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法及疗效分析

2016-03-22 12:02周国华张福平
养生保健指南 2016年4期

周国华++张福平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对于创伤性连枷胸患者实施的不同救治方法及取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针对2013年6月~2015年5月本院入治的53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所采取的临床救治相关资料。根据救治法的差异,设实施手术内固定方法的27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保守治疗方法的2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施救治后,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和各项血气指标改善明显;观察组APACHEⅡ评分及pH、PaO2等血气指标比对照组明显要高,而PaCO2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致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手术内固定法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创伤性连枷胸;临床救治;手术内固定

当前,伴随车祸、意外事故的高发趋势,创伤性连枷胸(Traumatic flail chest)在临床频有出现。该症对呼吸及循环系统造成危害,常合并身体多脏器复合伤,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可能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1],其预后效果不够理想,致亡率可达15%~35%[2]。对于该症的临床救治措施,目前医学界有较多分歧,须准确、全面把握好多种施治方法,以有效改善预后。本实验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3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通过对比分析采取不同救治方法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探讨该症的更优治疗方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设2013年6月~2015年5月本院入治的53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为研究对象。全体患者受伤时间均<72h,其简明损伤定级标准[3]评分达到3分及以上;排除伤前已有肺部感染者、进行性血胸等。其中男34例,女19例,年龄18~79岁,平均(49.14±8.35)岁;患者出现休克10例,肋骨骨折2~15根,肺挫伤30例。根据救治法的差异,设观察组27例,对照组26例。两组一般资料可比(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止血、镇痛、抗感染等常规性的综合救治措施,待其生命体征稳定后,进一步实施救治。

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即进行非手术外固定:围绕患者浮动胸壁,通过一定厚度的棉垫予以加压包扎,促使其内陷直到异常呼吸停止,再实施呼吸机气体内固定或者肋骨悬吊牵引。

观察组通过手术内固定方法进行救治,根据内固定材料的不同具体包括多种方式:即使用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使用钢丝+克氏针内固定;使用镍钛记忆合金肋骨接骨板内固定。如果患者胸腔器官有损伤,应先予以处理,再针对骨折实施复位内固定。

1.3观察指标

救治措施完成后,随访1~2w,详细观察、记录并比较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以及pH、PaO2、PaCO2等血气指标水平,同时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致亡率、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各项数据,计量资料表示为(±s),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实施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救治前后APACHEⅡ及各项血气指标对比,见表1。

结果显示,实施救治后,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和各项血气指标改善明显;观察组APACHEⅡ评分及pH、PaO2等血气指标比对照组明显要高,而PaCO2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

2.2两组围手术期致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见表2。

3 讨论

创伤性连枷胸属于严重性胸部创伤,该症不易救治,且并发症发生率、致亡率均不低,危害程度较大。对于该症的治疗,医学研究者普遍认为关键是进行浮动胸壁的固定,其救治方法通常分为非手术外固定和手术内固定。对于创伤程度较轻的患者,临床一般采取非手术外固定方法,尤其是呼吸机气体内固定法历来为临床实践所广泛采用。本研究在对照组的保守治疗中,也实施了该救治方法,结果显示患者预后各项指标等都有较明显的改善,表明其治疗有效;不过该救治法具有卧床期长、难护理、胸廓畸形等不利因素,且并未有效控制死亡率,不少患者仍因各类并发症而致亡。所以,当前医学界关于该症的救治方法存在诸多争议。

随医学研究的发展,浮动胸壁的固定技术日趋完善。有研究报道[4],通过手术内固定方法救治创伤性连枷胸患者,可以快速、有效达到浮动胸壁的固定,促进呼吸肌的正常做功,缩短卧床期,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实现该症的良好预后。本实验实施手术内固定方法,使用的各种固定材料,都达到完整、有效恢复患者胸廓的目标,杜绝了胸

廓畸形现象的发生。结果显示,实施手术内固定救治方法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及pH、PaO2等血气指标比对照组明显要高,而PaCO2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手术内固定法较对照组的保守治疗法,其预后效果更具优势。

此外实施临床救治时,要关注控制肺部的感染,以有效控制致亡率。特别是对身体素质欠佳的患者,更易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发生急性肺炎、ARDS等并发症,给预后带来不利。本研究显示,围手术期观察组致亡率、并发症发生率都较对照组明显更低,进一步表明手术内固定救治法的优势,这与相关文献[5]一致。

总之,手术内固定法对于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的救治具有良好疗效,临床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王建柏,高劲谋,都定元,等.81例创伤性连枷胸的救治[J].重庆医学,22013,42(28):3434-3435.

[2]滕继平,杨志胤,倪达,等.重症连枷胸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14,16(2):104-108.

[3]文光瑞,罗于海,雷乘强,等.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救治方法与效果[J].西部医学,2015,27(9):1368-1370.

[4]刘晋梁,赵辉,李克耀,等.老年患者创伤性连枷胸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2,19(2):213-215.

[5]刘军,刘文,童希文.46例创伤性连枷胸的治疗体会[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37(2):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