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6-03-21 06:08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联财中学黄金书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创造性想象力思维能力

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联财中学 黄金书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联财中学 黄金书

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使命,其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教师要竭尽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焕发活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型技能人才。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实际,讨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 创造性 思维能力 培养

语文教学在各学科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创新教育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从基础做起。如何利用语文教学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是摆在教师面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克服从众心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的有效途径。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能产生创新的冲动。

1.预习存疑,诱导思维。有些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情节曲折,笔者要求学生预习的时候提出疑难问题,相互讨论、互相交流。学生对这些问题既感到新奇又难以理解,从而启发他们的思维。学生带着疑问认真读书,边读、边思、边议,效果更佳。

2.课题设疑,启发思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提出问题。捕捉文章中心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学会设下悬念,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能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难点质疑,引导思维。阅读课文时,教师要抓住重点、难点部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一步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进入思维状态,不断进行判断、推理,在思维的逐步深入中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认识能力。

二、改变单一思考模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共同讨论是激励求异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大家共同讨论的条件下,学生的思维活动可以经过不断地评价和引导螺旋上升,把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推向较高水平。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通过讨论,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三、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教学时,教师不能要求学生答问题时只对不错。有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一般学生不同,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近于荒唐,有时不易被理解,但认真考虑,他们的答案有某些方面的道理。

四、纠正思路狭窄的缺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学生思路狭窄,会严重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对纠正学生思路狭窄、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想象力是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是人们在头脑中创造过去没有遇到过的事物的形象,或者将来才能实现的事实的形象思维的活动。想象是创造力,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

1.通过作文教学培养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幻想性、假想性”的命题作文,如“二十一世纪的我”“假如我是一位老师”等,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开拓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通过指导观察培养想象力。培养观察力是发展想象力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获得有关的表象和情节的依据,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丰富画面的形象和情节,使画面活起来。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告诉他们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启发他们观察主要的现象与环节,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展开创造性想象,具体合理地想象出与观察对象有关的内容。这样学生的想象力能得到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得到培养。

五、努力愉悦课堂氛围,保证课堂教学充满激情

1.注重教学用语的幽默。德国著名演讲专家海茵兹·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因此,教师应加强教学用语的幽默性,打破课堂沉闷的局面,缓解学生紧张、慌乱的情绪,融洽师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教师可发挥想象,给故事增添一些细节,形成喜剧效果。课堂教学语言除口头语言外,还包括表情语言、姿态语言、手势语言、板书语言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语言,使课堂氛围愉悦,充满欢乐。

2.注重班级关系的融洽。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是创新思维火花迸发的温床。教师要注意课堂教学引导,融洽班级关系。一是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由于学科的原因,语文教师与学生更易形成信任、平等、民主、互动的创新教学师生关系,以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释放学生巨大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二是要促进良好同学关系的形成。教师应正确引导班级舆论导向,营造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公平竞争的局面。

3.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上,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直观演示、音乐情境、动漫效果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课文情境,形成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学生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能轻松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享受学习带来的满足与快乐。

[1]覃 萍.谈中学语文口语教学的情境创设[J].基础教育研究,2007

[2]邓 燕.浅议中职语文教学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6

ISSN2095-6711/Z01-2016-12-0170

猜你喜欢
创造性想象力思维能力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看见你的想象力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打开新的想象力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