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本在篇章结构方面对写作的借鉴点

2016-03-21 01:51黄琴丹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论点

黄琴丹

阅读文本在篇章结构方面对写作的借鉴点

黄琴丹

读写结合中的读不是浏览式的读,它可以文本为“样例”,为学生提供“作文是什么样子的”图式和写作的基本思路,这些图式在学生采集材料、构思和表达的写作行为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本在篇章结构方面对写作的借鉴点,即为学生提供一个“作文是什么样子的”的图式,这有助于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一、散文的行文思路与情感脉络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论及写作方法,有这样的观点:“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意为情理是文采的经线,辞采是情理的纬线,经线正然后纬线才能织成,情理定而后辞采才能通畅,这是写作的根本所在。刘勰在这里强调的是一篇文章中情理的重要性。

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缘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了为学、处事之哲理,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达到和谐统一,可谓是一篇文情俱胜的文章。王安石根据一次普通的游览阐发了独特的哲理之思,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写作启迪呢?

一是观照生活。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尊崇古代圣贤在观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等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物时,能够以“思”之光映照那些过去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予以“重温”,以求对“己思”之启发。前人的生活经验,若能在有得之时,加以“重温”和“映照”,那么,相信我们在写作时,会生发出许多新的思考来。

二是深思慎取。王安石之所以能写出这篇游记,就得益于深思慎取。王安石于游览途中注意到“有碑仆道”,并发现“华山”乃“花山”之误;于洞中,他又注意到前洞平、近,记之者众,而后洞险、远,记之者少,显然是其游时“慎”,观察认真、仔细;写作时能选择这些典型细节,这又说明他游后“慎取”。而悟出志、力与物三者之辩证关系,则又是深思之结果。

三是精心选材组材。议论部分与记叙部分一一对应,第一段记仆碑文字,为第四段埋下伏笔,第二段详写游华山洞经过,对应第三段的议论。

由此,可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尝试,如这道写作题:

通过本文的学习之后,请你回忆一下你的游览经历,名山大川也罢,无名之地也罢,你是否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呢?或者就你生活中的某一次经历,某一件事,你是否悟出过新的道理呢?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示例:

登泰山的感觉

在爬山之前,我是想要一直走到山顶的。但到了红门和中天门之间时,我忽然开始怀疑自己,现在感觉有点累,真到中天门是不是要坐索道?但当我到了中天门,感觉也就那么回事,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疲劳。继续兴高采烈地登山。真正到了十八盘,才恍然大悟,原来“河水既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也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只不过是慢慢地拾级而上而已。

上得山来,回头一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崇山峻岭,悬崖峭壁,都在脚下。白云如雾,轻浮山峦,一切都在来去之间……

又如《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结构和内容紧密联系,读起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文首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课文的文眼。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心情变化线索,这正好像是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全文情—景—情,经纬相织,情景交融。

通过对《游褒禅山记》与《荷塘月色》的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学习游记散文,还是学习写景抒情散文,引导学生读中悟写,探究行文思路与情感脉络,不失为读写结合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学习《邂逅霍金》一文,同样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行文思路与思想感情脉络。

这篇课文的思路非常清晰,以“邂逅之前”“邂逅之时”“邂逅之后”的顺序来安排结构。“邂逅之前”,写中国人对霍金(主要指对《时间简史》)的态度:争读,崇敬;“邂逅之时”,写“我”遇见霍金时的心情:敬仰、震惊、震撼,以及剑桥人对霍金的态度:平静。文章就人们对霍金的态度作了上述多层面的描述之后,转入了深沉的思索——关于霍金的“幸”与“不幸”的思索,表达了对理解、尊重、关怀他人的人文意识的呼唤,对良好的人文环境的渴望,此即“邂逅之后”。

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与行文的思路是完全契合的:“邂逅之前”,作者对霍金充满了深深的敬意;“邂逅之时”,作者面对此情此景,心灵被强烈地震撼;“邂逅之后”,作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感慨霍金的“幸”与“不幸”。

通过对以上三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写作启示呢?

第一,组织材料以时间为序,注意结构美。散文虽取材自由广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但片断与片断之间也应该有序安排。不可随意排列、编凑所选材料,一定要根据题目要求统一规划,使题文吻合,文气贯通。

第二,安排材料以情感为线,注意布局美。散文往往将几个有联系的内容版块像拼图一样拼联在一起,不同的场景,作者的感情可能会有起伏。但无论作者选取哪几个片断,都以情感为线,注意片断与片断排列组合中的布局美。

第三,注意选材的典型性与和谐性。各片断的选材不要求具体、详实,但要求精练、简洁。可选取几个典型的突出主题的事例进行简要概括,或抓取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在选材时要去粗取精,精中显情。

如下面这道作文题,即可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尝试。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路途中,你总会“遇见”一些人、一些事、一些物,他们或让你感动,或让你感慨,或让你沉思……

请以“遇见”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示例:

遇见绿

迈入初秋的九月仍带着些许夏的气息,难得的一个休息日,好容易也有个天空高远湛蓝的好天气,却不得不被诸多纷繁的公式、作业囚禁于方寸的书桌前。

苦苦盯着面前滴散着点点墨迹的试卷,本就烦躁的大脑又多出一片倦怠的情绪,具象的数字在眼前不断扭曲移位,最终依旧化为一堆乱码。怀着壮士断腕的悲愤,终将手中的笔胡乱砸在书桌上,将试卷丢在了脑后。

来回在狭小的房间内踱步,乱成一团的心绪无可救药地积压成一块石头,沉甸甸的。再一次来到窗前,无意间瞥到窗外灿烂的阳光,斑斓的青绿树影,不由生出一丝无源头的渴望。罢,那便出去走走吧。

一路向东,终是渐渐脱离了身后喧闹的线条文字的包围,与片片安静而又荒芜的绿野在不期间撞了个正着。

应是与万千的荒地一样,一样的杂草丛生,一样的四处散落着破碎的砖瓦,也一样的夹杂着灰色露砖的残垣断壁。可一切的一切对于那样一个年轻的逃离者来说却是那般的新鲜。

微风渐抚,种种不可名的野草带着星星点点的黄白花朵在风中摇晃,似是蹁跹而起的绿色蝴蝶,洋溢起的种种不可言语的生机与这静谧的背景相织相携,令人心醉。虽是如废墟遗迹般的房屋,一面的墙缘却也被层层叠嶂的爬山虎所覆盖着,婆娑的高大灌木丛影将其遮掩,带上了野意的趣味。

晃着手中随地拔起的一束狗尾巴草,遥望着这片绿地与远方的天际线一点点交织融合。忽有种这浩渺的天地间只有一人、一地、一天的错觉,静听着风声与树音的合奏,就这般慢慢地、慢慢地走向了平静……

是被车辆开过划破空气的声响所惊醒的,回头看着离身后不足几米的沥青马路,终是感觉到了所谓逃离的可笑,却也再度被眼前之景点醒几分。

我们总是太在意结果,总是在现实的包围中焦躁和烦闷,却忘了让自己的心归于平静,让自己的目光投向远方。平和的目光能带来的是每一处所都有的惊喜与美,烦躁间却只能看见诸多的困境,如眼前的绿野荒原,也如散落在桌边的张张试卷。

从牙牙学语至今,我们被无数次告诫要埋首专心,因为成功才是立足于世的关键,但我更欣赏一路前行,珍惜与每一处风景的相遇,以梦为马,用诗意的目光与语言记录苦短人生的每一载。

天色渐渐归黄,再度回望归于暮霭间的绿野,一抹微笑挂上了唇角,潜入心底。

与绿色相遇,我看见了生活。

二、议论文的横向思维与纵向开掘

议论文写作如何打开思路?横向思维并列展开议论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容易学会的方法。

所谓横向思维并列展开议论,即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主体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采用横向展开议论的关键,是能够对一个中心论点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中心论点的分论点来。

例如《简笔与繁笔》一文的论述思路,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驳论式开头,先破后立)。然后是分论:简笔的妙处(例证:《水浒》);繁笔的妙处(例证:《水浒》);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选择简笔或者繁笔。最后是结论:联系当前创作现实,提倡简练为文。

这是一篇典型的二元关系型议论文,其中有诸多可借鉴之处,我们可由文本教学导入二元关系型议论文谋篇布局的写作指导。

对于论述“A与B”的关系型作文,其结构可以为:(1)提出论点。(立片言以居要)(2)简要辨析两者关系。(3)定义 A。(4)定义 B。 (5)具体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6)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总结。(7)结尾,收束全文。

“A与B”的关系型作文,写作时,首先要判断概念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它们的内在关系,如并列共存型、是非矛盾型、辩证统一型等,明确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具体分析两者的关系是文章的重点,一般采用并列式横向结构,从不同侧面阐述中心论点。

横向展开议论的好处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议论文重在阐明道理,而要说明某个问题,如能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往往可以使议论显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

其次,从议论的力度和效果来看,采用横向展开论述往往能使议论气韵酣畅,有如重浪排阔,给读者形成强烈印象,从而增强议论的说服力。

再次,议论时恰当合理地采用横向结构,能显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思维范围内的不同指向的深度开掘,体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那么横向展开议论有哪些角度呢?请先看两个构思的例子。

例一,以“说‘思’”为题构思。

总论点:要养成多思多想的习惯。

分论点(从“思考”的作用角度设置):(1)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2)多思才能敏捷判断力(并列分论点二)。(3)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三)。

例二,以“品读人生”为题构思。

中心论点:只要你细细品读,人生这杯“白开水”会变成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分论点(从品读内容的角度设置):(1)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他人(汲取营养)。(2)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获取教训)。(3)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学会珍惜)。

综合以上两例,我们会发现,《说“思”》一文是从 “为什么”的角度来论述思考的作用和意义,这种方法叫意义分析法;而《品读人生》一文则是从“怎么做”的角度阐述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品读人生,姑且称之为条件分析法,意为有了这个前提条件才能更好地达到结果。此外,还有一种最基本的方法是从“是什么”的角度来提炼分论点,这种方法称为内涵分析法。这是横向展开议论的三种基本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分论点不能重复,不能包含,更不能互相矛盾,分论点的先后顺序要合乎情理和逻辑。当然,做到了这些并不意味着就能写出好的议论文,如果能在论述的时候辅之以由此及彼和正反对比的深度分析,文章的内容就更加充实,论述也就更加缜密深刻。

并列式结构的文章看起来布局紧凑,框架清晰,一目了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让读者掌握作者写作的思想脉络,而且读起来有气势。其模式也好操作,学起来较为容易。

佳作示例:

追梦

张泽睿

站在2013的门槛上回头眺望,看着过去一年里人们走过的那些或清晰或迷茫的脚印,那一串串脚印似乎在拼凑着一个“梦”字。因梦而起,因梦而行,这些蹒跚而坚定的步伐,从过去走来,又走向未来。

我一直以为我理解“梦想”,所以我对那些打着“相信梦想的力量”名号的选秀节目非常不屑。我还没有成为“读书人”,却非常有趣地有了那份自命清高的情怀——梦想的确不用伟大,但也总不该是在舞台上拼搏一次那样简单而短暂吧?可为什么依旧有那么多人前仆后继地追逐着镁光灯的光芒?今年夏天的“好声音”,却让我看到了更多人以或柔情、或激昂,又或者是别样的冷静淡漠演绎摇滚的方式去表达自我。除了名利,他们在舞台上自我的释放和由衷的快乐也渐渐让我相信,梦想并非和细水长流或惊鸿一瞥相关,它是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力量,悲壮却不凄凉,勇敢甚至横冲直撞。傲立在梦的起点,本来就是这么无畏。

而也许更多的人徘徊在追梦的路上。有李庆明那样推行“公民教育”以健全儿童人性的诗意的教育家;有李小棚那样以自己肩膀担起农村义务幼儿园运作重任的仁厚远虑的园长;更有柳叶刀尚未握热、希伯拉底誓言尚未践行就冤死于病人之怒下的实习医生王浩……他们并非是我们的全体,但执着于目标的坚韧,为信念奋斗的顽强足以代表所有在追梦之路上奔跑的人。梦的那种无法言语的力量又开始作用,让人能够为追求一个至善的结果而不惜牺牲自己,让人能够因遥远却无尽的光芒而无惧眼前的黑暗和险滩,让人即便殒命半路却依旧姿态永存。“虽九死其犹未悔”,梦在哪里,奔跑的姿态就在哪里。

除却沉重而漫长的追逐,似乎也有值得欢欣的圆梦者。如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就了中国文学界百年来的渴望。但是一个梦的终点并非一道篱墙,它更可能是千千万万个梦的另一个起点。于是自然地,大家又站在了梦的起点,继续坚持着奔跑的姿态。

立梦,追梦,圆梦,看起来远不是一个荣耀的征程,而更像是一个苦痛的轮回。但正是在这种轮回中,我们平日里所触碰到的人性的丑恶、贪婪、自私被渐渐涤荡,因为人心的善念和坚韧也在这样的轮回里愈发显现。梦最美丽的时刻,并非在我们幻想它的瞬间,而是在它“在路上”的每时每刻,于是追逐就在漫长的苦难中生出了意义。

我的2013也将追梦,去追逐清冽而透彻的空气,去追逐十二年寒窗换来的精彩。我的前方有微茫的曙光,有慢慢孤苦的黑暗,但回头我却发现自己的脚印也在这一路追逐中与其他无数脚印一起交织在那个“梦”字之上,无限延伸,没有终点。

横向打开思路虽是一个最为基本的方法,但其缺点在于呆板、生硬,也不利于对问题的深入剖析。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如果要对一个问题或一种现象层层剖析,力求深刻透彻,纵向层进式展开论述是较为有效的办法。

所谓纵向展开议论,就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地围绕观点展开论述,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密逻辑。它的优点是比横向并列式论述更能体现思维的缜密,能使文章更灵活,更具有个性化色彩。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为了论述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一中心论点,设置了以下层进的分论点:(1)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2)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3)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4)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5)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分论点论述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表现出严谨而缜密的思路,显示出一种令人折服的逻辑力量。

那么,纵向递进展开议论有哪些好方法?

一是分论点式递进。即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层次间可用诸如 “不仅……而且……”、“况且”、“更为重要的是”等关联词语或短语过渡。如《无韵之离骚》的结构思路:这“奇”,不仅在于……;也不仅在于……;尤其在于……。这明确告诉读者,太史公笔法的奇有三个层面。每个“奇”用分号隔开,表明是三层。“尤其在于”突出强调,表明是重点写作第三奇。

二是“三问式”递进。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当然,一篇文章不必三个问题平均用力,面面俱到。如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就是“三问”层进式的论述结构,文章思路严密而清楚:(1)什么是真正的教养。(2)获得教养的途径是阅读世界经典名著。(3)为什么阅读好书的过程是自我完善的过程。(4)怎样才能在研读经典中获得真正的教养。

三是辩证分析式递进。也即在论述时引入相似或相反的其他概念,并辨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使文章富于思辨性和深刻性。这个辨析一般放在文章结束前,起到进一步加强论述,使文意掘进一层的效果。如学生在写题为 “谈 ‘成名’”的议论文中最后这样写道:

名气并不一定意味着人气。当我们用实力为自己积累了名气,他人会欣赏并支持这份名气,我们才能凝聚真正的人气。只有站在实力上的名气,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超越平淡,只有实力才能让这样的名气在历史大潮中屹立不倒。

文中,作者引入了“人气”这一概念,并且辩证地分析了“名气”和“人气”之间的关系,说只有站在实力上的名气,才能凝聚真正的人气,显得颇具哲理性。

当然,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不是截然划分的,他们相互关联、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我们在写作时可以综合运用。

请看下面这道作文题的写作尝试。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一个角度立意,自拟题目,采用递进式论述结构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旭日阳刚和西单女孩,曾经默默无闻的草根,却在地铁和过街通道中走出了一条成名的“终南捷径”。然而,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就像其他明星一样,他们成名后也总免不了存在一些争议的声音。如旭日阳刚,甚至负面新闻接踵而至,话题缠身,曾一度被疯传遭遇禁唱风波、内部不和、出入坐豪车、新歌太烂、农民工身份造假……大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势。可以想象,他们的名字今后仍将成为商演和综艺节目的热门主题词之一。

佳作示例:

从泡沫土壤中抽身回去

范煜群

曾经,作为“草根英雄”的代表,旭日阳刚感动激励过无数人。默默于城市巨大幕布后平凡生存的大多数“蜉蝣”,借由《春天里》得到宽慰。很多人把他们的成名看作草根梦想的象征符号,如今符号却终生异变,招来了接踵的问题。

在我看来,旭日阳刚的“改变”并不特别,尤其在如今功利的市场环境下,身处其中者为求得生存,有时不由自主地走向极端。

很难说旭日阳刚如今正弦曲线般的人生走势是否出于本意。我们当然可以认为,一夜间由受人无数冷眼跃至幻想中的顶峰的狂热是导致他们负面新闻不断的直接主因,初出茅庐的他们确实是尝到了些许甜头的。若是往乐观方面揣测,更可以善意地为其开脱为理想主义者的幻灭——成名后的心理失衡,理想与现实在利益面前的落差,都成为了两个不甚了解娱乐圈“规则”的汉子的桎梏。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以“娱乐至死”为标签的时代,这个蜂拥般哄抢速成利益的时代,更多地成就了旭日阳刚今日的现状。相比于自我的难以揣摩掌控,大环境的推力显而易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不过是殉葬品,是娱乐至死时代的被娱乐者。公众显然没有意识到,舆论将他们从原本的土壤里发掘,播种入一个不同性质的土壤里去,灌以过于厚重的期望,有如拔苗助长,在他们被捧上圣坛之后,回过头责怪苗不长青。

值得引起警觉的是,这类草根抑或非草根艺人的幻灭——酷似海平面的泡沫的命运,似乎多在国内的娱乐土壤中出现,而为西方国家所少有。以苏珊大妈为例,除成名后例行公事地四处巡演之外,依然过着如旧的生活。或许梦想之可贵,正在于与尘世之利欲毫无瓜葛,仅保持原有的生活状态。与老猫为伴,下午茶后即兴放歌,即已心中圆满。

仔细分析国内的娱乐圈现状便知其中差异何在。放眼当下市场,大多数人抱着闹哄哄抢一把的心态,浮躁功利,观众厌倦于娱乐公司的频繁造星,后者为吸引观众眼球变本加厉,甚至常出现造出负面新闻博取关注的现象。如此浮夸的土壤,再纯朴的梦想也带上了铜臭的味道。而更多的后来者,被动或主动地被冠以“草根”的名号以求分得一杯羹,草根早已变味,最初的草根们亦被异化了。

兴许,在这股病态功利之风褪尽之前,草根们还是应当回归生根的土壤中去。成名只在朝夕,世事却又并非那么简单。成名之后,怕再难找回从前的平常心了。

阅读与写作是双向的,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教学,都可以文本为样例,引导学生借鉴其篇章结构特点,领会作者谋篇布局技巧。读写结合训练可以按照“样例学习”——“写法借鉴”——“写作尝试”的操作步骤,每个写作话题都在 “写法借鉴”环节为学生讲解相应的写作技巧,为学生做示例简析,然后让学生尝试用学习到的方法写作。

让学生理一理,感知课文结构;让学生议一议,理解课文结构;让学生练一练,运用课文结构。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有意识地进行写作教学,抓住结合点,可促进学生学习迁移,提高学习效率。为写作而教的阅读课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写作意识,激发学生“我也想试着写一写”的兴趣和冲动。而这,正是语文老师孜孜以求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上海市崇明中学)

编辑:李运

责任编辑:文海

猜你喜欢
论点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统编语文教材九(上)第五单元拓展阅读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明清以来湖州社会史研究总回顾——兼述海外学者相关论点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递进式分论点的分类
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之寻找论点把握论据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