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处着眼,细处着手

2016-03-23 17:53潘春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观照虚构文本

潘春艳

“文本是教学的根本,是作者主体对社会生活客体独特的体验与感受,阅读文本所传授的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的解读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也是师生共同与文本的作者之间所应存在的必然的信息交流。阅读教学要把‘根深深扎在文本的土壤中。”笔者认为解读文本不仅要从大处着眼,捕捉文本的整体,倾听文本发出的声音,也要从细处着手,倾听关键字词句发出的声音,在字词句中品出韵味。

一、从大处着眼,引导学生整体观照文本

作者为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在行文时自然会有所经营和有所侧重,而进行系统的整体安排与架构。这些整体的安排与架构,既凝聚着作者构思文章的苦心,也传达了作者表达主旨的价值倾向,并以此引领阅读者领悟文章要表达的中心。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全盘把握,从大处着眼,整体观照文本。

作者写文章时,对需要重点表达的内容总是会精心安排,进行详细、具体的叙述,而对于次要表达的内容只作必要交代,着墨不多,以此详略对比,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整体观照,在比较文章详略的基础上,明确文章的表述重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文时,笔者从大处着眼,设计了观照课文整体的问题:课文中学校的环境布置是怎样的?为什么反复进行描写?学生通过研读课文,领会、理解了作者独具匠心的设计。在文中,作者选取了教室走廊上的挂像、石膏复制品和石雕为主要的描写对象,而没有将笔墨用在对于战争的正面描述上,这正是伯尔用笔的独特之处。这些艺术品恰恰是德意志民族的精神体现,其中蕴藏的思想就是导致 “我”走上战场的幕后推手。文中所写都是“我”在战争状态下的独特感受,其所思所感也明显打上了个人身份(德国战士)、年龄(中学生阶段)、思想性格(懵懂而又浑浑噩噩)、所受教育(军国主义)的烙印,这种种烙印使“我”对战争充满幻想,甚至将战争美化。这样的环境布置,深刻揭露了纳粹法西斯军国主义教育的惨无人道,委婉而又沉重地批判了战争的罪恶。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整体安排,让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读出作品的内涵意义。

整体观照文本,这些都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课文的突破口,找准突破口就等于抓住了课堂教学的牛鼻子,能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为一堂课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教育专家孙春成如是说:“教学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简约有效的活动,教师需学会去粗取精,以简驭繁。”

二、从细处着手,在字词句中品韵味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说道:“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车兜风,匆匆忙忙地疾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了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选入教材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驻足停留,在文本的字词句中品出韵味,让语文教学真正具有语文味。如何深刻地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挖掘出文本潜在的含义,我的设想是:

1.于“留白”处品味文本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技法,讲究着墨疏淡,以留取空白构造空灵韵味,起到“无形胜有形”的效果。语文教学如同绘画,也需要“留白”,这有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让读者与作者、作品实现精神对话。常见的“留白”形式有:虚笔、无言、休止、停顿、省略、残缺等。

如鲁迅《祝福》中有这么一段:“当鲁四老爷听到祥林嫂被劫时,立即勃然大怒,说‘可恶!然而……”鲁迅先生不愧是“留白”艺术的大师。简洁的口语和省略号所造成的“空白”, 短短四个字,其隐含信息是非常丰富的。 “可恶”是说祥林嫂的婆婆串通卫老婆子大白天在鲁府门前绑人,实在有损鲁家的尊严和声誉,自己也太没有面子了。所以,怒不可遏,骂出了“可恶”二字。然而,鲁四毕竟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总在下人面前顾及自己的身份地位,所以骂得很简短, “然而……”语势一转,是恼怒之后的清醒,意指祥林嫂婆婆家绑人有理,虽然行为“可恶”,却在封建族权范围之内,省略号不是表明鲁四无话可说,而是不便明说,不必明说。从鲁四骂卫老婆子,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浸透了封建礼教毒素的卫道士。

2.于“虚构”中品味文本

虚构,是文学创作中为概括地表现生活,塑造形象,突出主题所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不仅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而且能深化文章的主题。略萨说:“虚构不复制生活,它排斥生活,用一个假装代替生活的骗局来抵制生活。但是,它以一种难以确立的方式完善生活,给人类的体验补充某种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找不到,而只有在那种想象的、通过虚构代为体验的生活中才能找到的东西。”作家进行这种创作上的艺术虚构,既要有忠实于生活的深刻认识,又要有高于生活的正确概括。

如卡夫卡的《骑桶者》,故事无疑是虚构的,但这正是该小说的最大特色。在这篇小说里,卡夫卡虚构了一个“骑着木桶飞翔”的形象。“骑着煤桶去借煤”的情节显然是虚构的, “我”的煤桶已经彻底空了,空到可以腾空的地步。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极度的夸张,而且这种夸张是作者有意为之的。小说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的煤桶已经空了,因此我可以骑着它来到这里。”很显然,这是不可能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完全是一个荒谬虚妄的说法。也正是这一虚构的场景使得表现出来的主旨更新颖和丰富,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一个虚构的场景,就可以使主题得以升华,卡夫卡借由这个虚构实现了小说主题由单一到丰富、多义、深刻的提升。

3.于“象征”处品味文本

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技巧,其特点在于利用象征物和被象征物在人们特定的生活经验与审美经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某种关系,使一定的思想感情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如海因里希·伯尔《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一句:“‘牛奶,我喃喃地说……”

极为平淡普通的一个词“牛奶”,从因战争而残废了“三肢”的“我”的口中说出,并且作为全文的收束,其意义绝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食品代名词了。它是伤感,是悔恨,是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渴望,更是由悲惨的现实发出反对战争的强烈呐喊!如《鸟啼》象征生命的蓬勃,《前方》象征人们的不断奋进与不懈追求,《落日》象征日本的沉落等。在运用象征时,作者总是把象征物进行“人格化”处理,在具体的描绘中融入诗意的想象与丰富的情感,从外形写到内核,使象征物具有了人的精神与品格。

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将原有的经验与新知沟通起来,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知。引导学生从细处着手解读文本,用心品读课文中的妙词佳句,学生就能感受其中的美妙,领悟其中的情韵。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关键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解读文本可以倾听标题发出的声音,从文本的眼睛、文本的灵魂出发,用心品赏标题,引导学生建构有序课堂;解读文本可以倾听文本发出的声音,引导学生全盘把握,从大处着眼,整体观照文本;解读文本可以倾听字词句发出的声音,引导学生品评语文韵味,引领学生走进内涵丰富、余味无穷的文本世界去品读,去揣摩,去领悟,增加学生思维的长度、宽度。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如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参考资料:

1.黄厚江《把阅读教学的根深深扎在文本的土壤中》,《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第2期。

2.孙春成《给语文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沈林忠《让语文回归教学之本》,《文学教育》2010年第1期。

猜你喜欢
观照虚构文本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堂吉诃德》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实录——对一部名著的多元观照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虚构的犹太民族?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创作札记:在日常生活的观照中采撷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