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社交网络时代我国大众文化发展的新态势

2016-03-23 18:19冰,刘椿
关键词:大众文化社交文化

袁 冰,刘 椿

(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移动社交网络时代我国大众文化发展的新态势

袁冰,刘椿

(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随着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社交网络成为这个时代最为流行的应用,为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载体,也为大众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契机。从技术与文化互动的视角论述移动社交网络对文化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梳理出社交网络中的大众文化所呈现出来的三种新态势,以期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移动社交网络;大众文化;媒介;互动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社交化和移动化已成为当前互联网发展两大不可逆转的趋势,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网络使互联网成长为一个与人们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社会性空间。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手机上网使用率为88.9%;60.0%以上的中国网民对于在互联网上的分享行为持积极态度。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展开和扩张,必然会对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文化发展和传播需要技术作为物质依托;另一方面,个人和社会的认识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在新技术的应用中发生着改变。

大众文化是社会文化、技术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并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大众生活的改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的普及而不断发展。大众文化以移动社交网络为载体和平台获得了新生,移动社交网络的技术与社会属性和社交应用功能适应了大众文化的特点,契合了大众文化传播的媒介需求,大众文化的合理性价值功能借助于社交网络得到更好的发挥和体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公众可以自发搜集信息并利用技术对其进行编辑和发布,使得信息文化产品的创作群体和受众具有真正的全民性、大众性。就目前来看,移动社交网络时代我国大众文化主要呈现出以下三种新的发展态势。

一、网络文化是移动社交网络时代大众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移动社交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和低门槛性,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热情,催生出“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加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伴随着“大众”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视野的开阔,他们在消费文化产品的同时也成了文化产品的积极生产者和传播者。

(一)移动社交网络为大众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载体

在中国人生活层面上,将近6亿人使用手机上网,涵盖了几乎80%以上的年轻人。移动社交网络让每一位用户都化身为内容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并创造出了一个开放互动的平台,使个体的创造力能够得以更全面地展开。

Facebook将现实中的真实人际关系复制到线上进行管理,并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社交网站。140字的即时表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的使用,转发和评论的互动,使新浪微博迅速聚合了海量的用户群。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不同,微博用户可以将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成一句话并配以图片或视频,在有网络的情况下通过电脑或手机随时随地发送到微博空间,与朋友和粉丝一起分享讨论;还可以关注朋友、明星、大V,即时了解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信息。微博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得益于任何人都能使用软件传播信息、发表观点的技术支持和机制。

微信是一款充分体现移动互联网特性的典型的手机社交软件,目前在全球拥有超过约6亿注册用户,其中约4亿多活跃用户。与传统的聊天工具以文字和简单的文本表情为主要交流形式不同,微信可以即时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并支持语音和视频聊天,给用户带来形式上更为丰富的沟通和交流,构造出全新的沟通情境。用户将精彩内容或照片分享到朋友圈,允许好友对其“评论”“赞”,个人相册中的照片附有拍摄地理位置信息,而且用户可以根据照片的私密程度选择性对一部分好友公开,同时还可以选择性地同步到微博和Q空间,加强了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了图片的利用价值。“互联网社会的移动社交化发展,让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随时随地在微信、微博上分享细节、交流情感、维系关系,文化生活成为个人展现生活方式、彰显生活品味的重要载体。”[1]

(二)大众文化的创造与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化、内容更具个性化

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主体几乎涵盖了各个社会阶层和各类人群,他们有着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切感悟,注重个体表达、个人权利,要求实现自我价值。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大写的人,都可以以一个不是诗人的身份写出一首极其富有个人气质的诗。2015年4月7日晚一首《我们去旅游吧!我带着你,你带着钱》的小诗在朋友圈疯传,之后这首在这个春天里最火的小诗又被网友改编成各种版本在朋友圈和网络上传播。在随后的4月14日,一封被称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在朋友圈疯狂转发并引发热评,辞职理由仅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辞职老师名叫顾少强,顾老师这封“走心”的辞职信道出了很多人内心的向往,为大家打开了一片广阔明媚的天空,所以引起了公众的共鸣,并衍生出一系列关于现实与个人情怀的讨论和网络文字作品。

移动社交网络已成为公众创造和分享信息与文化的媒介,给文化生成方式、存在形态、传播与消费方式带来了变化和冲击,为新形势下大众文化的生成、发展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每个人都不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而是可以作为一个社会化的“新媒体”,不同背景的人发布信息,各种视角的互动评论,使媒介的信息来源异常丰富,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更具即时性,趋于扁平化。以虎嗅网为例,其定位是用户可参与的商业资讯与观点交流平台,他们的文章从狭义的电信、互联网和IT领域延伸到汽车、娱乐等更多多元化的领域,并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二、移动社交网络带来了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共融

虽然在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的交界面上创造出来的大众文化有着它内在的缺陷,但它充满生机和活力,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文化倾向。移动社交网络使大众文化有了新式的“生产工具”,激发了人们的创造热情。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通过移动社交网络交往互动,相互汲取营养,和谐共生。

(一)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

“我国社会主流文化是以宣传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伦理、道德、法制与秩序为主,它强调公民的归属感与责任感,为社会绝大多数人认可与支持,并以此约束和指引公民的社会行为。”[2]但一直以来,主流文化“灌输式”和“说教式”的宣传方式单一而生硬,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有效性和价值功能的发挥。在移动社交化的今天我们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来探寻更有效的表达和传播方式来增加主流文化的影响力。

主流文化对维持社会良性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它与大众文化的和谐共处和良性互动,可以保障社会价值观稳定的同时又不失活力。社交网络中的大众文化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灵活多样且“接地气”,更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共鸣,从而获得认同感。因此,主流文化完全可以借助大众文化的表达方式来提高其传播的有效性:如“最美妈妈”“最美教师”及微信朋友圈广为转发的讲述父爱的微视频——“我的爸爸是个骗子”,感动了无数人;每逢有意义的节日,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都会推送相关主题的内容,以文本、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让人易于接受了解,且印象深刻;柴静的《穹顶之下》,以一个故事开场、用图片和数据说话,并配以科学的演示和专业的解读,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意义和宣传效果;这些都是主流文化借助于社交网络很好地进行传播和表达的典型。

(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精英文化代表着‘经典’和‘正统’,承担着社会教化的使命,发挥着价值范导的功能。精英文化也往往是社会生活恒常价值的体现,宣扬一种普遍的社会理想,传播文明、弘扬社会正义、阐扬人生信念是精英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大众文化追求的是文化实践的多角度和文化价值的多元化,以关注当下的感受状态为目的,不必耿耿于怀价值的恒常性和超越性。”[3]

“大众文化需要精英文化的思想指导、学术喂养与智力支持,精英文化也需要大众文化提供思想资料、刺激动力和应用市场。”[4]二者可以相互融合和借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的普及和人们视野的开阔,大众的审美逐步提升,移动社交网络所带来的文化传播的扁平化也使精英文化以各种形式走进大众。大众文化参与主体的广泛性使其在运作上也更具灵活性,这些优势使大众文化获得了更宽广的生长空间。在移动社交网络时代,大众文化联系社会与个体的纽带作用愈来愈强,精英文化可以借助于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并借鉴大众文化的运作方式来展现自己,改变其曲高和寡的“高冷”形象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功能。

经典阅读往往难以摆脱曲高和寡的状态,而移动互联网则为经典的广泛传播提供技术支撑,图像化、数字化只是载体的变化,却能够促进经典的传播和保存。移动社交网络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文字、声音、图画、视频等效果合一,其交互性特点又增加了文化的互动和传播,这些技术优势与特点都为大众文化的生成与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也为经典阅读的传播开拓了新渠道。将“经典”搬到移动社交网络上,使旧时“高雅”的、小部分人享受的文化艺术向现代“通俗”的、大众文化艺术发展,使经典阅读与大众阅读、文本阅读与数字图像阅读、严肃阅读与娱乐化阅读共存互补。对经典作品的改编,能够拉近经典与当下的距离,只要内容和形式结合得好,并保持品质,照样可以实现文化提升的使命。一些哲学命题和高深的物理学知识经过数字化改编,以故事的形式叙述,加上形象具体的图片或配以视频演示,变得有趣生动,普及知识的同时引人思考。

三、移动社交网络催生出“网络社区”文化

在格奥尔格·西美尔看来,社交作为人性的本质,不只是消磨时间或铺张浪费,而是人们为了人性化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活动。[5]人是社会性动物,人们内心对情感的渴求从未间断,这项本能产生了强烈的社交需求。腾讯科技的研究报告指出,社群将会是下一代社交网络的趋势。社区始终是保持良好人际交往的有效组织,在移动互联网的便利下,曾经因为经济迅速发展而一度疏远的人际关系,现在再次被拉近。邻里之间、同学之间、远在异地的亲友之间、基于共同兴趣的网友之间都可以随时进行网络联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移动互联网建构的社区比现实中政府机构建立的社区更能发挥其沟通情感和互帮互助的作用。

以浏览网页查找信息为主的网络自我行为文化,互动性低。豆瓣、微信、知乎等社交媒体的出现,使网络文化开始向以熟人社会为主要特征的社区文化转型,社群的真实性、准确性与互动性更符合用户的心理期待。以豆瓣为例,它的用户聚合依托于文化产品创作内容和评论,为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提供给他们一个记录和分享个人知识、情感体验和兴趣爱好的空间。线上的“话题”交流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相同的价值观打破了彼此间的心理隔阂,从而使进一步的有效互动成为可能。用户活跃于不同的兴趣小组,对吃穿住用、旅游、电影、书籍等进行分享和讨论,在熟知互动的基础上组织参与各种线下活动。如此,虚拟世界中的交际圈就被扩展到现实生活中来。有别于豆瓣的清新文艺,知乎作为一个真实的网络问答社区,答案来源十分多元化,有企业员工、有传统媒体的记者、有学术机构的专家,他们在体系日常化的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感悟,用自己的“盈余”时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信息。用户可以给好的答案投票并留言评论,利用系统的支持机制将其顶到页面靠上的位置。

与虚拟世界中的交际圈被扩展到现实生活中来相对应的是,现实中的人们的真实信息被移植到网络中借助于移动社交网络进行着更为便捷有效的连接和互动,从而进一步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与交流。移动社交网络中的“群”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分享的平台,降低了沟通成本,真实的个体在社交网络中围绕某个事件、基于某种追求而聚合,并相互影响、作用,从而形成具有相同观念和共同行为特征的群体,实现了虚拟的社交网络和真实社会的交融互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的社会化程度,开阔了人的视野,更新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此外,都市生活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趋于原子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而社交网络建构的社群、圈子可以让远离父母和原来生活圈子的人拥有一定的归属感,为他们提供实现心灵释放的场域。

开放、互动、共建、分享是移动社交网络的核心价值,更是社交网络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源动力,人们在互动创造过程中也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认同和价值满足。一方面,移动社交网络成为大众可以利用、可以支配的资源和工具;另一方面,社交网络也以其公开、透明、互动的形式和平等性特点引导、制约着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对于大众文化未来的发展,我们应该善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善管社交网络,积极营造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氛围促进大众文化的繁荣发展,使大众文化发挥持久、坚定的文化助推社会前进的功能。

[1] 吴忠.互联网思维对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启示[J].新华文摘,2015(5).

[2] 秦汉.我国网络文化发展的三种态势[J].新华文摘,2014(15).

[3] 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生成背景[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2).

[4] 许士密.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J].求实,2002(6).

[5] 山崎正和.社交的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C91

A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移动社交网络时代我国大众文化发展的新态势”(000022070133)

袁冰(1984-),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社会学。刘椿(1970-),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社会学、技术哲学。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社交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年味里的“虎文化”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社交距离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