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莫迪里阿尼人物画创作的三大因素解读

2016-03-23 11:21陈培勇

陈培勇

(莆田学院 工艺美术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影响莫迪里阿尼人物画创作的三大因素解读

陈培勇

(莆田学院 工艺美术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摘要:莫迪里阿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黎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艺术作品包含丰富的情感特点,最主要的艺术创作是以人物肖像画和裸体画为代表的人物画创作。他以独特的表现形式,打破当时艺术界对于绘画创作方式的局限性,带给观众不寻常的视觉享受,同时也带给人们对当时社会的哲学思考。影响莫迪里阿尼人物画创作特点的主要因素不仅在于莫迪里阿尼拥有出神入化的绘画技巧,还在于他对世界、人类生存的深入思考。莫迪里阿尼的命运特点和性格因素,以及对绘画非凡的情感领悟,是推动他的人物画创作特点的三大主要因素。

关键词:莫迪里阿尼;人物画创作;命运因素;性格因素;天才因素

2015年11月,意大利表现主义肖像大师与雕塑家莫迪里阿尼的画作《侧卧的裸女》以1.7亿美元的天价在纽约拍出,成为拍卖史上成交价最高的女性肖像作品,这无疑肯定了莫迪里阿尼的人物画像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莫迪里阿尼人物画像中运用拉长手法,强烈的塔什肯尼画派的色光处理和将人物眼睛涂为单一颜色等艺术特殊处理手法,将人物画像生动自然地凸显在观众面前,同时又直接表现出人物拒绝交流的特点,强调突出模特的孤独性。这些创作手法和特点与莫迪里阿尼的艺术创作技巧密切相关,同时源自于他的自我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一、贫穷与孤独的命运因素影响其画作,作品反映他对这个世界的漠视

(一)莫迪里阿尼艺术生命的孤独引发他对世界的漠视

莫迪里阿尼1884年7月出生于意大利南方塔什肯尼的犹太人家庭里,14岁时遭受大病,放弃学业,在母亲的支持下开始学画,那时的莫迪里阿尼已经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创作天分和才华。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色彩、光度等创作风格主要遵守意大利塔什肯尼画派的风格特点。18岁的莫迪里阿尼于1902年进入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学习,1906年来到他心中的圣地巴黎。他先从事雕塑,后来受朋友的影响喜欢上印象画派和后印象画派,转入绘画。温文尔雅的莫迪里阿尼在物质和精神极度匮乏的时期染上酗酒和吸毒,他的画作不受欣赏,使他变得更加窘迫,健康每况愈下。莫迪里阿尼开始将自己的世界关闭,拒绝沟通交流,他认为世界的艺术起源在于对自我内心的审视[1]。

莫迪里阿尼的人生悲剧经历造就了其孤独的感受。莫迪里阿尼一生中拥有两个女人,第一个是英国诗人碧翠丝,她曾预言:“这位不走运的艺术家将名垂千古。”她能够同莫迪里阿尼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却又站在女性的角度对莫迪里阿尼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追求指手画脚,严重导致莫迪里阿尼失去交流的欲望,只在个人世界里畅游;莫迪里阿尼的第二个女人是他的画友珍尼·耶布特,她全身心地依赖并深爱莫迪里阿尼,彼此拥有和谐的感情生活,却缺少精神上的交流。由于受自身悲惨经历的影响,莫迪里阿尼的裸体画作中表达形式倾向直接,充分体现女性裸体的诱惑,缺少古典主义的寓意,当时不受世人接受。这加剧了莫迪里阿尼对世界的漠视,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自我,而不是世界的肯定。这位不幸的艺术大师在35岁时衣衫褴褛地躺在巴黎街道边的诊所病死,怀有身孕的珍尼·耶布特第二天跳楼自杀,从此与莫迪里阿尼共枕一抔黄土。

(二)莫迪里阿尼画像中人物对世界的漠视

在莫迪里阿尼的大部分人物画中,画面上仅仅出现一个人物,在单调的背景下以冷冷的表情看待画布以外的人。他将人物的脖子拉长,打破人物画像中的一致性,通过变形的脖子、脸型等冲击观众的视觉感受,而在人物画的表情上却统一为不苟言笑、漠视的表情,没有眼珠的杏眼。同时运用丰富的色彩和对原本对象形态的变形来展现自己对于世界的漠视。在观众诧异的下一刻,运用优雅、淡定的表情告诉观众自己内心的漠然,“世界如何看待自己,自己并不在意”。另外,他的孤独感受和悲剧命运亦是通过人物画像中线条的运用来体现的。在人物画像中,莫迪里阿尼采用粗细线条的交替使用、直线和曲线的交替使用,来展现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人生意义的迷茫。

在莫迪里阿尼创作于1917—1918年的作品《侧卧的裸女》中,裸女缺少眼珠的眼睛给人一种暧昧的感觉,却是一种处于侧卧裸女所本应有的自然迷离状态,通过少女头发色彩的重构,呈现出线条和色彩的有机性,构成整幅人物画像的层次感、立体感。莫迪里阿尼运用粗线条描绘大腿、细线条描绘乳房,运用哲学的绘画语言来表示浓郁的情感特点。同时他将裸女的小腿以下隔离在画框外,通过整体性的破坏,带我们进入艺术和现实的双重审美感受中。莫迪里阿尼的悲剧命运对人物画像的影响在于对人物画像与背景的建构中,背景一般为大色块比例处理,整体偏向冷色调。在背景与人物处理之间,莫迪里阿尼运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将人物凸显在背景之外,以此来表现遗世独立的孤独感受。这一时期其绘画创作风格突出自我特点,即同新艺术形式相关系,却又不涉及到新艺术形式的相关特点[2]。

二、孤傲与骚动的性格因素造就瑰丽迷人而出奇沉静的艺术作品

(一)性格中孤傲与骚动的矛盾体现

莫迪里阿尼生活在古典艺术的殿堂意大利,从小接受古典文学和艺术的熏陶。身为犹太人,莫迪里阿尼身上拥有矜持和教养的性格特征,同时拥有对西方传统艺术文化的崇尚之情。另外莫迪里阿尼受到哲学大师尼采的人生观点的影响,认为艺术的美在于对自我的肯定。莫迪里阿尼深切观察周边的现实生活,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生命和爱的真谛。所以在莫迪里阿尼的人物画像中,关于生活的智慧思考和骚动的生命情感都融合在了人物画像色彩和人物优雅、沉静的感情中。在莫迪里阿尼来到巴黎后,受到印象派塞尚的影响,充分发挥了色彩的抽象使用,展现出色彩的瑰丽和华美。之后,莫迪里阿尼又受到非洲人像的雕刻艺术的影响,养成了坚毅的性格特点,追求向往充实且单纯的生活方式。莫迪里阿尼选择了波西米亚式放荡的生活方式,在抑郁的时候酗酒、吸毒,导致莫迪里阿尼的性格在狂乱时呈现出骚动的特点。1912年,他的朋友凑钱让他返回意大利的故乡,重拾雕塑,但他的作品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他恼火地把自己的作品抛进当地的运河,从此对雕塑完全撒手,并重返巴黎。几年后,莫迪里阿尼名声大噪,许多人到运河里去打捞他的作品,但一无所获。这也许是他的家乡人为了吸引前来观光的游客所编造的段子。

虽然大部分时间莫迪里阿尼是孤傲的,拥有世人所不能理解的尼采式的精神生活,但他相较于尼采而言,更具有超人精神。在莫迪里阿尼的人物画像作品中,充分运用黑色雕刻野兽派写意的理念,通过人物脸型和脖子的变形,为其人物画像塑造空间感和立体感。如将裸体绘画进行重构,突出裸女的真实性。最终,莫迪里阿尼孤傲的性格特点致使其人物画像总是一副漠视人间的情感特征,同时他的绘画艺术得不到肯定的人生经历,导致莫迪里阿尼的性格特点偏向骚动,在被否定时内心无所依靠,表面漠然满不在乎[3]。

(二)性格特点造就瑰丽迷人且出奇沉静的艺术作品

1917年,莫迪里阿尼与珍尼·耶布特相识,与珍尼·耶布特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是他一生中创作数量最多也是最辉煌的时刻。莫迪里阿尼的人物画像作品《珍尼·耶布特》虽然一改他将人物眼珠涂黑的特点,展示了珍妮的整个精神状态——优雅得像一个传说中的偶像一样。但是莫迪里阿尼仍然通过拉长颈部线条和鼻梁线条、运用粗线和细线的有机结合,如脸庞的总体形状运用粗线条、鼻梁运用细线条,同时模糊鼻梁的光感,使画像实现了坚硬和柔软并存。而珍妮的眼睛没有同人群直视,微微低垂的目光增添了画像的整体和谐与沉静。在色彩的选择上,莫迪里阿尼将背景、发色和皮肤的颜色运用统一光彩系列,使得人物画像呈现出瑰丽迷人的色彩特点。在《珍妮与背景的一扇门》中,莫迪里阿尼遵循自己一贯的创作风格,将人物的颈部、脸部稍微变形、弯曲、拉长,运用没有眼珠的眼睛直视自己内心孤傲的性格。在油画色彩上大胆使用白色,通过蓝色、白色和红色的使用,在色调上形成对照同化的效果,更加凸显出珍妮同背景中门的祥和氛围,将画像中的珍妮展现在我们面前。莫迪里阿尼在人物画像创作中,整幅作品的色彩一般为暗色调,呈现出优雅、宁静,却又喜欢在这平静之中投入一些强烈而醒目的色彩,形成对比。色彩的运用反映了莫迪里阿尼骚动的性格特征,同时运用色块的大小设计、构图设计等,使得整幅人物画作沉稳、平静的情感占多数,跳脱的情感因素占少数。莫迪里阿尼卒于35岁,是因为他追求及时享乐,而这一性格特点也在他的人物画像创作中体现出来。他主要运用橙红色,这是一种瑰丽迷人的色彩。他在裸女的画像创作中广泛运用橙红色(或玫瑰色),造成女性生理特征的透明和朦胧感,使背景和人物主体之间产生明显的空间深度。如《斜倚的裸女》中背景处运用橙红色,衬托出裸女的生命的无限性特征[4]。

三、坚决而自信的天才因素促其大胆创作出自然美感的作品

(一)莫迪里阿尼绘画上的超前能力体现

莫迪里阿尼在青年时期接触绘画时就表现出惊人的天分,从非洲黑色雕塑到塞尚的印象派画风再到尼采的“超人”式的哲学观点,他海绵式地吸收众多艺术,而思想却不受其限制,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当时绘画中拥有古典主义特征的裸女大受欢迎,但是在莫迪里阿尼一生中唯一一次的作品展览上,他的裸体画像遭到了巴黎所有人的抵制。主要是因为古典风格的裸女体现出一种圣洁和不可侵犯的特点,所有的裸女都具有圣母玛丽亚的纯洁光环。莫迪里阿尼几乎独立于20世纪的其他学术画派,他运用自身对艺术认识的先进性,始终游离在时代艺术主流之外。他将绘画艺术从古典中释放出来,将色彩、线条和整体框架共同组成一个个放肆的、狂傲的艺术作品,实现以人的真实感受为主要描绘对象。他的裸体人物画其实是当时一种社会现象的真实写照,他的作品只关注裸女是否侧躺、角度是否自然。通过表现自然的人体结构,实现线条的粗细运用,人体色彩的有机搭配,以及对人物眼睛“有眼无珠”的描绘,将女性慵懒、性感的形象展现得惟妙惟肖,同时发挥了自我独特的艺术手段。莫迪里阿尼的坚决和自信的天才因素,创造出的自然的裸女作品完全符合当今的哲学观点,即追求事物的自然美和自然发展。根据禅宗哲学思想可以看出,莫迪里阿尼裸女的人物画像创作在于形式的创新,通过画像实现自我的内省[5]。

(二)莫迪里阿尼大胆赞美的艺术作品

如果说毕加索、马蒂斯、勃拉克或战后的克利、康定斯基是当时视觉上绘画革命的旗手,而莫迪里阿尼却在不合时宜地坚持着15世纪意大利艺术的传统精神。他的作品尽管受到原始艺术、立体主义、新印象主义的影响,但他独具雕塑家的眼光和诗人气质,深刻地创造了一种特殊的艺术风格。

1916年创作的《坐着的裸女》中,模特头部微倾,自然放松的状态以及女性生理特点的重点展现,没有焦距的眼睛好像在进行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画作具有出色的稳定三角构图和温柔的气氛,特别是红色的椅子对比模特的皮肤,自然颜色突出了模特身体颜色的特征,画面上注重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激情,使女性的形象更具活力和生命力。这幅作品的意义极其深远,美术评论家道格拉斯·霍尔在论述莫迪里阿尼的作品中说:“这也许是莫迪里阿尼所有裸女画中最美的一幅。”在《斜倚的裸女》中,侧倚的姿态将人物画像的动态感觉自然地体现出来,而两只手的不同放置位置产生了女性姿态的动态美感。模特的头和脚都在画布之外,但女模特的表情很自然,眼神具有平静沉稳的感觉。莫迪里阿尼在裸女的创作中偏爱使用人体的自然肤色、红色和墨绿的背景,还有微微泛红的脸部颜色,来区分不同裸女的形神特点。可以说,在莫迪里阿尼的裸女人物画像创作中,他运用色彩、构图、线条和形体的拉长变形来实现了画像的空间存在感,同时采用暖冷色相交叉的方式凸显人物的气质,使裸女人物更具生动性。这种人物气质和莫迪里阿尼的天才因素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这是一种天才的优越感所产生的优雅气质,是天才在现实生活中遭受贫穷与疾病的痛苦折磨的感伤之情,而这种矛盾的情感体现通过绘画的艺术处理,和谐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引发出生命力的共鸣[6]。

四、结语

莫迪里阿尼是一个独行者,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反而更加光彩夺目,超越时空地显示出他的艺术魅力。他酷爱艺术,漂泊惨淡的命运并没有停止他对艺术的追求,以其独到的风格创作了一种不容观众拒绝的艺术语言风格。他的性格、情感和命运对他的人物画创作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他用绘画的形式与女性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他用手中的画笔诠释了画家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关注和理解,他的作品是他的精神世界的真实反映。

参考文献:

[1]侯旭东.外在形式与情感的对话:解读莫迪里阿尼作品的精神内涵[J].社科纵横,2010(1):106-107.

[2]常子慧.忧郁的天才型画家:莫迪里阿尼的绘画风格研究[J].大众文艺,2010(13): 63.

[3]薛锋.莫迪里阿尼绘画艺术创作中的艺术形象与风格表现[J].艺术百家,2014(6):253-254.

[4]李晨,王凯.在优雅中流浪:浅析莫迪里阿尼肖像画艺术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7):189.

[5]芬笋得日.莫迪里阿尼画笔下的女性形象之美[J].青年文学家,2014(11):113- 114.

[6]梅耶斯.20世纪外国文化名人传记:莫迪里阿尼[M].吴晓雷,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206-209.

(责任编辑:李晓梅)

Interpretation on the Three Majo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Modigliani’s Portrait Creation

CHEN Peiyong

(Crafts and Arts School, Putian College, Putian, Fujian 351100, China)

Abstract:Modigliani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Paris school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early 20th century. His artistic works embo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ich emotions. His main artistic portraits are represented by figure paintings and nudes, breaking the art limitations of painting style in a unique way of expression, thus bringing the audience at the time the unusual visual enjoyment, as well as th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to the society. The main reasons of influencing Modigliani’s portrait creation lie not only in Modigliani’s superb painting skills, but also in Modigliani’s deep thinking to the world and human existence. Modigliani’s fate and personality, as well as his unusual receptiveness to the painting form the main three factors that promo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portrait creation.

Key words:Modigliani; portrait creation; fate factor; personality factor; talent factor

*收稿日期:2016-03-16

作者简介:陈培勇(1969—),男,福建莆田人,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装饰绘画与工艺美术。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297(2016)03-00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