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的“三度”管理

2016-03-21 19:28武刚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3期
关键词:合理化职能部门形式

武刚

小学学校管理中的“三度”管理分别为:密度、精度和深度三个层次的管理。其中密度指紧密程度,主要倾向于管理中的宏观调整下的管理;精度是指精细和精密,是学校管理中的双层次;深度是学校管理中对每一环节的管理都进行深入管理。

一、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密度

密度主要指学校管理的松紧程度,它是小学管理的基础性前提,在小学管理中管理空隙越大,管理效果也就越差,相反管理越紧凑效能也就越高。

要想实现管理密度的提升,进而实现管理效能的提高,首先需要实现管理分工的合理化,在一所小学中学生和教师的数量可能都不是太多,但是从校长到各个行政人员都是学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组成部分,无论是教务处还是班级都是学校管理中的组成部分,在管理中如果忽视了合理化分工、权责混乱,就没有所谓的高效管理了。

在合理化的分工中,校长负责学校管理的总体协调,副校长负责安全和教学管理,随后逐级层层深入和落实,保证每个职能部门的构建实现合理化。对各部门的行政职责进行明确,例如在安全管理中,副校长主要负责安全知识和德育的普及,在安全教育中,副校长就成为了总体协调的负责人,随后将安全意识下放至政教处,在政教处对具体的管理办法进行制定后,通过会议形式展开讨论,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如此,形成从上到下的管理联系层,实现管理密度的增加,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无论在行政管理层面还是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层面,管理的对象和主体都是人。在学校管理中要保证每一个管理人员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学校管理的重点——精度

在精度管理中,首先,要对个人和团队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管理。学校行政部门的管理是在职能部门的管理来实现的。职能部门负责人的是个人,整个职能部门是整体,职能部门中的每一个成人是一个个体,管理中主要是通过对负责人进行管理实现对整个团队的管理,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要对职能部门中的人员实现管理进而完成管理实务。

其次,要充分调动教师的主管能动性,在学校管理中一些教师比较积极和认真,而另外一些教师表现的十分懒惰。其实每一个人都有想要把事情做好的心理,一方面是由人的主观意识上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个人在人物的完成过程中是否能得到满足感的问题。因此在实施教师的管理中,学校要根据教师这一心理特点,具体实施人员的安排和聘用,此外还要注重为教师提供一定的自我发展空间。当前很多学校都延续了按部就班的管理体制,导致教师在管理中十分被动,其实在学校管理中可以借助多中形式的体育、教学的竞赛形式来为教学提供展示才华和自我的平台。

最后,要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人们有着从众心理,因此在学校的管理中,形成自上而下的示范榜样作用,对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学校管理的目标——深度

管理是形式和内容之间的有机结合,只关注形式是达不到实际的效果的,在小学管理中只有将形式和内容进行结合,在形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才能保证将学校管理提高到新的台阶。

要实现学校管理的深度,首先要将管理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整合,形式是内容的依托,内容是形式的核心,只有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才能保证管理的实效。其次要重视对管理理念的不断革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生活背景以及时代的背景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校长要经常思考关于学校的管理理念、校风、学生的建立、管理的目标等问题,在管理中做到心中有数,并能按照学校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在实践中理念的落实过程和怎样的,受到了怎样的成效,学生的反应以及教师的反映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必须要进行不断的思考。最后要重视对管理细节和过程,学校管理涉及到了学校的每一个方面,每个环节中又有一定的不同,从小事出发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实现对其的解决,学生厌学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教师严厉的批评、家庭的因素还是其他,在管理中这些事情都是需要教师考虑的问题。

小学学校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落实管理的密度、精度和深度。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实施学校管理争取受到更好的教学管理效果。

猜你喜欢
合理化职能部门形式
蒙住眼,因为剁手难——为什么清代不能建立合理化的央地财政分权
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
基于认知合理化的会计舞弊治理:研究基础与框架策略
小议过去进行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安徽省合肥市政协首次邀请政府职能部门旁听大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