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娜
(甘肃定西供电公司,甘肃定西 743000)
知识管理对信息技术在教育运用中的启迪
张娜
(甘肃定西供电公司,甘肃定西743000)
摘要:知识管理不仅对企业生存、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而且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知识管理的核心及与信息技术的关系,知识管理尤其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科学运用的启迪意义非常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不同于以往的农业和工业经济时代。如果说前两个时代,决定经济直接增长的是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这些有形的资本,而知识经济时代起决定作用的却是无形的资产——知识。创新是这个时代的命脉,同时我们又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实施知识管理有它的必然性和迫切性。尽管知识管理最初是在经济领域及组织部门提出的,但它包含的思想与折射出的理念,有助于我们将信息技术科学地运用于教育中。
(1)从“信息价值链”转向“知识价值链”。对知识管理的定义,不少学者给出了自己的高见。这里以YogeshMalhotra的定义为例,他指出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是在日益加剧的不连续的环境变化情况下,服务于组织适应、生存和能力等关键问题的活动,它具体包括了信息技术数据与信息处理的能力,以及人们创造和创新的有机结合过程。他的定义明确要求将“信息价值链”转向“知识价值链”。所谓“信息价值链”,认为技术系统是指导组织活动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而人只是相关的被动“处理机”,其作用是保证正确执行信息库中得到的“最佳方案”,“信息价值链”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价值;而“知识价值链”,认为人力系统才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只有人们不断地认识和评估技术系统提供的信息,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制定的目标。“知识价值链”以知识为中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知识管理的实质在于知识的创新与共享,它并不在乎拥有多少知识,而是利用现存的知识进行创新,创造出新的价值,让需要知识的人很方便的利用知识。知识管理是“做正确的事情”(结果),而不是“正确地做事情”(过程)。
(2)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在知识管理中,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是很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没有技术支持,就没有知识管理。但是过分强调技术,甚至依赖信息技术,反而忽视了知识管理本身的闪光点。必须严肃慎重的指出,知识管理本身并不是信息技术,它只是运用到信息技术而已。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中心,以人为本,以信息工具为辅助,它应该最大限度地避免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僵化和教条,而是让人的活力发挥出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知识管理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要实现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的创造力无缝的结合。
知识按其存在的状态,可分为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①内隐知识:是一种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比较复杂,无法用文字描述的经验式知识,以及必须通过人际互动才能产生共享的知识,这种知识与拥有知识的人息息相关,对这种知识采用人物化管理模式(Personalization mode)。人物化模式强调投资人力资源,一般是引进经验丰富专家、学者,鼓励他们直接与其他人员进行交流,来传播他们的知识,这类知识相对于信息技术比较独立。②外显知识:是指可以文件化、标准化、系统化的知识,如标准化作业程序、系统化的文件,这类知识在总的知识存量中只占冰上一角(最多占20%),所谓“你知道的总比你说出来的多”。这类知识采用编码管理模式(Codification? mode),编码模式强调投资信息技术,以便开发出收集、传播知识的管理系统,然后通过这些知识的重复利用获得收益。这种模式中的知识可以极为迅速、无限多次地重复利用,它节省了工作时间,减少了信息交流成本,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编码管理更加方便了。
知识生产、传播是一个螺旋式过程,如表1所示经历了从内隐——内隐、内隐——外显、外显——外显、外显——内隐四种模式。
表1 知识转化的螺旋式过程
以日本松下公司发明自动面包机为例,说明知识转化的这四种模式。当年,松下电器公司开发一款新型家用烤面包机时,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怎样让面包机揉出合格的面团。他们做了许多的试验,但是烤出的面包总是“外糊内生”。当时大阪国际饭店生产的面包远近有名,松下电器公司一名软件工程师田中郁子到大阪饭店直接拜师学艺,田中跟着面包师学了一年后,掌握了拉面团的独特技术,此后松下公司利用了这种技术,成功地开发出了面包烘烤机。
内隐知识——内隐知识:这是一个知识社会化的过程。例如田中郁子获得了面包大师的技术。这种内隐知识社会化的过程是通过观察、模仿、实践而实现。
内隐知识——外显知识:这是知识的外化。尽管内隐知识已经转化成另一个人的内隐知识,但是其它人仍然不能共享。例如,尽管田中习得了面包大师的技术,但是其它成员仍不知晓。只有田中郁子将学到的内隐知识转化成设计方案或程序(外显知识),别人才能共享。
外显知识——外显知识:这是知识的组合,知识的总量并没有增减。将现有的外显知识汇总到原有的知识构架中,例如将设计、开发烤面包机的知识汇总到操作手册或工作手册,并在产品设计中体现出来。
外显知识——内隐知识:这是知识的内化。一个通过做而学的过程(learning by doing),是指新的显形知识在整个组织中共享和运用,其他成员又将进一步延伸、扩散,内化为自身新的隐形知识,这又构成了一个新的循环起点。
这四个环节中,其中知识内化是整个过程的核心,没有内化,知识的创新、生产、共享都无法实现。
有媒体报道,从2016年上学期开始,上海高校的每门课程都要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出现在校园网上,此举是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该实现从“信息价值链”到“人的价值链”的转化,也就是强调学生的价值,以学生为本。
知识的创新,生产出新的价值,都是由内隐知识的决定的。正如黎加厚教授所说的“为什么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都知道物理、化学、微电子、生物、工程技术方面的科学原理(显性知识),但是在芯片制造、药物生产等方面却只有少数国家远远超在前面”?我们在利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往往将重心放在了外显知识方面,那些先进的多媒体,设计精巧的课件知识注重外显知识的呈现、存贮;媒体流加速了外显知识流以更快的速度填塞学生的大脑,正如“原来是人灌,现在是机灌、人机混合灌”,灌来灌去都是显形知识,学生有多少内化,我们不知道。我们谁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同时都是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西方国家培养的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而我们又多了几个死气沉沉的书呆子。这将会是网络信息时代教育的悲哀。
知识管理核心在于知识的共享与创新,而共享又侧重于共享内隐知识,要成功实现知识的内化,需要面对面的交流。正如松下公司派田子到大阪饭店拜师学艺(这是一种正式的交流);国外一些大公司,设有咖啡角、聊天室或茶室,为员工非正式交流提供了条件。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不只是做课件、开发网络课件和网页,更多的应该为师生创造一种交互的平台,即使他们时空阻隔,也能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谈心。通过虚拟交流平台,学生可以与异地的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分享他的内隐知识,进而转化自己的内隐知识。这就是面对面的言传师教具有常青的生命力,因为这是学生分享教师内隐知识最好的途径。
(1)避免浓厚的“技术情结”和色彩。现在很多人,总是误认为知识管理就是信息管理。将信息技术用在教育上时,仅仅是将它作为存贮、传递知识的工具,很多学校都是在这条错误的路上狂奔。许多人之所以犯了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是将知识与信息混淆,但实际上知识与信息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样事物。因为知识只存在于使用者身上而并不存在于信息的集合中。同样地,知识的创新也只能是发生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当中,尽管信息技术的确使知识传得更快更远、更方便存取,但信息技术并不能决定知识的创新,对信息技术过多的依赖只会适得其反。无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多大,它们终究只不过是人类的工具。信息技术在教育中使用,终极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要避免浓厚的技术情结。
(2)要促进例常知识与例外知识的结合。例常知识(knowledge in case)指的是经过实践的检验已经很成熟的知识,可以进行编码进行标准化处理,建成知识库以利于计算机处理的知识,这一部分知识主要是指显形知识。例外知识(knowledge in time)则需要人参与,特别是行家手里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的知识,这部分知识个性化较强,需要进一步完善、成熟并接受实践的考验,从而逐渐转变为例常知识,这一部分知识多以内隐知识为主。信息技术在教育上使用时候,应该注意学生例常知识与例外知识结合。这一方面典型的例子就是免费800电话服务项目,消费者(主叫方)可以通过电话的按键选择从例常知识的知识库里找寻自己的答案,而找不到的例外知识则转到相应的技术人员处理解释。学生在与例常知识进行交互的过程中,知识转化一般是从外显到外显,知识的总量没有增减,而当学生与同伴、专家和教师交互过程中,知识转化主要是从内隐到内隐。我们将信息技术运用在教育上时,一方面要让学生方便获得例常知识,另一方面要特别重视学生例外知识的浸染,促进他们例常知识向例外知识的转化。
(3)促使“单环学习”向“双环学习”方向发展。所谓单环学习是“知道如何做”,是一种维持现状的学习。注重解决现存实际问题而不去过多考虑现存学习行为的合理
性,习惯于简单而机械的重复。从本质上讲,他们并不对在现存的行事方式提出置疑。所谓“双环学习”,即“知道为何这样做”,也称为“创造学习”,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这两种学习都包括概念性学习(知道为什么)和操作性学习(知道怎么做)。从认知论的观点来看,个体记忆中不但储藏了大量的数据或事实,而且还储藏了如何进行处理的信息,两者就组合成个体的认知模式(也可称之为心智模式)。前者是概念性学习的结果,后者是操作性学习的结果。认知模式不但表征了个体对周围事物的看法,而且还控制着个体对事实和信息的搜索并对其实际运用进行限制。日前,我们正推行素质教育改革,实质上要将学生的“单环学习”引向“双环学习”的方向。以知识管理的观点来看,信息技术应该除了克服“单环学习”的失误,更重要的是促使“单环学习”向“双环学习”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翟丽.企业知识创新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黎家厚.知识管理对网络时代电化教育的启迪[J].电化教育研究2001,(8).
[3]张文平.知识内化:只是管理的核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11).
[4]徐家俊,耿潼潼.让企业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谈知识时代的知识管[DB/OL].http://www.e-works.net.cn/zt89/,2001-08-09.
The Enlightment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to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ZHANG Na
(Dingxi Electric Power Supply Company,Dingxi,Gansu 743000,China)
Abstract:Knowledge management not only has profound significance to the enterprise'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but also has important guiding function to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According to the cor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it can be suggested that knowledge management offers preliminary enlightenment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Key words:knowledge management;information technology;knowledge internalization
作者简介:张娜,女,甘肃张掖人,研究生,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信息技术。
收稿日期:2015-12-27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80X(2016)01-0081-02
关键字:知识管理;信息技术;知识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