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青
(西宁市第五中学, 青海 西宁 810000)
利用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探讨
张建青
(西宁市第五中学, 青海 西宁 810000)
“独立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已成为学生人生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地理学习的规律,提高其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地理学科文理兼备,涉及面广,地理知识丰富多彩,地理教师要善于挖掘地理知识中的趣味点,善于从多个角度去点燃学生好奇的火花,使之产生新感觉,引起新兴趣,产生新欲望。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尽力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不断产生新的疑问。如人们对昼夜、四季等自然现象都已司空见惯,如果进一步提出“要是地球不是现在这样的姿势和速度运动,它的自转周期更长或更短,它的自转轴和轨道面的夹角更大或更小时,昼夜四季等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等问题,便可以改变学生以往的定向思维,产生新的求知欲念,既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又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若能把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成一种学习的需要,就能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逐渐养成独立获取知识的习惯。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中学地理教材中有大量丰富生动的内容,如各地风俗人情、地形、气候的差异性等,题材丰富。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如以问题为核心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有人说中生代落到恐龙身上的水就是如今落到我们身上的水。这句话是否有科学依据?进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对水循环原理有进一步的了解。此外,地理教学还可结合影视配套材料、多媒体课件等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使抽象的内容生动化、直观化。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辩论会、学生讲坛、课堂竞赛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要促进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意识的形成,创设良好的独立获取知识环境至关重要。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绪,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全员互动、全程介入、全方位参与,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教”,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在“教”。在课堂中提供一种允许自由表现、独立活动的情境,通过师生沟通、生生沟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反应和创造。让学生从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多一些创造机会。帮助他们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还可将地理课堂扩大到大自然中,如借助罗盘、放大镜观察岩层的产状、岩石的性质,借助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星座,自制简单仪器测量太阳高度角,得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等。通过以上教学手段,学生不仅有一种亲临其境的切身感受,同时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进而刺激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努力探究地理科学的奥秘。
高中地理有关地理规律的内容很多,例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海水温度和盐度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地质演变规律、城市演变规律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或演变方面的规律提炼,既有助于学生归纳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通过地理教学对地理思维能力和各种地理思维方式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并不断地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在这种思维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发现思维中存在的问题,而且使其思维品质得到提高,进而帮助学生逐步摆脱僵化的思维模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唤起学生的需求,激活学生所必需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因此要善于总结归类分析,细心揣摩地理原理,精心总结地理规律,教会学生通过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地理认知结构,使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建立知识线索,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从而达到知识联系紧密、思维培养深入的目的,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超越。传统教学中课堂总结是个大环节,而这个环节往往由教师来做。在独立获取知识新理念下,总结以及课中小结都可以让学生来一显身手。总结不应该只是简单复述一下这节课的内容,而应视为这是学生极好的自我反思机会。如设计让学生和老师来共同完成板书,让学生到黑板上绘地理板图,在黑板上演示一些练习,并说明思路,让学生操作地理模型,上讲台指图,对照板书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反思总结。学生的课堂自我反思,既是对独立获取知识结果的梳理,更是一种别人无法替代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学习。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常常需要把具有时空和地域因素的复杂事物表示出来。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地图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看图、填图、画图、用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和看到的现象来自己画示意图,实际上就是先让学生在头脑中把所阅读的东西变成表象,然后将头脑中的表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学生要把语言描述变成表象,就必须对学习材料进行积极的加工。这种加工,不是简单地记录和记忆信息,而是要改动对这些信息的知觉,把自己所学的信息和自身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产生一个理解。学生画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画出的示意图,就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例如,在讲“地球公转与季节”一课时,先带领学生通读课文,再根据多媒体演示地球公转的现象,在白纸上画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侧视图和极地俯视图,然后用视频展示仪展示学生的作图,找出错误,有针对性地讲解。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观察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读图、看图、作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