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中的自身问题及对策

2016-03-24 02:47:06孔令超
关键词:心理素质毕业生技巧

孔令超

大学生求职中的自身问题及对策

孔令超

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分析高校毕业生求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更新就业观念、提高专业能力、加强生涯规划、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就业技巧等方面探讨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对策。

就业工作;大学生;求职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正普遍遭遇求职危机。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高达727万人,2015年高达749万人,且未来几年毕业生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是未来几年比较突出的社会热点问题。除因为毕业生数量骤增原因造成的就业难,市场经济的转型、陈旧的就业观念和大学生自身专业知识能力的欠佳等也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1-3]。

一、大学生求职中的自身问题

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分析高校毕业生求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

(一)专业能力欠缺

高校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欠缺是影响毕业生求职难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的储备能力、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科研与创新能力等。一些学生刚进入大学便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各种社团活动、兼职工作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扎实。还有学生只注重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实际操作、创新能力不足。许多用人单位宁愿高薪聘用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也不愿选用专业能力欠缺的高校毕业生。

(二)就业观念保守

传统的就业观念制约了大学生的就业与发展。有的学生抱着“铁饭碗”思想,把公务员、教师、医生等相对稳定的职业作为自己择业的第一选择,以求稳定,而人才短缺的企业、公司却很少有人愿意去。有些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择业要求高薪水、高地位和高层次,工作地域要求是沿海发达城市,而不愿去内地尤其是山区。有些学生只想找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不愿意做并非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他们认为离开了自己所学4年的专业而选择其他专业工作,那大学的学习就白费了。有些学生就业缺乏主动意识,不积极主动找工作,只等待学校的推荐等。这些保守的就业观念使得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

(三)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期间,一些大学生仅仅将兼职、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获得奖学金或考取研究生作为自己的目标,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对自己未来人生发展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对社会需求什么类型的人才也不清楚,因此,在面临找工作时往往不知所措。

(四)求职心理素质欠佳

择业时,毕业生可能面临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轻者表现为消极心理,重者发展为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自卑、怯懦、孤傲、依赖和攀比等。据调查显示,20%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明显的焦虑和怯懦,他们在求职中常常为用人单位能否选中自己、被拒绝怎么办、能力是否能够胜任以后的工作等而焦虑,在面试中常出现不停的抖动、面红耳赤等现象。还有部分学生看到别人去了知名单位,去了大城市,认为“自己不比别人差,也一定要进大企业”,一旦面试失败,常常会变得自卑。

(五)求职技巧欠缺

求职技巧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直接影响其求职成功率。求职技巧一般包括面试技巧和沟通技巧等。在面试过程中,穿着过于随意、求职信写作不规范、简历制作不合理、回答问题表面化、沟通出现障碍等往往导致其求职失败。

二、对策建议

(一)更新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当代大学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第一,不要盲目追求进事业单位,对“铁饭碗”和“招聘”要有正确认识。随着生育保险、养老保险、事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制度的不断完善,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也同样可获得五险一金,毕业生去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第二,树立“先锻炼,后发展”的就业观,毕业生可以先到基层甚至偏远地区工作,先积累一定的经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第三,改变求职的被动思想。大学生应该主动通过网络、人才市场、学校和朋友等途径,及时掌握就业信息,积极主动联系单位并参加面试。

(二)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

提高专业能力,大学生自身努力是关键。大学期间,应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并通过实践锻炼,将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技能。要增强自身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精神,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从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同时,高校应该从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增设专业实践能力训练和加强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等方面,为学生提高专业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加强大学生的生涯规划

高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编写适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与企事业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其教学能力。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大学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积极主动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学生应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评价与定位,只有正确认识了自己,才能更加准确地预测自己未来职场中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同时,大学生应该根据辅导员和专业老师的指导,在入学之初就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逐渐适应未来就业的需求。

(四)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校在加强心理教育的同时,学生自身也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水平。高校学生要努力学习,开发智力,提高心理素质水平。同时,高校学生也应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锻炼意志,努力克服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只有在良好的情绪情感下,才能高效地进行思考和行动。只有具备了坚强的意志,才能使自己不被失败打倒,才能跨入成功的大门。

(五)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技巧

“狭路相逢勇者胜”,掌握好的求职技巧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首先,求职时,穿着要得体、大方、整洁;其次,用心制作求职信和求职简历,行文要突出重点、简短扼要和实事求是;最后,要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创造优良的人际和工作环境的基础,也是实现工作目标的必不可少的个人素质。当代大学生应在业余时间里积极参加辩论会、文艺晚会、演讲会、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要在活动中多讲多练,以提高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为自己在求职中流利的沟通夯实基础。

[1]李均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8).

[2]梅瑞,李博.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指导对策探讨[J].科技创业,2015(16).

[3]薛颖,朱海波,张艳明.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14(19).

(编辑:王苑岭)

G641

A

1673-1999(2016)09-0107-02

孔令超(1985—),男,蚌埠医学院(安徽蚌埠233003)卫生管理系助教,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

2016-05-20

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特色专业)”(2015TSZY017)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毕业生技巧
9岁的高中毕业生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11-26 07:00:56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6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5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