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评价:让评价成为学生的需要

2016-03-21 18:25徐峰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3期
关键词:复习题小组长活力

徐峰

什么是“活力”?词典的解释是:旺盛的生命力。孩子从有了生命迹象的那一刻起,体内就蕴藏着一股巨大的生命力量;在这股生命力中,有孩子与生俱来的成长“基因”,隐含着他们以后发展方向的秘密。

教育,就必须要尊重孩子这种与生俱来的内在活力,教育工作者要视保护和激扬他们的生命活力为己任,遵循孩子自然成长的规律,为其活力的彰显提供充足的条件与空间。

现行的初中教育评价优劣更多的是从“教育质量”来区分。所谓教育质量,就是为开展教学质量、质量评价与监控所提供的一整套科学的指标体系,粗俗一点讲就是“分数”。这种成人式的评价方式,其显著特点是,“完整性”“绝对地”反映了他人的观点与评价,而违背了“人是逐渐发展的,具有一定的过程性,他需要后天培养”。

“活力评价”不仅关注了自我评价,使孩子越来越了解和认可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这种评价还关注“智能”的多重性以及“互助”的互补性,让孩子能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也是对传统教育评价的改造。

“活力评价”可以将孩子培养成一个自主向上的人,一个会自我实现的人;更能帮助学生在外力作用下成为不断进步的人。

英语教师所承担的评价方式不单单是“分数”,或是“一颗星”“两颗星”……孩子们的评价或许更能真实地反映分数背后的“过程”。在我的班上,有10人“互助”小组长,他们是英语课代表的助手;而课代表也不是固定的,而是一个群体,少则2人,多则4人。他们根据英语课堂的需要和各自的能力、爱好不同,承担不同的工作,却又相互学习合作,从而保证英语课堂活动的良好开展。具体地说:

1.课代表组织学生进行晨读。晨读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也是语言活动的重要环节。但是,如果只凭借教师一个人的精力,是很难同时监控两个班的英语晨读。这个时候,需要凭借学生的力量进行晨读监控。英语课代表有权选出晨读“双十佳”(响亮、认真),对于不认真晨读的学生有权进行适当的惩罚。这种互助式的晨读评价保证了晨读活动的顺利展开。

2.评价学生的口语活动。口语教学作为一种不同于一般考试类课程的一种教学显然需要下大工夫,仅凭课堂45分钟很难让所有学生都能掌握。这就需要“互助”小组长和课代表们既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又要替教师去检查、监督和评价其他学生的口语活动。此时,教师不需要事必躬亲,不必去倾听所有孩子们的对话和背诵,只要通过“互助”小组长和课代表们反馈的“评价”去抽读、抽背,减轻了教师的课后负担,又能及时了解全班的英语口语背诵情况。

3.检查、评价学生的书面作业。通过组织“互助”小组长和课代表们去批改、评价同学的部分作业;通过建立档案袋去全面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这些做法,在坚持传统教师批改作业的管理人来看,也许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事实证明,学生有天生的学习和管理能力,我们要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机会,他们就是课堂建设中一支“高素质”和教师满意的队伍。

4.评价学生的复习情况。平时,“互助”小组长和课代表们各司其职。到了期中、期末复习阶段,他们就聚在一起,共同商讨复习工作。他们发动全班同学一起收集平时易错题、难题,并从同学们提供的复习题中取精去糟。这些汇集了全班学生精华的复习题,和以前单纯由我提供的“单打独斗”出来的复习题相比,无论针对性还是实用性都有了大幅度的改观。

“互助”小组长和课代表们互助式的管理运行,不仅保证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而且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了“自主的能力”“协作的能力”等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曾有一个孩子初一进校时,英语成绩只有46分。但是,在三年后的中考中,他的英语却得了112分(130分满)。他的父母很感谢我,我却对他们说,不要感谢老师,这离不开孩子的自身努力,更有“互助”小组长和课代表们的精心帮扶,使他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活力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当你一次次遇到教育挫折时,请不要埋怨他们“孺子不可教”,试着去尝试一些新办法,去多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真正的“内需”,或许成功就在不远处等你。■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复习题小组长活力
分餐小组长
活力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