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中
(大连教育学院 初中教师教育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21)
“沉浸式”教研方式的创新与实践
李 中①
(大连教育学院 初中教师教育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21)
“沉浸式”教研是教研方式的创新,具有完整的操作流程,取得丰硕的成果,具有实践意义。
教研方式;研训教师;流程;经验
随着教育事业逐渐向内涵式发展阶段转变,教研工作也要做到重心下移,方式多元。“沉浸式”教研是研训教师深入一所学校,通过一周的研究、指导与服务,全面深入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教研方式。“沉浸式”教研实现了需求了解超前化、问题诊断现场化、困惑解答及时化、教研成果长效化。
1.方案先行
我们根据《大连教育学院“沉浸式”教研周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细化行动方案,具体提出“沉浸式”教研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工作流程。
指导思想:促进公平,提高质量;重心下移,方式多元;在“行走式”教研的基础上,实施“沉浸式”教研,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工作目标:打造名校,培养名师;深入学校,指导教学;问题引领,促进成长。
工作流程:在准备阶段,明确教研目标,确定活动学校,制定教研计划,预设教研成果。在行动阶段,规定工作时间,规定听课节数,规定教研次数。德育研训教师要参加班会、升旗仪式、学生社团等德育活动,培训指导学校德育管理人员,提出德育工作建设性意见;教管研训教师要参与课堂听课,提出课堂教学改革意见,提出或推介提高质量措施,指导教学管理人员建立教学管理体系,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
2.集中分散
集中“沉浸”和分散“沉浸”是“沉浸式”教研创新的两种教研模式。集中“沉浸”,就是各学科研训教师集中深入到一所学校,全面集中发现学校教育教学问题,以指导学校整体改进;分散“沉浸”,是学科研训教师分散到不同学校,对相应学科教师全程跟踪,发现教师个体问题和学科整体问题,以促进学科教学水平提高。总之,集中“沉浸”利于学校发展,分散“沉浸”利于学科提高。
3.发现问题
教研的根本价值在于解决学校教育教学问题,“沉浸式”教研能够在教育教学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
我们通过“沉浸式”教研发现,教学问题集中在学校理念滞后、德育实效性不强、教管体系不清、教改措施不力、评价体系不完整等方面。这些问题,有些学校知道,但解决路径不清;有些学校不知道,只能推着往前走。路径不清的,我们通过“沉浸式”教研协助学校找到路径;推着走的,我们通过“沉浸式”教研帮助学校发现问题。
4.形成课程
依据调研问题化、问题课程化原则要求,“沉浸式”教研要将问题加以归类,开发相应课程。
“沉浸式”教研可开发课程包括理念类课程、管理类课程、教改类课程、研修类课程、措施类课程和指导类课程。
5.培训指导
“沉浸式”教研的重点是在培训指导环节。培训的主题设定基于问题,培训的形式多元化,包括观课点评、交流座谈、专题讲座、教材解读、问题答疑,等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指导有利于培训主题的落实。
6.反馈建议
“沉浸式”教研是对教师个性需求指导,但个性需求的满足往往需要学校管理的配套。基于此,“沉浸式”教研首创即时反馈环节,将教师的个别问题、个别需要及时反馈给学校,向学校管理人员提出改革建议,增强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实效性。
7.成果评估
“沉浸式”教研预设了成果。活动结束,我们对预设成果达成情况进行评估,评估主要依据“沉浸式”教研基本标准。
一是效益成果。“沉浸式”教研是否赢得基层学校和教师好评,活动是否给各教师进修学校带来辐射影响,即由“行走式”教研向“沉浸式”教研转化。
二是纸质文本。“沉浸式”教研是否有材料、论文、经验类图文集结成册,根据此类成果可视可学可研程度评估得失。
三是典型交流。“沉浸式”教研是否形成经验做法成果,并在一定范围进行交流,案例是否典型。
四是绩效考核。将研训教师在“沉浸式”教研中的表现纳入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以评语和等级呈现。
1.引导教研方式创新
“沉浸式”教研创生很多教研新方式。
谈话式教研。变讲座为谈话,研训教师与一线教师拉近距离,平等对待,亲切自然,没有隔阂,有助于一线教师说明真实需求,研训教师挖掘深层原因。
听课式教研。变集中反馈为个别指导,研训教师深入课堂,发现一线教师授课优点和存在问题,便于一对一及时指导,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跟踪式教研。变一触而过为全程跟踪,深入一所学校一周时间,对一名教师或几名教师全程跟踪,有益于教师改变观念,确定思路,固化成果。
研修式教研。变研修说教为现场观察,以往研训教师评价校本研修,更多倚重于材料分析。“沉浸式”教研,研训教师成为教研组一员,平等讨论问题,观察教研的主题、形式和效果,接近地气,更有问题情境。
问题式教研。变发现共性问题为发现个性问题,就全局整体而言,一所学校一个教师,属个性化问题,个性化问题需要提供个性化需求菜单。
培训式教研。变整体培训为个体培训,以往的教师培训周期长,而“沉浸式”教研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就地开展培训。培训有专题,培训有讨论,培训有方法,培训有需求,培训有效果。“沉浸式”教研的实践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规模培训的时代已经过去,小范围、扁平化、有特色、更及时的培训时代已经开始。这是新形势下提出的一个教研课题,值得思考。
反馈式教研。变教师交流为集中反馈,“沉浸式”教研结束后,研训教师集中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反馈,点明学科教学亮点,指明存在问题,提出中肯建议,校方管理人员清楚存在问题,利于学校研究解决办法。以往教研主要与教师交流反馈,学校无法从宏观整体上解决本校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提供教研理论实证
提供了典型案例。教研需要典型案例,需要正面案例,也需要反面案例。“沉浸式”教研深入学校,能够发现典型案例,为研训教师教研理论水平的提升提供典型案例支持,增强教研理论指导的说服力。
奠定了现实依据。任何理论如果没有现实依据,则理论是脱离实际的。基层的任何一所学校,都是一个客观现实存在,这种现实存在不能采用教研理论一刀切的指导,因为任何一个现实存在,都有其存在的不同条件,唯有从实际出发,才能发现真正的教育教学问题,体现教研的针对性。
建立了实验基地。教育的理论和教研理论,需要用实验加以论证。有一种情况是不容回避的,即我们的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往往照搬现成的教育理论,尤其是西方的教育理论,而西方的教育理论常常是建立在教育实验基础上,我们的教研理论则缺少实验依据。“沉浸式”教研就是一种现实版的教研实验。 “沉浸式”教研深入的每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实验基地,我们在每一个实验基地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用观察、座谈、讨论、统计等方式方法发现和解决问题。
3.增强解决问题实效
教研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基层学校的教育教学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的教研是没有意义的。“沉浸式”教研深入学校、深入课堂,调研问题,将问题归类为课改理念问题、教育教学管理问题、教学方式问题、校本研修问题、学生学习问题等,并务求在沉浸期间解决这些问题,这才是务实有效的教研。
4.丰富课程开发内涵
大连教育学院研修模式提出“调研问题化,问题课程化,课程实效化”,其中“问题课程化”是关键。以往的调研也发现了问题,但是没有课程化处理。“沉浸式”教研基于问题,将问题加以梳理提炼,形成课程框架。
“沉浸式”教研可开发的课程种类很多。
理念类课程。针对学校教育理念和课改理念问题,开发出理念类课程,以解决学校理念滞后影响教与学的质量问题。
管理类课程。针对学校德育和教管实效问题,开发出德育目标与实施、教管要素与措施课程,以解决教育教学管理实效问题。
教改类课程。针对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改革不力问题,开发出课改的要素与教学的改革课程,以帮助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方式改变。
研修类课程。针对学校校本研修务虚问题,开发出校本研修的主题与形式课程,以解决学科教师校本研修质量不高的问题。
措施类课程。针对学校教学措施不力问题,开发出提高质量的措施课程,以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措施不力问题。
指导类课程。针对学校长期缺乏教师发展指导问题,开发出教师学习指导、生活指导、生涯指导课程,以帮助教师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规划,培养教师成长自信心。
1.实践成果
“沉浸式”教研方式变革,带来很多研训成果,研训教师收获满满,“沉浸”点校收获颇丰,打造了名校,培养了名师,也助推了研训教师和基层教师的双向专业成长。
研训作风的转变。“沉浸式”教研实现了研训教师作风的转变:教研重心下移,重视实践问题,研训从学校和教师实际出发,重视调查研究等技术手段,与教师平等讨论问题;实现了学风转变,教研的真正学风不应该是本本主义,不应该是主观臆断和教条主义,而是重视实践的结论和实验的论证,“沉浸式”教研是实践也是实验。
调研材料的积累。研训教师的教研需要第一手材料,需要典型案例,更需要在调研中搜集问题,而这些材料不能闭门造车、不能主观臆断凭空想象,不能凭老经验吃饭,在教研问题上,任何一种凭个人经验与好恶的做法,都是对教研不负责,是不真实的伪教研。“沉浸式”教研沉下去,了解学校、了解教师、了解学生,获得并极大丰富教研的第一手材料。
个性指导的增加。以往的教研更注重全体,对教师的个性指导严重不足。“沉浸式”教研弥补了这个缺陷。两年来,“沉浸式”教研共深入学校22所,现场专题培训60场,个性化指导教师1000余人次,促进了学校整体发展和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2.经验总结
创新教研才能带来教研效益。在国家“创新驱动”背景下,“创新教研”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战略布局,是一种教研思想,是一场教研意识的革命。“沉浸式”教研是一种教研方式的创新,带来的效益是多方面的:教研创新的引领辐射,让基层教师进修学校得到教研方式变革的启示,让区级研训教师开阔了思路;基层学校和教师满意,学校知道了问题所在,教师的专业水平得以提高,推动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
顶层设计决定活动预期成果。“沉浸式”教研取得预期成果,实现了确定的教研目标,关键在于大连教育学院的顶层设计方案的科学性。顶层设计是至上而下的规划,是工作任务的全面计划,是项目实施的前期设计。因此,顶层设计是一种战略规划,是一种宏观布局,是一种工作思路,是任务实施的操作指南。
发现问题才能设法解决问题。“沉浸式”教研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基层学校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教师和学生的教和学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前提就是发现问题。“沉浸式”教研通过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师生,用职业的敏感和专业的标准,发现问题并且将问题立刻梳理归类,及时反馈给学校和教师,这就为最后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
多样教研方式影响教研效果。“沉浸式”教研所包含的多样化教研,表现为听课跟踪指导、师生调研访谈、现场校本研修、专题培训讲座、领导反馈建议、问题答疑解惑等,这些多样化教研方式,带来接地气、近距离、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的良好教研效果。
“沉浸式”教研实施两年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沉浸式”教研也存在一定的探索空间,未来我们将在扩大集中“沉浸”点校,延长分散“沉浸”周期,“沉浸”教研调研提前,改进“沉浸”点校管理评估等方面继续探索。
[责任编辑:惠人]
On Innovation of Practic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Pattern of “Immersion”
LI Zhong
(CenterofJuniorHighSchoolTeacherEducation,DalianEducationUniversity,Dalian, 116021,China)
“Immersion” is an innovative way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which has complete operational processes and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showi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attern; research and training teacher; process; experience
2016-05-10
李中(1975- ),男,辽宁大连人,中学高级教师。
G40-032
A
1008-388X(2016)03-0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