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县新安镇吴兴村吴兴小学 吴让利
用愉悦因素构建语文课堂
河北省正定县新安镇吴兴村吴兴小学吴让利
摘 要:语文教师应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探究促使学生思维愉悦;利用充沛的感情,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促使学生情感愉悦;利用多媒体教学中多彩的画面、生动的形象促使学生感性地学习;利用幽默活跃课堂,促使学生情绪愉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才是活跃、成功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 多媒体教学 语文课堂
语文教师要进行听、说、读、写等教学工作,内容丰富又冗杂,学生要想学好语文需要勤奋努力。很多学生因为语文知识琐碎、学习艰苦而变得畏学继而厌学。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笔者依据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教师只有为学生创造学习语文的愉悦因素,用愉悦因素构建语文课堂,把语文教学活动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有乐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才会想学、爱学、乐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只有在学生自身的配合下才能顺利实施,才能被学生接受。教师的教学任务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硬塞给学生,而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使之独立阅读、思考、创造。
小组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平等合作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思考、交流、竞争,愉悦学习是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中,生字、形近字、分析课文教学内容都可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使学生互学、互教,加上教师的及时评价激励,学生由消极、被动、机械的听众转变为积极主动并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者。
例如,自读课文时,笔者把全班分成多个小组,每组五六个人,任命一个组长。组内每个人先独立学习,然后将自己的领悟的知识和组员分享。每个人都会学到很多,再一起进一步钻研课文,获得更深层的知识、感悟。最后由小组成员选一个代表参加班内的知识讲解、交流。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在学生讨论中加以点拨、引导,最后归纳总结。在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探究意识、团结意识都在愉悦的心情下得到增强。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教学要通过“言”和“声”感染人、教育人。课文大都语言优美、感情丰富,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或多媒体示范性朗读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讲解课文时,教师应包含感情,做对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笔者范读课文时自进入了课文的情境,读到父亲呼喊埋在废墟下的儿子时,笔者焦急、期盼地呼喊到:“阿曼达。”学生静静地听着,当笔者读第二声“阿曼达”时,几个学生不禁跟着呼喊起来。当阿曼达得救了,全班响起欢呼声。学生听懂了课文的感情,和笔者,和作者产生共鸣。在这种氛围下,教师和学生之间营造了一种感情共鸣的良好氛围。
教之以情,学生生情,以情传情,这种真挚浓烈的情感会产生动人心弦的魅力,营造出让学生愉悦的情境,促使学生感兴趣,乐于学,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感染力。
小学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感性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优美的画面中,在优美的朗读中去发现、去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人情美、自然美、语言美。
例如,《燕子》一文,笔者播放视频:小燕子在蔚蓝的天空中,在五颜六色的鲜花上空,在碧绿的原野上飞翔,学生充分感受到春天的美好、燕子的可爱,其中的感情不言自明。
又如,《柳笛和榆钱》一文,由于学生小,不善于观察,笔者让学生观看柳笛、榆钱的图片,学生嘘声一片:原来榆钱是这样的,太漂亮了。学生再读课文时自然就领会了文章的感情,读得有腔有调。
再如,《狼牙山五壮士》,笔者播放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学生默不作声,好多人都流下热泪。
多媒体能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将学生由狭小的教室带到无边的大自然,把历史人物拉到眼前,使他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地进入课文,学得生动具体,兴趣盎然,学习的愉悦感不言而喻。
要使学生乐学就必须努力营造一种师生间平等、民主的和谐氛围,尽可能做到每堂课中学生都有笑声。教师喜欢并尊重自己的学生,对学生有深厚的感情,学生对教师就会更尊敬,发自内心地喜欢教师,会对教师教的学科感兴趣。偶发“事件”或机智的语言会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
例如,一只小鸟落到教师的窗台上,瞪着眼,东瞅瞅,西瞧瞧,学生发现后纷纷扭头看小鸟。笔者灵机一动,说:“看,小鸟在观察哪个同学不认真听课呢?”学生笑了,但都认真听讲了。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各种因素把愉悦氛围带人课堂,引导学生快乐学习,使学生不把学习语文当作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这样地语文教学一定是成功的。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5-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