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讯
吕叔湘先生说的“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在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中已经很少看见。华丽的开场白,热闹非凡的小组展示,嘘头的拓展延伸,已经让我们的语文课越走越远。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干国祥、王开东呼唤深度语文。“深度”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语文老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这具体体现在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深度上;二是课堂拓展的广度和深度,这具体体现在学生思维的深度上。而深度语文的课堂精髓则在于课堂师生的质疑。
案例一:《春》(苏教版七年级上)散文阅读课堂教学片断
一、教师引导质疑: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收获,还有什么样的困惑?
二、学生初步质疑
1.文章8—10小节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还有健壮的青年,我能理解前两个比喻。文章第3、4小节体现出来了。但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我在文中没有找到印证,作者为什么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
2.文章第6小节描写的是春雨,为什么还要写到人?
3.文章第2小节是怎样把大地苏醒的状态描写出来的?
在学生提出疑问后,我让学生进行了小组讨论,然后集体解决学生尚未解决的问题。学生主要的质疑难点就在第10小节上。有学生找到文章第7小节,说出了这是一幅迎春图,是描写人们在春天来临时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即将“各做各的一份事去”。青年人就是精神饱满,充满力量和希望的。
【附学生的阅读随感】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第七小节的这句话生动地写出了春天与青年的相似之处。为什么说 “一年之计在于春”?因为春天是一年的开头,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而青年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像春天一样,这个阶段有的青年刚步入社会,有的正在完成学业,每个人都有大把大把金子般美好的时光可以去花费,并去汲取更多的知识。所以,春天与青年人有着巨大的相似之处。 ——初一(14)班王露橙
三、学生深度质疑
另一个孩子针对刚才孩子的回答,马上提出质疑:少年也是充满活力的,为什么不把春天比作少年?老人在思想上更成熟,他才能“领着我们上前去”,为什么不把春天比作老人?这样的质疑引起了全班同学热烈的议论。孩子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想要反驳对方。虽然课堂进行到这里已经是一片混乱,但我为孩子们勇敢的质疑而高兴。于是我抓住孩子们争论的核心,提出两个问题:1.少年足够充满活力,在思想上能引领吗?2.老人思想上很成熟,但体力上能说健壮吗?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大家都默默地点头。我想,不用再说什么,学生已经真的读懂作者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的原因了。
案例二:《七颗钻石》(苏教版七年级上)童话阅读课堂教学片断
一、教师质疑引入
大家知道《七颗钻石》的文体是什么?对,是童话。
童话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生动可爱,引人入胜。
那么童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虚构。记得安徒生的童话《灰姑娘》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2点钟到了,一切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可是灰姑娘的水晶鞋却没有消失。今天我们就来捕捉《七颗钻石》这篇童话中的虚构痕迹。请大家朗读课文,找找哪些情节上是虚构的?
二、学生产生质疑
学生在交流了文本中情节的虚构后,马上就产生了疑惑:为什么童话是虚构的,可是人们还是很喜欢,甚至相信这样的故事的存在?
我马上组织孩子们讨论这个问题,探究童话虚构的背后要传达的到底是什么。经过交流,同学们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童话通过虚构要表达美好、善良。故事情节中虚构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甚至喷涌出了巨大的水流,最后七颗钻石变成天上的七颗星星,其实是小姑娘的爱心撒播到人间。因此《七颗钻石》就是要宣扬向善、向美的品质。
三、教师深入质疑
那么文本中哪些语句在充分表达善良、充满爱心的品质呢?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再次深入文本,抓住爱的细节,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案例三:《孔乙己》(苏教版八年级下)小说阅读课堂教学片断
一、教师提出质疑
文章的结尾说“孔乙己大约的确已经死了”,你认为故事的主人公孔乙己到底死了没?如果死是必然,那么造成他必死无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请结合文本说说理由。
学生静下心来阅读文本,找到不同的原因:
1.孔乙己自身的原因;
2.众人的嘲笑、冷漠;
3.封建社会上层知识分子的毒打、摧残;
4.封建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思想毒害。
这节语文课学生就围绕孔乙己的死因进行了探究,不仅解决了对孔乙己人物形象的分析,而且还解决了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侧面描写对人物形象的补充,甚至还直达小说的主旨,挖掘出“一个人折射一个社会”的主题。
案例四:《江村小景》(苏教版九年级下)戏剧阅读课堂教学片断
一、教师引导质疑
阅读这出独幕剧你有哪些困惑?
二、学生提出质疑
1.这出戏剧到底想表达什么?
2.长子和次子之间自相残杀有太多的巧合,作者为什么设置那么多的巧合?
3.课文为什么叫“江村小景”?好像和戏剧本身不相符合。
三、教师深度质疑
学生的第3个问题,我给学生深入读文本搭建了一个桥梁,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当你没有读文本时,你看到这个标题有什么感受?眼前呈现怎样的画面?学生描述温馨、美好的小渔村后,我马上追问:看完文本后,你能为文章改一个标题吗?学生马上回答:江村惨景、江村悲景。我再追问:现在你如何看待这个“小”字。学生豁然开朗:一个小家庭发生的惨剧,却折射社会的重大问题——战争扭曲人性,战争摧毁家庭。
本来,学生对这出戏剧要表现的主题是很难读出的,但是抓住学生质疑的难点,教师加以引导,就在质疑中解决了质疑。
通过以上的教学案例,笔者深刻地领悟到,语文课堂的文本研究是由浅入深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阅读文本时的疑惑。学生站在文本的根基上,才能真正和读者对话,才能真正读懂人物形象,读出文本背后的精彩和深意。但是语文课堂不是学生一个人的,它也应该属于教师。教师及时、正确地引导学生产生质疑,有利于文本的深入。教师高屋建瓴的质疑对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也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语文课需要质疑,但不是琐碎的教师提问,它更多的是师生共读文本后的思维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