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让“巡视管理”流行起来

2016-03-21 06:52金坤荣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3期
关键词:情况管理工作校园

金坤荣

学校规模大,学生人数多,管理工作需要校内各个部门都行动起来,需要各位干部都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去落实推进各项工作。可是,很多干部在忙好手头的有关工作时,往往互相推诿,往往不及时接手其他事情。如,两个学生在校内停车棚吵架了,学生反映给一位干部。这位干部马上告知学生:“去找德育处,或找值班老师吧。”如果想质询这位干部的行事方式,他会振振有词:“今天我不值班呀。”一句“今天我不值班”,就把一切事情都推掉了。细细想来,这位干部也没有错啊。他是负责教务工作的,可能不大熟悉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而且,学校每天安排干部值班,轮流记载好《值班记载本》——今天我值班,我就记载处理有关情况,明天你值班,明天你就记载处理。但就是这样的轮流值班记载,却丢掉了主动积极管理的要义。

怎么办?怎样提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一位校长在学校管理的实践中,尝试运用了巡视管理制度,让中层干部在记好值班时的《记载本》的同时,要记好自己的《巡视管理本》,要求干部们每天巡视校园、勤于管理,并把相关情况及时记入《巡视管理本》。笔者闻之,不禁暗暗叫好。《巡视管理本》与《值班记载本》,粗看好像只是名称的变动,但细细辨析,两者截然不同。

首先是立足点不同。《值班记载本》着眼于“记载”,往往注重在值班时发现的诸多情况,如学生是否正常,是否有违纪情况等。而《巡视管理本》则强调“在巡视中管理”,往往记录巡视时的发现以及干部是如何管和如何理的情况,往往记录管理的动态和动态的管理。可以想见,学校干部在巡视校园,一边走动,一边发现问题,一边解决处理。在巡视中,干部的赞许、疑问和督查等,构成了校园管理的亮丽风景;走动时的“管”和“理”、坐下时的“记”和“思”,也组成了校园管理中的特有景致。作为管理者,就要捕捉、把握和落实这些要素,从而夯实学校管理。从这个角度上说,《巡视管理本》更能全面完整地反映学校的管理情况。

其次是管理态度不同。因为《值班记载本》侧重于值班时的“记载”,所以即使在“值班”,其管理的落脚点也在“记载”两字。字里行间有一种“只负责记载、不过问其他事情”的态度倾向。而《巡视管理本》就全然不一样,它定位于“巡视”。身处校园,只要你在走动,就是在巡视,就是在管理。“巡视管理”四个字,提醒干部要认真巡视、要细致管理。可以这样说,手拿《巡视管理本》,就好像每天处在不是值班的值班时间,这样无形之中,增强了干部管理的高度责任感,工作态度也变得认真严肃起来;手拿《巡视管理本》也在有意无意地催促干部要“想方设法”地在本子上记录点内容,这就促使干部去深入校园角落去巡视管理。从这个角度上说,巡视管理也促使干部学会了关注校园细节,培养了敏锐的观察力。

最后是范围内容不同。《值班记载本》似乎偏重于单一的值班记载,注目于校内学生的表现,而对教师情况、学校活动等很少涉及。而《巡视管理本》,既然称为巡视管理的“本”,则范围内容必然广泛多样——既巡视学生表现,也巡视教师情况;既巡视教室走廊,也巡视操场和办公室;既管理校园中正在发生的事情,也预测可能发生的现象;既管理着别人的事情,也记录着自己所做的工作。干部在巡视管理,针对学生,也针对教师,更针对校园中的一切情况;干部记录《巡视管理本》,不但记录发现的问题和现象,也记录着自己所做的管理工作和由问题引发的见解、思索。从这个意义上说,记好《巡视管理本》,有利于使每次工作及时留下“痕迹”,便于总结反思。因而《巡视管理本》,其内容更全面、更真实、更有系统,更能整体把握干部的管理情况。

总之,把简单的事做认真,把认真的事做彻底。实施《巡视管理本》制度,既能使干部的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又能使学校日常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更加有序、更加高效。久而久之,这样的管理就会内化为优良的思想品质,呈现出一种自觉内生的管理行为文化,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和内涵发展。

一句话,学校校园管理,要让“巡视管理”流行起来。■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盛泽一中)

猜你喜欢
情况管理工作校园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我觉得自己在三种情况下最有阳刚之气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我们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