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在课堂教育中的实施

2016-03-21 06:08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人文活动语文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王 讯

和谐教育在课堂教育中的实施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王 讯

和谐教育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在和谐的基础上能产生“谐振效应”。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在情感氛围、生活氛围、人文氛围、 活动氛围、质疑氛围和体验氛围中促成课堂教育的和谐。

素质教育 和谐 个性 多元化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特征。这就像一幅画的美就在于色调、构图等方面的和谐;一首歌曲的优美在于音色、音调、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和谐是人们的追求,是教育的追求。和谐能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

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和谐教育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能在和谐基础上能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发展达到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益。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研究和谐教育是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课堂教学中,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情绪是高涨的。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和谐的教育下,能获得全面发展。教师教学应该如何创设和谐的课堂呢?

一、在情感氛围中感受和谐

从理论上讲,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对学习语文至关重要。然而,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课程的情感和态度往往被排除在教学关注范围之外,既无针对性培养,又无科学性检测,更无实效性成果。新课程强调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只有学生主观上愿意学、有兴趣学、有良好的习惯,才有可能学好语文。

一切和谐的事物都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这就是顺其自然。教学过程中只有按照中学生年龄的心理、生理特点设计,教学内容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二、在生活的氛围中放大和谐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课堂教学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小课堂变成大社会,让学生在小课堂中领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促进师生教与学的联动与和谐。学生在尽情表现自己的同时,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得以展示。整过课堂中,学生的心与情和谐,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教师尊重学生内心的感受和思维表达的差异,参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既不失自然情感的流露,又不失对学生的引导与调控。教师和学生作为不同的个体,其生命活动的展现融合为一,相互感动,和谐成长。

三、在人文的氛围中丰富和谐

“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对学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需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充满人文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是有价值的课堂,是师生生命延续的课堂。

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语文教师挖掘语文的人文价值十分必要。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不搞“语言”“思维”“行动”上的“霸道”,在“润物细无声”的组织引导中带领学生逐步建构和完善语文知识体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让语文课堂阅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在尊重、沟通、宽容、欣赏的氛围中,使语文课堂更有“人情味儿”。

四、在活动氛围中创设和谐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再是承载特定知识的文本,而是学生生活世界的经验;课程也不再是教学法计划和目标,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课程不再只是由教材这一单一因素构成的静态课程,而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互相作用形成的动态生长的构建过程。这种过程离开活动是无法实现的。活动是人存在的形式。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各种活动,特别是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性活动为主要形式,组织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以活动促学习,以活动促发展。学生在这种积极、开放的教学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五、在质疑的氛围中体会和谐

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多种自主学习的活动形式,打开学生思路,让课堂质疑充满生命力。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寻疑,引导学生动脑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释疑,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交流等释疑。教师要引导学生存疑,对一些当前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适当的时候再研究。质疑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共同努力。学生敢问、爱问是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前提,会问、善问是培养的关键。课堂中,教师创设良好的质疑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表现得最活跃。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因此,一堂和谐生动的课堂,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

林正文.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ISSN2095-6711/Z01-2016-12-0069

猜你喜欢
人文活动语文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