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玲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机制的革新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英语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式与内容上也正不断经历着新的尝试。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强调教师要适当加强学生的读写能力,所以需要应对时代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本文结合个人的实践生活经验和地方英语教材,对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索与分析。
【关键词】读写能力 高中英语阅读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05-01
1.相关概述
1.1论述背景
众所周知,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革新教育模式,首先要对时代背景进行科学梳理。就最近几年的实际情况而言,已经有不少教育机构将读和写作为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重要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所以本文也将侧重于如何以读带写,促进能力的全面提升。全球化的发展,对英语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传统模式下专注应付考试的教育培养重心显然已不合时宜,只有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1.2现状分析
关于此方面的阐述,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能力两方面进行。
阅读方面。我国在高中的教育阶段,学生所需要面对的学习压力是最大的,因为这部分的学生需要面临高考,而基于这一大的时代背景,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应付的学科多,所以学校能够安排的英语学习课时总是有限,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由于缺乏阅读积累,所以写作能力就难以得到充裕的发展空间。另外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高考直接取自教材,以教材为标准,同时在该方面又缺乏丰富的阅读刊物等,所以学生在练习阅读能力过程中,出现读物偏少的尴尬处境,这也限制了学生的阅读积累,影响写作能力的提高。
写作方面。在实际的高中教学过程中,由于可利用的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教师往往关注普遍问题,在写作方面侧重技巧和常识性的问题,缺乏较为系统的文章整体构局的学习过程,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己做业余功课,而缺乏整体、系统的写作指导,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常表现的不知道如何下笔,基于课堂时间限制,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又能以满足学生写作积累的需求,所以教学效率较低。
2.英语阅读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2.1阅读教育模式陈旧
笔者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发现,当前我国在英语教育中发展的空间依然很大,首先就是教育模式的陈旧。随着教育的发展,英语教育应该趋向于平时多读来积累,以此科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写作能力,客观而言阅读是人的主观性活动,需要人来积极参与,即学生能发挥受教育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延续传统靠教师的灌输与“填鸭”,毕竟教师的时间与精力有限,无法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阅读案例,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被忽视,教师不能满足学生的真实阅读需求,以偏概全,势必导致学生无法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阅读量小,写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2.2英语教育观念落后
现阶段英语教育的任务,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来提升写作能力,在阅读能力方面,应该要求学生能领略文章的大意,把握结构梳理关系,领略作者的感情,然而实际生活中,不少教师缺乏学习精神,教育观念不够端正,沿用传统注重对语法知识的讲解,或者是单词的积累,而不是从整体上对文章进行剖析,所以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陷入学习的思维误区,认为写作靠的是单词积累,而非阅读基础和积累,导致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都缺失的现实状况。
3.基于读写的高中英语阅读教育模式
3.1教师方面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需要发挥相应的作用,指引学生正确学习英语阅读。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能继续沿用传统,即在阅读理解中,要注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而不是对单词的积累,恰当改变两者比重,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教师要应用有限的课堂时间,系统的对文章进行讲解与分析,不局限于理解认知,业余时间可以推荐学生适当的英语阅读方面的刊物,这样可以对学生阅读积累与写作能力;师生关系的转变也一直是时代发展的趋势,英语教育中也应当如此,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可以对他们的学习起到相应的激励,保障学习信心;此外,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巩固其地位,使其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对英语文章进行探索。
3.2学生方面
学生才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面对读写能力缺失的现状,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知识方面的积累;要学会掌握方法,即明白自身需要在具体方面的加强和缺失,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辨别思维误区,既要做到单词积累,更多的是整体的文章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加强自身的读写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丰富的阅读积累是写作能力培育的基础,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意味着写作能力的相应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被广大师生所接受,而在实际落实中却仍然存在不足,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述,并总结相对应的策略,旨在促进英语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宏清.语篇分析理论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示例与反思[J].江苏教育研究, 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