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效课堂教学目标的再思考
——以全国湘教版地理教材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为例

2016-03-21 06:11:21肖金花
地理教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预设大赛目标

肖金花

(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 广东 东莞 523850)

对有效课堂教学目标的再思考
——以全国湘教版地理教材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为例

肖金花

(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 广东 东莞 523850)

2015年11月1日至4日,全国湘教版地理教材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在广西桂林一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40多位参赛选手在决赛现场课堂论剑。

笔者有幸观摩了初中组的十余节地理课,感触良多,受益匪浅。这次大赛所有选手都准备充分,课堂教学可圈可点,展示了她们出众的教学风采。在认真观课和阅读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全国湘教版地理教材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集》一书时,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选手们对教学过程非常重视,环节命名新颖夺目,呈现内容丰富精彩,师生活动多种多样,设计意味深长明显,看得出是经过字斟句酌,再三打磨的,对比之下,教学目标就简单随便多了,有些甚至存在明显问题。这种全国性大赛尚存在不重视教学目标的问题,常态课更可想而知了。

在许多地理教师眼里,教学目标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写在教学设计和导学案里,只是为了形式和结构的完整。他们认为,课堂教学重在方法好,设计好的情境,选择好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才最重要,目标的达成是隐性的、生成的,听课教师完全可以依据教学过程来推测执教者对目标的把握。何况在大赛中,评委不会去死抠目标写得合理科学与否,更不会拿着设定的目标去审视教学过程。

上述认识不能说完全错误,但实在有失偏颇。教学目标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以及调控教学环境的基本依据,它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行程和预期结果,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风向标。一个优秀的地理教师,他首先要知道“教什么”“教成什么样”,这就是有效的地理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1]。下面笔者以大赛课例中的教学目标为例,谈谈对有效课堂教学目标的再思考。

一、教学目标应考虑学生需求与相关知识水平

在常规课中,教师比较了解自己学生的需求及其与主题相关的知识水平,制定的教学目标容易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主动建构。但是,大赛教学很难满足这一要求,因为选手与赛场学生先前几乎无任何接触,这就导致选手只能根据经验和考试的要求操作,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缺乏直接的指导作用,形同虚设。

这次大赛的所有教学设计都撰写了教学目标,但“拿来主义”现象较明显,有照搬《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也有直接运用教参或网络中优秀教案的教学目标。

如宁夏选手的“世界的海陆分布”的教学目标只有以下三点:①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还有和陆地分布的特点。②通过读图知道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③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2]。

另外,在课堂教学大赛中,不少选手课堂导入后,在课件上呈现了学习目标,但只是一念而过,个别选手连提都未提一句,就一闪而过,似乎只是给听课的评委和教师一个交代。这说明这些选手对教学目标的重视度不够,可能嫌浪费时间,认为突出亮点,给听课师生留下深刻印象才是最重要的。其实这是个误区,抛开教学目标的重要意义不说,作为一个完整的大赛课例,评委除评价课堂教学过程,对教学目标的评价也应是重要一环。

二、教学目标应具备适切性与可操作性

有了对学情的分析,目标中的概念、技能等子目标还需具备与教学主题、学生需求及其相关知识水平的适切性,从而使子目标具备可操作性。然而,大赛中有些选手的教学目标存在宽泛、抽象或啰嗦等问题。

例如,广西选手制定的“中国的主要产业——农业”教学目标(摘取部分知识目标)如下:①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部门及辨别其主要农产品;②了解经济作物的特点,能将经济作物进行分类,并找到相应的产区;③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存在的难题;④能联系学习内容,了解并介绍广西本土地区的主要农产品……[3]

乍一看,没有问题,可仔细分析,整个目标用了七个“了解”,词语模糊,缺乏可测性,细化不够,导致课堂活动设计缺乏主线,学生对授课内容着眼点模糊,无法调用合适的已有知识与新知识进行有效关系架设。

我们可以尝试用“说出”“浅谈”“读图”“比较”“绘图”“归纳”等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方式,清晰地描述出教师的教学意图和希望学生达到的水平。可考虑修改为:①能说出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部门及其主要的农产品;②能结合生活经验,说出经济作物的特点,并为其分类和寻找产区;③能通过图片和资料浅谈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④能联系已学知识,说出广西本土的主要农产品,并为其分类。

三、教学目标应体现完整性与层次性

教学目标的完整性主要包括:一是内容完整,无知识点的遗漏;二是形式完整,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三是表述完整,一般有学习行为的主体,合适的行为动词或动宾结构短语,达到该目标的条件。层次性主要包括:纵向上,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了解、理解、掌握三级水平;横向上,针对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应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因为目标要综合考虑学段目标、课程资源特点以及学生具体情况来确定,所以不能模式化地撰写。如三维目标,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它着眼的是“人”的整体发展,是融为一体、相互渗透的,同时它的实现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作为地理教师,首先应将这一理念领会透彻,并力求每节课都体现这些目标。

例如河北选手的“埃及”一课,虽没有细分三个维度来阐述,但内容完整,有机整合,是三位一体的有效设计。摘录如下:①通过读图分析并进行展示,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开罗。说明埃及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②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自然环境特点说出埃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整合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通过对埃及因地制宜发展的分析,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观,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的重要性。③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4]。

这种表达贴切地表明三维目标之间作为一个整体的内在联系和三维目标之间作为教学过程的递进关系。这堂课教学理念先进,教与学的过程精彩高效,被评为全国一等奖,为大家所推崇,遗憾之处是教学目标略显简单粗糙,中规中矩,没有体现精心设计的主题活动,也没有凸显选手“本节课想要强调的学会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关系来解决问题,注意研究方法的归纳总结”。

与“埃及”这类“形散神聚”的整合性教学目标形成对比的是,有不少选手虽然形式上严格按照三维目标陈述,但维度混杂不清,内容模糊空洞,特别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没能与“知识与技能”目标融会贯通。

笔者还发现不少选手突出认知或技能目标,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如甘肃选手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一课,教学目标为:①在“新疆在中国的位置”图上,说出新疆的海陆位置;②在“新疆的位置和范围”图上,分别说明新疆的范围、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③描述新疆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5]。

选手不理解八年级下册教材的编排用意,第八章的所有区域是要突出环境与发展,导致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像八股文一样,缺乏地理味儿。

再如湖南选手的“澳大利亚”的教学目标只有两点:①读澳大利亚政区图,获取海陆分布、经纬度等信息,让学生阅读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主要城市。②引导学生了解澳大利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里的国家”等美称的由来[6]。

此教学目标还存在行为主体混乱的问题,第一点的前半句隐含学生为主体,后半句则隐含教师为主体。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混乱的问题存在于不少选手当中。

四、教学目标应兼顾预设性与生成性

地理教学目标最基本的特性是“预设性”和“生成性”[7]。上述的教学目标都是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及对学生的把握预设的、理想化的目标。而我们知道,地理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无论教师预设得多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何况初中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在教学过程中常会产生出人意料的事件。教师需要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敏锐捕捉生成点,并促进学生达成新的目标。生成性目标在地理课堂中普遍存在,只是教师没有注意到它的潜在价值。

比如湖南选手在上“澳大利亚”时,突然遭遇链接的视频播放不了,她一下懵了,忘了学生无事可干,就只想着要打开视频,足足浪费了4分钟多,视频终究没打开,导致基本的教学过程没有完成。其实,遇见这种突发事件,教师应当机立断,或承上,抛出一两个讨论题,或承下,口述视频主要内容,引学生思考,让学生有事做后,自己再从容处理课件问题。即使预设目标没有完成,也还有生成目标,不至于让听课者觉得执教者被课件栓死,缺乏教学机智。

为了体现教改理念,90%以上选手采取了小组讨论,可是授课现场的座位一排排固定着,连转身都困难,加上桂林一中的学生似乎不太习惯讨论和合作,执教者没有应情境而变,导致一些活动空有形式,没有达成过程目标,也没有生成新目标。笔者观课发现,每个班级都有一两个特别活跃能说的学生,如果教师能放开一些,引导他(她)大胆地多说,无论正确或错误,都可以成为新的教学资料,生成新目标。

生成性与预设性看似矛盾,实质是对立统一的。如果没有预设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无序的;反过来,如果呆板地执行预设性目标,那么课堂就是僵化的,没有应变,教学效果也是不理想的。这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判断生成性目标与预设目标的关联性,如果关联性不高,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应巧妙引导,避开继续探讨;如果二者密切相关,教师不应忽视,宜进行延伸和探究,这种以学定教,更充分体现教学机智和课改理念,也许会成为课堂亮点。

总之,地理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对一节课的目标定位,是学生学习发展的起点和落脚点,它不应该被忽视。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契合课程标准,立足教材和学情,可操作、可观察,三维融合的。如果能站在地理学科角度高瞻远瞩,既有对学科的感悟,又有对地理知识的融通与地理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就是更高水平的目标设计了,也应该是我们每个地理教师的追求。

[1][7] 李家清,雷鸣.初中地理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3][4][5][6] 湖南教育出版社.全国地理教材教学大赛初中教学设计汇总[EB/OL]. http://www.hneph.com/ jczt/newsdetail.aspx?lmid=126&pdid=164&id=5452.

猜你喜欢
预设大赛目标
“鸟人”大赛
环球时报(2023-03-13)2023-03-13 17:18:39
插秧大赛
环球时报(2023-02-16)2023-02-16 15:18:41
我们的目标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说谎大赛
小说月刊(2014年9期)2014-04-20 08:58:11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
对联(2011年14期)2011-09-18 02:49:42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
当代修辞学(2010年6期)2010-01-21 02:28:02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