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映霞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39-0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我国的学校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整体性变革,其实质是学校文化的转型,即实现学校文化生态范型的转换。然而,在学校文化的诸多因素中,深入推进生态教育,致力于学校生态文化的建构已成为学校发展最亟待解决的一项研究课题。由于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所以,建构“生态课堂”,进行课堂教学创新便成为实现学校文化生态范型转换的首要途径。
一、建构生态课堂的理性思考
在对创新课堂教学进行理性思考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的就是“教什么”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根本性问题,则必须以“教育的本源是什么”作为理性思考的逻辑起点。实践证明,教育在对人予以教化的时候,有些东西是不能通过教而生成的,那就是人的天性,教育唯有以此为依据才能发挥自己的有效功用。天性作为生命进化最高形态所特有的一种禀赋,它是人生命的力量和心性发展之源。因此,教育应当从尊崇天性、关注生命、理解生命、珍爱生命开始,充分体现对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我们唯有尊崇儿童天性,才能真正找到教育的原点,将我们引向教育的源头,确立正确的教育的立场,从而使教育真正发挥自己的有效功用。因此,从尊崇天性、关注生命的立场出发,对天性教育理论进行一番深入探讨,这有助于还原课堂的本来面貌。
通过综合、归纳与提炼古今中外大量有关天性教育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人的天性由体性、知性、理性、情性、德性、灵性等六性构成。尊崇天性,就是要以天性为教育的原点,并通过天性教育促进儿童体性、知性、理性、情性、德性、灵性等六性的和谐发展(即“六性”互利互促、相辅相成,协调、均衡的发展)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开启人的天性,发掘潜能、释放其生命灵性的过程。这就是致力于课堂教学创新首先要解决“教什么”的根本问题。
二、生态德育理论的启示
反思以往的教育,由于没有尊崇人的天性,并以天性作为教育的原点,特别是应试教育造成的弊端以及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人们价值观异化等原因,造成了当今人们知性不全、理性不和、德性异化、情性紊乱、灵性堵塞的严重后果。为解决这一问题,当下国内德育改革中最富科学性、创造性与实效性所研究的“生态德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以及促进学生天性和谐发展的最佳途径与方法。
“生态德育”作为一种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创新,它提出,要使“德性”教育取得实效,一定要构建有利于学生道德成长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即实现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等“三重生态”的圆融互摄。其中“内生态”素质的建构是其核心。但是,在现有的“生态德育”理论中,认为人的“内生态”即由身心健康、安全、良心、自尊、自我意识、理想、信念、信仰等要素所构成,由于这些要素既不在同一个层次上,而且不成体系,因此,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内生态”要素与结构的问题。而我们现在所研究的以人之天性为教育的原点,促进其天性之“六性”和谐发展的理论,认为人的“内生态”即由体性、知性、理性、德性、情性和灵性构成,它们才真正是主体“内生态”最基本的要素结构。在人天性之六性中,体性是承载生命成长的基础;知性与理性是人的认知心理发展的基础;情性与德性是人的情感与道德心理发展的前提,它们构成人心理发展的动力系统;而灵性则是人的创造心理发展的本源。因此,天性教育理论的“六性”之说,从根本上很好地解决了“内生态”要素与结构的问题。
基于以上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可以认为,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建构生态课堂,促进学生“内生态”之体性、知性、理性、德性、情性和灵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实现课堂教学创新的最佳路径。
三、创新“生态课堂”的实施路径
通过将基于天性教育理论的生态德育理念和课堂教学的结合,为建构“生态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实,建构“生态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从根本上解决促进主体“内生态”结构形成与完善的问题。在深入探讨了“生态课堂”的生命性、发展性、审美性、生活性、文化性等本质属性的基础上,为了有效创建教学过程能够充分体现其生命性、发展性、审美性、生活性、文化性的综合“生态课堂”,就不能忽视对建构“生命课堂”、“智慧课堂”、“审美课堂”、“生活课堂”、“文化课堂”等方面的探讨。
刘晓东先生在《论教育与天性》一文中指出的:“天性是不可教的,教育应对天性保持敬畏,教育应因人的天性而改变自身。教育尊崇天性乃是民族复兴的根本。”是啊!教育应当从尊崇天性,应当关注生命发生与成长的过程。学校教育理就返朴归真,只有在还原了课堂的本真面貌时,我们才能真正找到教育的原点,并帮助我们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以期达到教育真正的功效。这条路还很远,同行们,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