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中的景观语言符号探究——以临海古城墙整治为例

2016-03-24 02:13TheExplorationofLandscapeSemioticsinHistoricalHeritageProtectionTakingtheRegulationoftheLinhaiAncientCityWallasanExample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年1期

The Exploration of Landscape Semiotics in Historical Heritage Protection —Taking the Regulation of the Linhai Ancient City Wall as an Example

李鹏鋆 严国泰

LI Pengyun, YAN Guotai



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中的景观语言符号探究——以临海古城墙整治为例

The Exploration of Landscape Semiotics in Historical Heritage Protection —Taking the Regulation of the Linhai Ancient City Wall as an Example

李鹏鋆 严国泰

LI Pengyun, YAN Guotai

摘 要历史遗产资源是全人类的财富,需要妥善处理其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中国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巨大影响深刻改变了城市原有的发展格局,促进了对于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理念的全新探索。本文运用景观语言符号学的相关理论,以临海古城墙整治为例,从本体和客体出发,寻找以古城墙为代表的遗产景观的能指与所指的双重属性,识别其作为遗产景观的符号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真实性和系统性为原则的发展路线,完善其景观符号语境,以实现遗产保护的可理解性、可交流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历史遗产;语言符号;保护与发展

李鹏鋆, 严国泰. 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中的景观语言符号探究——以临海古城墙整治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 31(01): 106-109.

Abstract:Historical heritage resources are the wealth of all mankind, and it’s important to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brings huge influence that profoundly changes the urban development pattern promoting a new exploration of the urban historic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Taking the regulation of the Linhai ancient city wall as an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main body and the object of landscape semiotics, it finds out the double attributes of the signifier and the signified to identify its sign's implication as landscape heritage.Then on this base, it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route in authenticity and systemic principle and makes the landscape symbols context complet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understandability, communic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heritage protection.

Keywords:Historical Heritage; Language Symbol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0 引 言

对城市中以城墙为代表的历史遗产而言,传统保护方式主要着眼于历史演变的实物,注重本身的修缮、加固与保护,是一种博物馆式的保护方式。然而事实上,对于历史遗产来说,不仅要着眼于其作为文物建筑的固有历史价值,还需要对其所在环境形成的情感、文化、社会价值进行理解和评价。本文引入景观语言符号学的概念,旨在跨越学科界限,为历史遗产的保护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符号学诞生于20世纪初,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学科研究方法论。景观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是符号学世界观影响下对景观本质的重新追问,它有助于恢复景观的人文尺度并迈向继承与弘扬传统历史文化的道路。把遗产景观当作一种符号系统来研究,将为继承和发展,传承与创新等一系列矛盾提供一种新颖而有效的途径。

1 景观符号学

符号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媒介,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系统传递规则的学科。其中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和美国逻辑学家皮尔斯(CharlesSanders Peirce)被认为是现代符号学的奠基人,其理论对景观符号学产生了重大影响[1]。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具有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的双重性。能指是指符号的形象;所指是指符号代表的意义,即思想、观念等。与索绪尔同时,皮尔斯提出另一种符号学(Semiotic),他认为任何事物只要独立存在,并与另一事物有联系,且可以被解释,那就是符号活动,体现了人类经验活动的认识层次。图象符号(Icon)代表事实;指示符号(Index)代表事实间的关系;象征符号(Symbol)代表事实让人产生的联想。

在索绪尔和皮尔斯理论的基础上,美国行为语义学家莫里斯(Charles William Morris)提出符号学是由语构(Syntactic)、语义(Semantic)和语用(Pragmatic)三个层面组成的。语构学指符号中各要素之间的组合及构成方式;语义学指符号的表意和实际含义;语用学指符号的起源、作用、影响等。莫里斯加深了符号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了现代景观符号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图1)。

自符号学的概念和理论提出以后,其重要意义得到了多学科的认同,出现了建筑符号学、景观符号学等多种理论。景观语言符号学是符号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景观的“符号”,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语法)形成某种景观的特定场所(文本)。本文运用景观语言符号学的相关理论,从本体和客体出发,寻找遗产景观能指与所指的双重属性,识别遗产景观的真实性,完善景观符号语境,以实现遗产保护的可理解性、可交流性与可持续性。

图1 景观符号学理论体系架构图Fig.1 structure chart of landscape semiotics theory system

2 临海古城墙的景观语言符号学内涵

临海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台州府城墙是国家4A级旅游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全长约6000m,被称为“江南长城”(图2)。不同于古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更强调动态的发展过程,城墙始建于晋代(公元265—420年),经历代不断修筑增扩,打上了不同的时代烙印。明确遗产景观的符号学内涵是建立系统保护框架的前提(图3)。

图2 临海古城墙与城区关系图Fig.2 relation chart of the Linhai ancient city wall and urban areas

图3 临海古城符号框架Fig.3 semiotics structure of the Linhai ancient city

2.1 城墙图像符号

城墙往往是历史性城镇中的标志性构筑,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符号,代表了城市的空间个性和历史内涵,其所指性主要包括表象符号和本体构成。

2.1.1 城墙表象符号

城墙本身就是一个象形符号,在古代城墙被称为“墉”,《诗·大雅·皇矣》中就有记载:“与尔临冲,以伐崇墉。”从“墉”的象形文字(图4)可推测出殷代的城墙有的已有两个城门,有的已有四个城门[2]。

图4 “墉”的象形文字Fig.4 hieroglyphics of “Yong”

城墙因防卫需要而出现,又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演进,其历史之悠久已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正如福柯(M.Foucault)在《词与物》中所描述那样“我们想到中国,便是横亘在永恒天空下面一种沟渠堤坝的文明,我们看见它展开在整整一片大陆的表面,宽广而凝固,四周都是城墙”[3]。可见城墙已成为古城乃至中国历史的一种象征符号。这个符号表征了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以及现今城市的发展。苏州更是直接将城墙的形象作为城标(图5)。

2.1.2 城墙物质形态

临海城墙由墙体、女墙、垛口、城门、瓮城、护城河、敌台、垛口等组成。城墙作为景观符号的实体在所指方面的特性是非常突出的,它承载着景观语言符号最直观的语义解读。以临海古城墙为例,半方半弧或半方半斜的“马面”独一无二;城台设置透空的“天窗”,中外鲜闻;城墙外侧筑以捍城,内侧加筑护城,他处亦无;未遭历次拆城厄运,较完整地保留下历史信息,难能可贵;特别是由于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在镇守蓟州时将其在台州修筑城墙的经验以及在台州创造的空心敌台大规模地运用到北方长城的修筑上,从而使台州府城墙被誉为明长城的“师范”和“蓝本”[4]。

图5 苏州城标Fig.5 the city mark of Suzhou

2.2 城墙指示符号

城墙作为中国传统的城市防御工具是古代统治权威的象征,它就像一本厚重的书诠释着岁月长河中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

2.2.1 自然符号

地域的自然特征会通过城墙的走向、山水格局等反映在外在形态上。临海古城墙沿江修筑,依山就势,透迄曲折,雄险壮观。尤其北固山一段,建于危崖之上,飞舞盘旋,敌台林立,雉堞连云,城楼高峙,与北京八达岭相较,可称双绝,称之为“江南八达岭”。另外台州府城正位于灵江入海近处,江水与潮水相碰,时常漫上城来。因此城墙有三分之一的长度是沿着灵江修筑,并把“马面”迎水的一方修作半圆弧形,千余年来抗击洪水的冲击。城墙也因为其抗洪作用,在元帝下令拆毁江南所有古城墙时得到了特旨免拆。

2.2.2 文明符号

城墙文明的能指性主要指历史进程中体现出的各时期的传统文化层和技术工艺层两方面。临海古城墙自晋代开创以来,已有1600余年,历经隋唐的军事战略防御、两宋的水患治理、元代的拆留搏弈、明清的倭寇抵御及当代的保护利用,反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

名城的文化特色是名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5],理解和保护作为反映传统文化的遗产载体是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只有明确历史遗产的文化指向,才能将遗产与其所在的文化背景作为整体进行认识,避免了只关注遗产的物质形式,而忽视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古城墙位置直接围合出了古临海的范围,其北面有连绵的群山作为龙脉,坐北朝南,背靠北固山,东面有人工挖出的东湖,西南有灵江环绕,前方有巾山作为案山,城墙围合出龙穴,另有荷叶山、花言山为朝山,形成了祖山、龙穴、案山、朝山的完美的城市风水轴线(图2)。这体现了天上人间的一种礼制秩序,其阴阳五行、《易》卦及堪舆等思想处处体现着东方文化的独特思维模式。

城墙就如一部活的科学技术史,记录其本身及其所处时代的演替、发展与变化。例如城墙构筑的城防体系,反映了古代军事防御理念和防洪抗灾的成就;城墙的材料选择与建造工艺,反映了古代砖石技术与夯筑手法。在南宋时火器被普遍使用,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墙进行了砖石包砌处理,至明清时期,变得非常普遍。临海的砖石城墙多为明清遗存,是当时火器与冷兵器并存的最好印证。就如《威尼斯宪章》中开宗明义宣称的那样“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古迹,饱含着过去岁月的信息留存至今,成为人们古老的活的见证”[6]。

2.2.3 场地精神

场地精神是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应当是“情感认同”,指通过情感落点和情感归属的认同产生凝聚力。城墙因与地方文化、历史与环境所特有的密切关系而与特定人群产生不可替代的情感联系,形成巨大的精神和情感作用,成为地方甚至民族的象征。临海城墙上斑驳的战争痕迹和高耸的炮台无不诉说着抗击倭寇、抵御外辱的民族精神。

对于个人的生活情感来说,城市中的城墙因为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留下了不同程度的生活记忆。具有永恒的纪念意义,能在人们心中激起强烈的思念之情,从而形成强大的情感符号,人们通过城墙这种老建筑认识过去,寄托未来。

3 基于景观语言符号学理念的古城墙发展路线

对遗产景观进行符号学解读的目的在于明确其个性和共性,用系统的符号语言识别其真实性,用明确的景观语境保护其完整性。

3.1 能指、所指与真实性原则

梁思成先生曾说保护文物建筑“是使它延年益寿,不是返老还童”[7]。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城墙保护的一个基本原则——真实性,也就是“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1994年的奈良原真性会议对真实性所应包括的内容进行了广泛讨论,提出真实性包括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体、用途与功能、传统与技术与管理体制、位置与背景环境、语言和其他形式的非物质遗产、精神与感觉、以及其他内外因素。

对于不同时代的印迹和变故所留下的历史符号信息,如战争破坏、历代维修、文化变迁、突发事件等,都构成了可读的符号信息。例如,在不危及城墙安全的前提下留下多年来生长在城墙砖缝中的杂草、灌木,留下城墙历史与自然相融汇的景观风貌(图6)。为了准确把握这种真实性,需要我们通过考古、文学与调查等方式建立城墙的语言符号体系,不仅包括原始的形态和结构,也包括了在整个延续过程中的内在价值。

图6 城墙历史的痕迹被保留下来Fig.6 the reserve of city wall’s trace

真实性保护的核心问题是要弄清什么是文物建筑的原状。1997年对南边城墙兴善门的考古发掘清晰地显示了唐、宋、明、清四个朝代的文化层(图7),通过对历史进程的解读,我们需要从新的、更广泛的角度重新审视城墙保护的愿望,在修缮时,不仅要考虑到隋唐时期的夯土墙外观,还应当保持历代修缮留下的状况,强调史证的可信和信息的完整,体现出材料的真实、工艺的真实、设计的真实和环境的真实。

图7 临海古城墙剖面示意图Fig.7 the sketch map of Linhai ancient city wall in section

3.2 景观符号语境营造与系统性原则

景观符号学除了景观符号本身的含义,更加强调景观符号之间的关系和由此构成的景观符号的场所意义。具体表现为从景观符号的局部与整体关系、内部与外部关系,动态与静态辩证关系来研究符号的运行规律,体现其自成一体的系统性。正如同一语言在不同语境下会呈现出不同的含义,符号系统性原则从整体和综合的角度来看待和解决历史遗迹的保护与更新问题,这在当代复杂的背景下对于解决城墙保护问题是极有帮助的。

从系统性的哲学理念出发,可以将保护看成是一个处于综合社会环境中的多变量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因而要从整个系统的大方面去考虑。对于古城墙来说不能局限于墙体本身的符号体系,还应扩大到它的自然环境、人文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街区的符号语境中去。以凯文·林奇的城市五意象为例,其标志物(Landmark)、节点(Node)、边界(Edge)、道路(Path)、区域(District)五大意向构成了典型的点、线、面符号体系从而增加了城市的“可读性”和“可符号化”。

雄伟的崇和门是临海的“标志物”,揽胜门俯瞰整个古城成为制高点,各城楼间组成的对景关系控制全局,北面的北固山与南面的巾山开辟了眺望路线,保留下来的城门和瓮城形成重要的空间“节点”。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这些特殊符号的含义是巨大的。以城门为例,这些节点是内外交通的发起点和转换点,而连接城门之间的“道路”往往构成城市骨架并连接着其他重要的遗产建筑,如文庙、府衙、城隍庙、古塔等。临海古城也由此形成以紫阳街和府前街为代表的古城轴线及以明代台州府城和宋代子城城垣轮廓的两环保护格局。因此,基于景观符号学语境而拓展出的与古城墙保护有关的点(城楼、敌台、构筑)、线(带状景观、视线廊道、道路格局)、面(围合空间、历史街区、历史城区),包括历史遗迹的材料、色彩、风格、控制线等,都是构成古城墙符号语境的重要内容,它们需要在操作过程中给予着重解读与维护。

4 结 语

中国的古城墙经历风雨,其功能与价值几经转移,从过去的城市“边界”转为现今的城市“标志物”,积累了大量的信息,景观语言的符号体系正是对这种抽象信息的具象反映。对以古城墙为代表的历史遗迹的保护,就是要尽可能地完整解读这些信息,表达其多样化的价值取向,这构成了解释和处理历史遗产中保护与发展的独特方式。

历史遗产的保护不仅在于其物质实体,而且更在于其所传递的历史信息的代代相传。总的来说,在继承保护与旅游开发中,既要从微观层面出发,遵循真实性原则,对城墙本体进行维修保护;又要从宏观的保护层面出发,遵循系统性原则,修复城墙保护和发展的符号语境。这不仅体现对历史的尊重,也考虑到了城墙现今和未来的发展,而其衡量标准来自场地的精神,来自人们的感受,伴随着人类对历史遗迹的回忆和眷恋。修复应当因地因物,具体解读,择要而为,也应根植过去,立足当代,放眼未来。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 李战子. 语言学简明教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 董鉴泓. 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3] 米歇尔·福柯. 词与物[M]. 上海: 三联书店, 2001.

[4] 罗哲文, 赵所生, 顾砚耕. 中国城墙[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5] 阮仪三, 严国泰. 历史名城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旅游发展[J]. 城市规划, 2003(04): 48-51.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 等.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M].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7: 1.

[7] 梁思成. 梁思成全集第五卷[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图片来源:

图1-3、7:作者绘制

图4:董鉴泓. 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图5:徐刚毅. 再读苏州[M]. 扬州: 广陵书社, 2003.

图6:作者拍摄

(编辑:曾引)

收稿日期:2015-12-03

作者简介李鹏鋆: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pengyun703@126.com严国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DOI:10.13791/j.cnki.hsfwest.20160118

文 章 编 号2095-6304(2016)01-0106-04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TU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