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汉字汉语改革对国语建设的影响

2016-03-23 04:51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白话白话文国语

晚清时期在日益强大的西方和日益衰落的中国的大背景下,与西方语言相比,汉语被认为有两个明显的缺陷-_是漢字繁难,二是汉语言文分裂。清末语言学领域汉字汉语改革主要就是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其基本的方案就是创造切音字、简字或快字等。清末语言学领域对汉字汉语改革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倾向:一种是保守的,主张在汉语文言文体系之外另建立一种汉语白话体系,在汉字之外另创立简字:一种是激进的,主张废除汉字和汉语,改用“万国新语”。但不管是保守的方案还是激进的方案,都是理论上的,并且理论也是很粗浅的,很难实施。所以,五四白话文通行之后,新的国语即现代汉语建立起来之后,人们普遍放弃了这种思路,今天只保留了一个汉语拼音。清末语言学讨论汉字汉语变革问题,已经涉及白话文的问题,但遗憾的是并没有深入讨论。清末汉字汉事改革的主要方案是不否定文言文,在文言文之外试图建立以白话文为中心的新的书面语,并且新的书面语不再用汉字进行书写,而是用切音字进行书写。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发起者认同他们的观点,但认为这种改革非常困难,更现实更具有操作性的是过渡性、妥协性的方案,即保留汉字,但放弃文言文,改用白话并改造白话、发展白话,把白话建设成为一种具有包容性、规范性、现代性的国语,即现代汉语,这种方案更能够被国人接受。

猜你喜欢
白话白话文国语
家乡的土白话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童谣声声唱出美好未来
Kiss and Ride
黄侃:外国书是硌脚的皮鞋
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初中学生学习国语的积极性
容祖儿《一百个我 国语新曲+精选》
胡适巧推白话文
胡适妙解白话
妈,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