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03-24 06:54曹细玉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14期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体系岗位

□文/曹细玉 殷 彬 贺 兵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广东·中山)

普通高等学校自开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以来,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为我国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我国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现代物流业的服务模式、服务内容与服务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使得人才市场对物流管理人才能力的要求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与此同时,很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属于新开设的专业且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使得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所需具备的能力和培养的人才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高校培养的物流管理人才不能较好地与市场需求进行对接。因此,根据物流行业所涉及的岗位群能力要求,改革现有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实现人才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迫在眉睫。

一、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主题的研究从2007年以来不断涌现,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对现代物流业提出的新要求,物流管理岗位及岗位能力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实现岗位能力要求与人才培养无缝对接,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就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关研究:

(一)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是否能够满足人才市场的要求,受用人单位欢迎,首先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定位准确及科学合理。朱长征(2013)根据当前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对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探讨;李陶然(2015)参照物流管理岗位群能力要求确定其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制定了“岗位轮训,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武小平(2015)针对物流专业培养的人才与市场要求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师资培训和毕业论文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培养出专业化、综合型高水平物流人才。这些研究主要针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但很少根据岗位群能力要求研究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

(二)物流管理专业理论教学体系构建研究。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专业性、综合性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根据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体系至关重要。许道云(2013)分析了物流职业岗位群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此基础上制定基于物流职业岗位群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代承霞(2015)通过对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校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需求对接。目前,关于物流管理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的研究较少,而围绕岗位群能力驱动的理论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研究的文献非常少见。

(三)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是关键。杨怀珍(2012)围绕实践、创造、就业和创业这四种能力,提出了从“课堂”、“校园”、“社会”三个维度培养“四种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案;朱文涛(2013)借鉴CADUM职业分析法,以“定岗”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形成了由综合能力、专项能力、能力要素和能力目标组成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瞿翔(2015)分别从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管理和保障四个方面建构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使之能够对接社会人才需求。现有文献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很少从岗位群能力驱动的视角探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和实践教学改革等内容。

表1 基于岗位群能力驱动的物流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二、物流管理目标岗位群及能力要求

通过文献分析及智联招聘与前途无忧招聘网的招聘职位分析,结合对物流企业的实地调研,得到物流行业管理岗位群的核心能力要求如下:

(一)综合类基础管理岗位主要能力要求。物流行业综合类基础管理核心岗位的主要能力要求如下:一是熟悉物流的操作及流程;二是要具有较强的物流流程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及方案撰写能力;三是具有较强的计划、协调和沟通能力;四是擅长各种数据分析及报表制作。

(二)仓储管理岗位主要能力要求。仓储管理类岗位的主要能力如下:一是出入库方法的掌握能力;二是库存盘点能力;三是库存台账编制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四是沟通与协调能力。

(三)物流调度管理岗位主要能力要求。物流调度管理岗位的主要能力要求如下:一是熟悉掌握物流运输业务的操作流程,具有车辆合理调度能力、运输路线优化能力;二是账台编制能力;三是协调沟通能力。

(四)物流销售与客户服务岗位主要能力要求。物流销售岗位的主要能力要求如下:一是市场分析能力;二是市场拓展能力;三是沟通能力和谈判能力;四是数据处理能力;五是业务沟通能力与客户服务。

(五)物流跟单员岗位主要能力要求。物流跟单员岗位的主要能力要求如下:一是计划组织能力;二是数据处理能力;三是协调沟通能力;四是客户服务能力。

三、岗位群能力驱动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岗位群能力驱动下的物流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构建。围绕目标岗位群主要能力要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能体现校企协同创新特色的课程体系。该体系不仅要体现物流专业核心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而且要设置学生规划与策划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课程如表1所示。(表1)

(二)岗位群能力驱动下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关键,根据物流管理岗位群核心能力的要求,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以基础技能、操作技能、运营管理技能、营销技能、数据分析技能等为主要核心内容的递进式不间断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如表2所示。(表2)

四、基于岗位群能力驱动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有效实施策略

(一)打造一支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在培养学生具备物流管理岗位群所需要能力的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当前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一方面要加大高层次教师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年轻教师的内部培养,鼓励年轻教师学历提升及进修或访学。其次要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实战能力。学校可出台相关政策选派年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考取与所教学科相对应或相接近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聘请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大中型企业高管作为兼职教授,使其能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

(二)加大经费投入,加快对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改造步伐。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应用型很强的特点,在实践教学比例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考虑到实践教学的需要,应加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校内课程实训和综合实训。为此,实验与实训经费的投入要进一步加大,改造和建设针对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实验室,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不断操练,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三)加强政、企、校合作力度,建设好人才协同培养实习、实践基地。高校要加快建设协同育人平台建设,让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真正得到全面落实,让学生在大学四年可以不间断地接触到企业的物流管理业务,大四可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定岗实习,通过四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四)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通过竞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性的学科竞赛有“全国大学生物流方案设计大赛”和“广东省物流方案设计大赛”。学校要高度重视,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二级学院可成立由物流管理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竞赛指导小组,对参赛学生提前组织发动,进行校内选拔,并对参与竞赛的学生进行定期培训,让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真正得到锻炼,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表2 基于岗位群能力驱动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1]朱长征.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西安邮电大学为例[J].价值工程,2013.12.

[2]李陶然.基于物流管理专业岗位群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物流技术,2015.1.

[3]武小平,侯凤丽,樊相宇.专业化、综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物流技术,2015.7.

[4]许道云.基于物流职业岗位群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物流管理与工程,2013.6.

[5]代承霞.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研究[J].中国市场,2015.5.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课程体系岗位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