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浩 黄鑫
影视艺术适用性人才培养途径研究
□王文浩 黄鑫
近年来,高等院校纷纷设立影视艺术专业。传媒类专业从炙手可热到就业率“亮起红牌”,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途径亟待研究。其教学思维与新技术的应用和当今社会生活的变迁及日新月异的传媒业界联系极为密切,因此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凸显。如何打破高校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建立与传统的社会文化视域相结合的教育教学视角,成为了传媒教育界广泛讨论的问题。本文立足于“适用性”人才的培养,对高校影视艺术人才培养途径进行探索研究。
适用性;影视艺术;人才培养;传媒
在当今社会生活与市场高度融合的条件下,各学科教育都在由传统模式向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立体系统转化。传媒学科作为承载在科技上的实践类学科,更是如此。极富变化的影视市场和迅速更新换代的科技成果使得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需紧跟时代步伐,与科技创新和受众心理需求无缝链接。然而求职现状并不容乐观,毕业生逐年增多,影视人才储备日渐壮大,然而能够胜任市场要求者或能在影视作品创作中“挑大梁”的人才数量与毕业人数并不匹配。作为人才输出的源头,高等院校必须对影视艺术人才的类型进行细化,对教育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从而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业界创新人才。根据市场的需求,可称之为“适用性”人才。
影视艺术行业、传媒行业都属于文化产业,其发展在于创造。创造作品、创新创意,将脑力与体力相结合。因此“适用性”人才的内核在于自主创新。其培养的重点在于具备自主创新思维的形成、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对作品完成的渴望。影视产业集资本、实务、科学技术、团队协作为一体,是一个综合型产业,并随着社会生活发展不断产生变化,因此合格的影视艺术人才需具备与时俱进的战略性思考和前瞻性眼光,从而完成由迎合市场到引领市场的转化。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培养过程,除了传统学科的素质培养,还需专业的实践学习,同时需具备情商及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这也是当今行业业态多元化的语境下对高校影视艺术专业培养的新要求。然而影视艺术人才尽管属于艺术类专业,但其人才培养却几乎在大学阶段才开始进行,较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学科进入学生思维中时间较短,对行业的要求之广泛与学习实践时间并不匹配。要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要从生源和教育体系入手,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入影视艺术教育;另一方面则从高校“适用性”人才培养思路中入手,将影视艺术人才进行类化,形成更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类为创业型人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的时代要求。进行影视艺术人才培养,要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进行小微企业创业,充分利用学生之间便于形成团队且有相关教师指导的优势,形成学生影视工作室。尝试与外界合作,并自主合理分配利润,定期将创业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反馈,形成翻转式教学模式。
第二类为专业型人才。为了适应市场对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精英型摄像、后期制作、包装、音频技术等业务能力强的技术型人才,建立与业界接轨甚至高于业界技术的标准,使技术型人才可以迅速投入市场产生价值。
第三类为实务型人才。此类学生将综合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即开设传媒类学科的高校一直提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具备相应的学科背景和行业知识,进入传媒公司、电台、电视台等单位实习后能够胜任相关工作,并有相对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继续深造学习的能力。
“适用性”人才将高校的人才培养进行细化,能够适应行业的变革,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类化后的人才培养不再强调大而空的高校知识背景,而是在基础学科完成后分门别类,使学生具备较高的传媒素质、较强的实践技能,能够进行独立创业的能力,同时具有各门类相互转化、深化升华的可能。如此才能根据市场的转变,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从而依托行业迅速成长。
“适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在对人才的尊重与行业需求相结合的基础上,将行业要求与高校教育教学目标相结合,强化与市场的对接。
一是集中教育资源。大多数开设影视艺术专业的院校为综合性大学,各学科相互配合,易形成横向交叉。因此,在完成大学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可以形成根据个体情况而完成学分的选课制度。为学生学习提供开放性的教育资源平台,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形成个性化的培养内容,从而形成系统而有效的综合性知识架构。二是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影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除了关注影视行业本体的规律之外,更要注重教育方法的革新和运用。将教学理念应用于传媒行业和文化要求中去,建立产业带动学习,学习延伸至研究的立体系统,以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适应日益变革的传媒业态。三是注重创新实践能力。大学教育往往注重学科的理论传承与掌握、知识的记忆程度与积累,常常忽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打造。“适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要注重教育向成果的转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完成作品的成就感。提倡将知识转化为成果,把教育转化为生产力,让影视艺术专业学生用作品说话,用作品与市场相比较,也能更直观地反映学习及教育培养的效果。四是形成“阶梯型”考查模式。影视艺术的教育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而其考核方式应与传统的“结课即结业”的方式区别开来。在大学四年的考查中,除各科考核外可以进行四个阶梯的考核,如大一完成一般性业务考核,分门别类对各个环节进行考核;大二可进行组别考核,考查团队的协作能力,并进行决策力、执行力等教育情商的建设;大三可进行研发类考核,要求学生自主完成作品并推向市场,在市场中进行评估和能力调整;大四可进行品牌建设,要求学生进行个人精品化建设,形成自我发展方向,完成高水平的作品创作,初步达成职业意向。
“适用性”人才坚持将自主学习与创新实践作为培养的核心贯穿始终,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人格和市场接触能力。传媒人才培养中经常出现的实践能力不能满足行业需求、责任感不强、后劲不足等问题,将在“适用性”人才培养途径中得到有效解决。“适用性”人才培养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以专业实践能力为基础,将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内核,于影视艺术人才培养而言,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意义重大。
首先,“适用性”人才培养途径的建立体现了教育的社会性。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也是育人的方向所在。将影视艺术教育建立在个体主动学习之上,并强化创新的力量,是对影视学科的尊重和延伸。把尊重的教育、创新的教育与素养的教育综合于影视艺术理论知识解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中,同时辅以情商的建立和人格的培养,将能使得影视艺术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更关注社会、关心人类的发展。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将个体价值观体现在影视作品创作中,在学校进行课堂学习、主动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在团队协作中学习、在互动研究中学习、在兴趣中学习、在行业需求下学习,从而建立自我学习体系,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同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使学生能够看到自我进步的过程,从而不断提升和修正。将教育与社会充分结合,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且能够预见社会发展前景的影视艺术从业者。
其次,“适用性”人才培养途径的建立体现了影视艺术学科的实践性。“适用性”人才培养无论是对教育资源的集中、教学方法的运用,还是对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都依托于校内外实践平台的搭建。影视艺术本身即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艺术门类,其教育模式必定以此为中心延展开来,“学习知识-培养研究能力-形成成果”,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实践的创造。与传媒业界的融合、企事业单位的接轨、市场需求的推动是影视艺术人才培养的源动力。将体验式的教育理念融入传媒学科,将综合性大学的资源整合到行业培养中,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中,将是“适用性”人才培养的实践性运用。具有引导性、专业性、强化性的实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主动学习、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人才的培养终究是以人为本,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适用性”影视艺术人才培养旨在培养出有专业技能、有学习成果、有创新思维、有发展方向、有职业规划、有市场价值的影视艺术人才。注重与传媒行业的接轨,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开发,同时更注重完善人格的建立。“适用性”影视艺术人才培养使得高校不仅是传媒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库,更是国家、社会和大众所期望的传播正能量的时代先锋。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影视艺术适用性人才‘学产研’培养模式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1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