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杜云飞
高校美育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探析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例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杜云飞
学校将美育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是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校人才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需要。特别是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的高校美育教育,以具象亲切的方式,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帮助大学生完成从教育客体向教育主体、从接受知识向培育情怀的转化。
美育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意义上被认为是一种说理性教育、规范性教育,通过先进思想、先进理论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增强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美育,即美育教育、审美教育,“是伴随着人类审美活动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它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己的潜在或显在的审美意识来对自身进行教育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从广义上说,它也是人类审美活动与教育活动的一部分”。
高校美育教育旨在通过引导大学生参与审美活动和审美实践,培养大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对美的判断能力,鼓励他们认识美、追求美,进而创造美。如何将美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促进高校美育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美育教育做出重要部署,“改进美育教育,提高大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加强学校美育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需要,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意义和重大。美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当前相对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促进大学生全面提升素质的要求,美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这一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美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要求之一,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组成高校教育系统的重要部分,缺一不可。它们紧紧围绕培育全面发展合格人才这个目标,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因此,美育教育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从属部分,它具有独立性。就两者的关系而言,一方面,美育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理论性、规范性教育,使美育教育在思想内容上和理论依据上更加充实和严谨。两者相结合,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施美育教育,既能保证美育教育的正确方向,又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使思想政治教育摆脱机械化、教条化的固有印象,能使其以更加亲切、具象的形式为大学生接受。
个别大学生的本位主义、个人主义倾向性明显,他们更加关心个人的利益和需要,对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照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忽视和漠视。其中宿舍矛盾出现频率较以往有所提高。随着社会竞争的增强,大学生面对的压力相对变大,自身抗压能力受到考验,个别大学生出现心理失衡。大学生中出现享乐主义现象,部分大学生日常消费、网络消费过高,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消费的普遍化,大学生在服装、饰品、化妆品、电子产品等方面消费比例增大。个别大学生十分享受外在产品带给自身的虚荣感。一些大学生审美出现偏差的情况日渐显现,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上的丑陋现象选择回避态度,不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对什么是真什么是美缺乏正确认识,仅追逐所谓的时尚潮流,忽视传承和保护民族的、传统的文化和艺术,对美的认知出现偏差。
如何引领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精神向度,关照其人文素养,重塑青年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认知、理解和悦纳,大力弘扬融入美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其作为现实鉴于本真使命的现实路径,是高校十分必要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新时期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抓手,是美育教育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通过“物质的、组织制度的等校园一般文化氛围,以内引的方式向学生传递非学术影响”“通过周围环境以无言的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活动实现了弘扬科学人文精神、养成良好气质为核心的高校美育教育、铸造大学生灵魂、造就高素质人才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结合和有机统一,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基于校园文化活动的美育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实现大学生从客体向主体的转化
新时期、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当前的国情出发,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各个实施环节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凸显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地位,实现大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向主动参与教育过程的主体转化。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主体,应主动参与教育实践中,通过切身感受、理性思考、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说教者,而是要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正确的审美活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促进学生能动地参与教育活动,在活动的各个环节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在策划、组织、反馈等方面建立起对美的基本判断,寻找积极向上的力量。学校可以通过各级学生会、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等学生自治组织,充分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鼓励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创建与组织。
2.实现大学生从知识吸纳向情怀培育的转化
美育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水平。文科院系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的大学生。高校美育教育的目的应由单一向学生灌输理性的知识、政策、规范,转而通过感性的审美活动,讲授审美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具象更直观地感受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特别是主题写作、读书评书、主题演讲等校园文化活动,能提示学生把接收的知识运用到活动的准备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再理解、再加工、再重建,认识美的事物、美的作品,进而从审美角度建立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评判。
美育教育依靠美的形象熏陶大学生,让大学生“在道德规范的学习过程中欣赏到人类自身的伟大与尊严,体会到人的本质力量之美,让美的追求化为一股道德的力量,从而实现自己道德的升华,进而形成自己的稳固的道德理念体系”。优秀道德、人文情怀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果说美育教育培养的是将美的观念、美的力量升华为一股道德力量,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在这一基础之上,通过更进一步地规范道德要求,不断深化和发展道德的内涵,确立和拓展道德标准,建立和完善道德体系,真正培养具有情怀的新时代大学生。
鉴于此,学校要结合特定的、关键的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新闻时评、热点焦点事件大讨论、优秀学生榜样评选等活动,这既是对大学生审美能力地进一步检验和探究,更是对学生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契机。
美育教育的实施不仅关乎这个社会是否能更加美好,还关乎作为国家、社会建设新生力量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能否得到提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美育教育的特殊作用,特别是通过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美育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什么是美、什么是善,什么是真,使大学生形成真正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认知,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感染力。
1.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以理论讲授和知识理解为主,而融入美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应充分发挥美育教育的形象性特征,通过树立美的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欣赏美的形象,使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领悟美的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从而达到教育目的。最为直观的途径包括,引导学生关注公认的优秀的绘画、文学、戏剧、音乐作品等,寻找艺术作品与人们内心的共鸣,通过客观实在的感受体悟,大学生享受感官和心灵上的愉悦。
据不完全统计,高校每年举行各类校园活动达上百场,参与人数占到全部学生人数70%~80%,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高雅艺术进校园、文艺汇演、经典影片展演、摄影比赛、主题演讲比赛、百家讲坛、辩论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以直观的形式、具象的方式使大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弥补思想政治教育抽象化、理论化的不足。
2.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重视内涵建设、丰富活动形式,满足大学生的普遍化审美需求,培养大学生的主流化审美意识,如结合传统文化节日和特定主题开展传统文化展览、汇演、红歌会等活动。第二,创新活动形式,鼓励大学生参与创建,促进大学生的互动式参与。特别是志愿服务活动、辩论比赛等,学生的参与度高,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第三,立足专业特长。以学院或学校为单位,根据本学院、学校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以专业知识交流和专业技能提升为目的校园文化活动,真正打造属于学生自己的、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真正在创造美中提高学生的认识,强化学生的良好素质。
3.形成校园文化活动评估评价机制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不仅是为教授学生审美知识和审美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提升审美品位。这些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通过不断地打磨和完善。因此,建立校园文化活动评估评价机制显得更加重要。
开展活动前,学校需进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评估。开启活动之前,学校应结合国家大政方针、重要时间节点、重大事件,事先在学生中展开调研,了解学生所需所想,确定活动开展的可行性,明确活动的开展目的。学校要预估参与的学生人数、活动规模和活动效果,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和应急预案。活动结束后,学校要展开评估工作,一方面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追踪调查,收集学生的反馈情况,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加以分析整理,确认活动开展的效果,为今后开展相关活动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观察学生是否在活动中感受到审美的愉悦,学生是否提升了审美情趣、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学生是否能够做到主动、自愿地投入活动。学校要肯定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收获,帮助大学生不断完善人格,达到以美育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呈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面对日益复杂多元的社会形势,如何更加有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美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媒介,有利于高校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和新途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1]刁 华,刘雨春.论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2]方元务,张继延.美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启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2
[3]孔 明.高校德育工作的困境及其对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4]张 瑜.高校美育的瓶颈及其突破分析[J].池州学院学报,2011.10
ISSN2095-6711/Z01-2016-1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