广大知识分子提供一个畅通的利益表达的渠道和建言献策的平台,这样既有利于争取和团结知识分子,又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三)要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同舟共济的密切关系

在邓小平看来,使党外知识分子“参加思想改造运动,努力改造和提高自己,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461极端重要。因为他们立场各异、思想观点纷呈,有的并不信仰甚至排斥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而且其言论对社会各界的影响大;所以如果改造知识分子的工作做不好,党内党外的思想不能统一,任他们“胡言乱语”,对党的事业危害极大。

在当今意识形态逐渐多元化的世情下,一些党外知识分子信奉的是西方政治理论,崇尚的是西式话语体系下的“自由”“民主”,甚至公开制造一些反共言论,煽动群众,提出“轮流坐庄”的无理要求,这正中西方敌对势力的圈套。因此,我们要提高警惕,积极应对,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领导地位,花大力气做好党外知识分子这一“关键少数”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外知识分子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总之,邓小平在主政西南时期对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开创性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知识分子工作的思想和观点,闪现出绚烂的思想火花,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彰显出邓小平高超的战略眼光和博大的胸襟,为西南地区繁荣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更为当前和今后开展知识分子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思想启迪。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重庆市委员会.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3]吴镇清.邓小平主政西南局时期对群众路线的实践[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6):34-38.

[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团结起来 战胜困难[N].新华日报,1950-01-31.

[6]袁冬梅.中共西南局民族工作的历史实践与现实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7):16-21.

[7]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EB/OL].[2015-06-25].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4/indexch.htm.

[8]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国家数据·出国留学人员[EB/OL].[2015-06-22].http://data.stats.gov.cn/search.htm?s=出国留学人员.

[9]林胜强,周晓敏.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生成及其实践[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7):7-11.

(责任编辑张佑法)

Study on DENG Xiao-ping’s Work on Intellectuals’ Issues During His Administrating the Southwest of China

XIE Zhuo-zhi

(College of Marxism,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Abstract:DENG Xiao-ping made a groundbreaking exploration of the intellectuals’ issues under his administrating the southwest of China. He fully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the intellectuals’ issu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uthwest area’s regime is inseparable from intellectuals; Southwest are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intellectuals; Southwest area’s social stability is inseparable from intellectuals. DENG Xiao-ping put forward clearly the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towards intellectuals: first, relief intellectuals and improve their status and treatment; second, unite and employ intellectuals; third, guide the intellectuals and launch a Thought Reform. Reviewing DENG Xiao-ping’s thoughts on intellectuals during his administrating the Southwest of China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maintaining and consolidating 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ruling position both in the present and future.

Key words:DENG Xiao-ping; Southwest period; intellectual

收稿日期:2015-10-2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12XDJ016)

作者简介:谢卓芝(1993—),男,湖南涟源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16.05.014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425(2016)05-0106-05

引用格式:谢卓芝.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知识分子工作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5):106-110.

Citation format:XIE Zhuo-zhi.Study on DENG Xiao-ping’s Work on Intellectuals’ Issues During His Administrating the Southwest of China[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6(5):106-110.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
你知道什么是知识分子吗
青年之问:你愿不愿意被称为知识分子?
有影响有个性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研究
有影响有个性党外知识分子的团结引导研究
清末民初中国新式知识分子群的形成及特点
从写实到反讽: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风格的演变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