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健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而小学数学更加强调的是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合理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注重引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的启发式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很多教师没有分清楚引导和牵引的作用,他们在数学课堂上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他们给学生以更加充分的讲解,但是忽略了对学生的合理引导,这样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引导作用,从而通过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进而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在“有余数除法”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更好地复习了之前讲述的除法概念,随后启发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教师给学生准备了10张卡片,5个盘子,让学生将10张卡片平均放到5个盘子中,问每个盘子放了几张卡片?学生分完后,教师问:“你们是怎样分的?每个盘子里放了几个?为什么正好分完了,一个也不剩?你怎样来用式子表达这个分的结果?”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更好地理解整除没有余数,也就是余数为0的情况。随后教师又给了学生11张卡片,5个盘子,让学生将11张卡片平均放到5个盘子中,问每个盘子放了几张卡片?教师故意不问学生还剩余有几张卡片。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很多学生拿着剩余的1张卡片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从而加深他们对有余数除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准确找出教学活动中的启发点
教师首先要对教材内容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并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学任务找出精确的启发点,从而更好地进行启发式的教学。其次,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而数学又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应该结合数学知识进行有效运用,只有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前提下,教师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启发。通常来说,启发式教学比较适用于知识点相互衔接的地方,这时为了使得学生更加系统、流畅地学习接下来的知识,教师通常会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最后,数学教师在启发点的设计上,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创设合理有效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加自主地去思考、学习,从而有效理解并掌握教学知识。
如,在“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给学生出示了一些自然数:1、2、3、5、6、7、9、10、15、24,问学生这些自然数有什么关系,由这些自然数可以得出哪些其他的数?有的学生说:“对这些数字进行加、减、乘可以得到一些自然数,如果对这些数字进行除,就可以得到一些分数,有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师接着让学生将这些自然数所能构成的分数全部写下来,找出这些分数中的最简分数,并将最简分数换算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最后将可以除尽和不能除尽的分数进行分类。当学生这些工作都做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分数进行观察、探究、思考,看看可以除尽的分数,即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都有什么特征,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又有什么特征。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也能更好地理解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这一数学知识,而通过他们的动手操作,也能加深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合理将启发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进行有效结合
启发式教学虽然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差异性,教师还应该合理地将启发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先通过讲授式教学让学生都能更加清楚地理解、学习一些数学基本知识,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接着再通过启发式教学,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巩固和运用这些数学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
总之,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同时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任务,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促使他们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进而推动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