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邓志荣 邓玉玲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教育信息化成就了学生的个性成长,成就了教师和学校的个性教育。笔者作为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的教师,有感于学校近年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感于信息技术对学生个性成长不可或缺的地位,仅就自身的实践与体验,用案例分享给同行。
教育诊断信息化成就个性学生
诊断是教学中特别重要的环节,通过考试诊断,教师不仅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集中性问题,更重要的是还能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化问题。发现全班集中性问题,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补救工作,发现学生的个性化问题,教师可以安排其自学或安排同学做小组帮扶式学习。笔者一直致力于教学针对性的研究。之前,每一次考试诊断,都要做大量的人工统计工作,计算学生的得分,分类统计学生的错误,花了很多时间只为得到每道试题的统计结果。自从学校研发了诊断分析系统,省去了我们大量的数据计算统计时间,系统不仅仅提供了知识点得分情况的统计,还能提供能力得分的结果,节约了时间。我们更多地思考如何去解决学生的集中性问题,依据学生暴露的个性化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督促和落实。
课程多样信息化成就个性学生
笔者作为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既重视本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也重视学校的整体课程体系建设,曾主持建设的校本课程包括微电影创意工作室、机器人工作室、陶艺工作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电视台,既满足了学生选课、开展创作、施展才华的需要,也满足了学校承接全校性集会、主题教育活动、组织观看电影、开展道德讲堂、三礼课堂等系列活动的需要。
自2013年9月启动的学校选修课程系统,已成功应用了三年。初中学生打乱班级,自由申报三十多门校本课程,实现了学生在线信息查询、选课以及任课教师对课程信息发布的管理等功能。成就学生个性需要的同时,也节约了管理者大量的工作时间。教师可对选课结果快速处理,可形成多个数据报表,如班级学生校本课程分布名单、校本课程学生分布名单等,使得课程实施更方便、快捷,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
信息化背景下的多样教学成就个性学生
当前课堂教学模式从大了看无非是讲授式和自主合作探究式。主流讲授式教学是我们国家教育效能优于其他国家的一大法宝,在适合大班教育的讲授式教育模式下,培养了大批量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而西方国家的经验却是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实践性比较强的教育方式,当下我们的课改也正在朝向这样的方式迈进。其实,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多样教学更适合学生的选择需要。今天,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结合,讲授式与自主合作探究式配合,校内集中学习与校外个别化学习结合,信息化提供了大量的个性选择空间。
以微课、MOOC、翻转课堂为代名词的新的课堂形态,使得讲授式与自主学习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结合,既营造了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也开辟了高认知层次合作学习的通道。大数据背景下有针对性的及时反馈,切中学生的学习要害,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以“做中学”为代名词的学习模式,开辟了学生实践、体验、创作的空间,各类机器人、3D打印、微电影、陶艺等作品的诞生,激发着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了孩子们的科学素养。
以“展示”为特色的教学模式,张扬着学生们的个性。社团、电视台、研究性、服务性、实践性活动都为孩子们搭设了一个个展示的舞台,这种教学模式激发着学生的个性。
管理信息化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为实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的目标,学校的各种管理手段都要朝向个性化,用信息技术收集学生和家长对任课教师及班主任的评价,利用信息技术对考试诊断数据的分析,用来评价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的教学业绩,促进教师的教育分析,促进教师研究个性化学生,用管理来促进教学效能的提升。
几年来,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体验,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信息技术不能当工具来看待,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就像我们身体里血液的成分,彼此融合,交织不断。教育信息化其实是我们教育生活的方式,也是我们教育人的工作方式。的确,有了教育信息化才能实现教育个性化,没有教育信息化也就没有教育现代化。
(作者单位: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