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对话教学:高校人文类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2016-03-21 01:51刘汉波李萃茂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人文生命课程

刘汉波 李萃茂 程 箐

生命对话教学:高校人文类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刘汉波 李萃茂 程 箐

二十一世纪,人类正步入对话时代,“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也逐步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不仅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更是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为此,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公民的高等院校应该把培养对话力(包括对话意识、对话精神、对话道德、对话技能等)纳入教学目标之中,并将对话作为教与学的方法以及整个学校教育的普遍价值和基本原则,使对话的文化在学校中形成,从而使学生在对话的文化中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现代公民。

然而,对话教学在高等院校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等院校人文类课程的教师依然习惯于“独白教学”,以一种真理在握者的姿态,对学生进行宣讲与灌输,有的老师甚至对不同的声音武断地制止乃至扼杀,如此“满堂灌”,其结果自然是学生的厌学、逃学,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基于此,探讨适合于高等院校人文类课程的对话教学模式,帮助师生树立与巩固对话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真正的、有效的对话,其意义不可小觑。

一、高校人文类课程实施生命对话教学的必要性

(一)由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

高等学校俗称“大学”,它不同于中小学的地方在于它是直接为社会输送高级人才,这些人才将成为各行各业的建设者,要担当起安邦治国的重任。蔡元培在履职北京大学校长之际,就清醒地认识到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所,而是纯粹“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其培养的学生当有一种不同于古代儒生读书致仕的活法,而是以学术为志业,“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以光大中华文明为天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15年12月27日修订)第五条更是明确规定高等教育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这种有担当、有作为、能创新的现代公民绝对不是靠一味灌输所能造成的。心理学认为,责任感是驱使一个人主动担当起家庭、社会、国家责任的不竭动力,而责任感的获得源自于教育,特别是自我教育,是自我意识形成后,自觉追求的产物。只有当学生沉睡的心灵被唤醒之后,才能激发出强大的责任感和不息的创新精神。心灵的唤醒靠的不是强制和灌输,而是点燃和诱导。这就离不开对学生独特生命的重视与尊重,离不开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大学所以能让中外学子心向往之,根子在于:大学应比其他世俗机构更关注人的心灵发育与成长,它是呵护青年的至情至性的摇篮,亦是诱导青年反身体认人格奥秘的智慧谷,更是砥砺青年独立践行青年成年礼的祭坛。”[2]“呵护”、“诱导”、“砥砺”这些词指向的恰恰是以尊重学生为根基,以唤醒学生为目的的生命对话教学。在某种程度上,生命对话教学是大学教育(特别是人文类课程教学)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关键所在。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才说:“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和老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像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3]

(二)由人文类课程的性质所决定

高校人文类课程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文艺学等人文学科类课程。而人文学科作为 “有关人类文化的学问或文学研究”,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地方,在于它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关注的是个体的精神世界与人类的精神文化,包含了人文教育的课程结构、人文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以及人文修养的理想境界。[4]这一类课程具有人文性、想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执教此类课程时,不是一味地强调知识的客观性,专注于“传道授业解惑”,把前人发现的真理和盘托出,而必须注意知识的人文性,做到眼中有人,既要与创造出了伟大文明的历史人物对话,对历史上的伟人持尊重与谦卑的态度,更要与富有独立意识、自由思想的鲜活个体对话,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与独特追求。生命对话教学自然成为高校人文类课程教学展开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由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学习特点所决定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6周岁开始小学启蒙的孩子必须到18周岁才能迈入高等学府,成为 “天之骄子”。18周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是生理成人、法律成人、精神成人的时间标志。生理成人指的是这个阶段的孩子经历过青春期发育之后,在生理上趋于成熟,身材日益高大,体格益发健壮,胳膊变得有力,能够胜任绝大部分的体力劳动了;法律成人指的是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条件,拥有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同样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了;精神成人指的是经过10多年的教育之后,心理日益坚强,人格日益独立,思想日益成熟,精神日益健全。意识到已经成人的大学生在学习上形成了不同于中小学生的新特点,他们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阅读面广,思维活跃,敢于发问,也具有了一定的提问能力,这种学习心理使得他们喜欢老师采用讨论式、对话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他们的意见能得以顺利发表,相反,对于那种“满堂灌”的独白式教学则本能地反感乃至拒斥,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一种变相强制。生命对话教学恰恰考虑到大学生这些独特的学习心理,充分尊重他们作为生命个体在知识建构面前的平等性,保证了大学生参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高校人文类课程应该建构与实施生命对话教学模式,以顺应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把他们培养成有思想、有担当、有作为的一代新人。

二、生命对话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为了从根本上理顺师生关系、激活学生生命体验、尊重学生独立见解、改善人文类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近些年来我们在高师人文类课程中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建构和实践了生命对话教学模式,提升了高师院校人文类课程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生命对话教学的理念

受建构主义心理学、现代阐释学哲学的影响,对话教学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5],从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角度奠定了知识建构论的基础。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认为客体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它具有意向性,它的吁求使得主体必须以这样而不是那样的方式显现为意识,也就是说,知识并不是现成的,而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生成的,同样的客体在面对不同的主体时会呈现出不同的知识。海德格尔从根本上颠覆了认识论(即主客二分),认为无所谓主客体之分,人与世界实际上是互为主体的,二者构成主体间性,知识就是主体间性的产物。伽达默尔进而认为知识的生成实际上是人与世界视域融合的结果。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则强调交往的有效性取决于真实性、真诚性与正确性。所有这些理论,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即对话势在必然。具体到教学之中,课堂教学也应改变观念,即师生应通过对话来完成知识的建构。我们以上述对话理论为基础,从人文类课程自身的性质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生命对话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一群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任课老师、几十号学生)之间的对话,需要充分调动各自的生命体验与情感积累,在想象、联想、情感、理解等心理机制的作用下,才能充分与具有人文性、想象性、虚构性、情感性的人文类文本展开对话,继而以人文类文本为载体实现教师与作家的对话、学生与作家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师生都要把自己的生命打开,以自己的生命体验与他人的生命体验进行对话,从而绽放出各自生命之光,实现视域融合,产生知识增量。具体来说,生命对话教学的要义有四:

1.生命对话的核心是理解。每个学生基于自身的生活经历与阅读经验会形成不同的期待视野,他们在与文本进行视域融合时会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解。这些理解都有其合理性,作为教师应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理解,打开自己的生命,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生命立场,对学生的理解持同情之理解态度,才能真正与学生展开生命对话、心灵对话、情感对话,最终达成相互理解,产生知识增量。

2.生命对话的基础是平等。在师生关系的认识上,学术界先后提出过“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主导主体论”三种理论,但不管哪一种理论,都未能摆正师生的关系:要么学生被动,学生围着老师转;要么老师被动,老师围着学生转;要么老师与学生各有所求,老是错位。我们以主体间性理论为基础,在对话教学中对师生关系进行重新设计,将“平等”作为教学过程中师生合作交流的基础,把学生看成合作者、资源人,是互教互学的对象。教师不再是站着一统天下,学生也不再是“蹲”着言听计从,双方都把对方看成是可以交流、沟通的主体。其潜在含义是,老师的观点也可以被质疑;学生的意见也应该得到尊重。具体到课堂教学上,则要求老师以问题为中心,与学生一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保持课堂的开放性,而不再像以往那样将一种貌似真理的知识强加给学生。

3.生命对话的姿态是倾听。对话教学最忌讳的是只管自己放机关枪,而不顾及别人的反应,这种对话表面上热闹,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效果甚微,因为它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环——倾听。而没有倾听,对话就无从谈起,理解就更是一句空话。在我们看来,倾听比言说更为重要。唯有适当降低自己的姿态,全方位地敞开自己的生命,去倾听学生的声音、动作、表情乃至言外之意,弄清楚其价值立场、运思逻辑、情感态度、知识背景,才能调动自己相应的知识积累与情感积累,与学生实现有效对话。

4.生命对话的理想是民主。我们提倡生命对话对话教学的短期目标是,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生命都能够得到尊重,获得理解,从而在求学、成长之路上绽放自己的生命。而长期目标是,让民主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学生的骨髓,化为他(或她)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上都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信任、理解。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民主意识影响周边人,改良局部环境,终有一天,自由、平等、尊重、多元、宽容、和平等观念就会深入人心,促成社会大环境实现和而不同的理想。

(二)生命对话教学的操作模式

生命对话的教学理念最终要落实为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实施,并发挥作用。在我们看来,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话语活动,是教师这个主体把自己与教材对话的过程与结果,在特定的课堂语境中,借助特定的沟通方式(声音、表情、手势、多媒体等等),与另一个主体——学生进行沟通与对话的过程,它包括教师、教材、学生、沟通与语境五个要素。基于此,我们认为对话教学不应局限于师生对话,而应该全方位展开,据此构筑了“人-文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一以贯之、相辅相成、全面立体的对话教学模式。

所谓“人-文对话”,指的是教师与教材(文本)、学生与教材(文本)的对话,这是对话教学得以展开的前提与基础。而实现“人-文对话”的最好方式在我们看来是文本细读,即教师或学生以自己的生命体验沉潜到教材的字里行间与作者、编者的灵魂相遇,最终实现与教材、文本的视域融合。为此,我们在课堂上毫无保留地与学生分享自己在文本细读时的审美体验,并把文本细读的方法与奥秘倾囊相授,通过适当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文本细读的方法,最终达成“人-文对话”的美妙境界。我们以《诗经·蒹葭》为例展示了诗歌语言音韵美的鉴赏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人-文对话”的范本。在细读中,我们主要从双声(“蒹葭”)、叠音(“苍苍”、“萋萋”、“采采”)、押韵(第一节中的“-ang 韵”,第二节中“平声-i韵”,第三节的“仄声-i韵”)三个方面体验了追求者(人类的代表)追求伊人(理想的化身)的迷惘与感伤:一方面是朦胧而迷幻的美人(理想)对追求者的感召,一方面是上下求索、反复追寻给追求者带来的身心俱疲,但追求者始终没有停止追求的步伐。[6]学生在这个样例的引领下,很快就掌握了诗歌语言的鉴赏方法,为“人-文对话”的充分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谓“师-生对话”,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与课外基于人文类课程而进行的交流、交往、沟通与理解,这是对话教学的关键与灵魂。我们认为,由于学生与教材之间存在着不小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唯有通过教师把教材的难度降低到学生可接受的水平,学生的学习才是有效的。打个比方来说,学生与教材之间横亘着一条沟壑,学生的能力无法一步跳过去,这时,就需要教师在沟壑中垫上几块垫脚石,以帮助学生通达知识的彼岸。为此,我们首先通过编写校本教材、研发集视、听、读、写、做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与网络系统的方式把教材难度降低,然后按知识体系把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专题,每个专题配以精心设计的圆桌议题和参考文献,要求以寝室为单位“认购”其中一个专题,在阅读教材和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围绕着圆桌议题展开小组讨论,最后形成讨论稿,提交到课堂交流。在课堂上,全班同学就存在疑惑的地方或自己看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或小组讨论中未达成共识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加强指导,帮助学生形成焦点,甚至引导意见相左者形成对立的双方,让他们展开辩论,使问题在辩论中越辩越明。最后,任课教师再进行高屋建瓴的评论与总结,提示学生注意致思的路径与讨论的方式。在整个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肩负起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对话者和评判者的任务,调控好对话的方向,保证对话的顺利进行。

所谓“生-生对话”,指的是学生之间围绕着人文类书籍而展开的辩难、讨论、对话与帮助,这是对话教学的愿景与归宿。在我们看来,大学的一个功能是为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提供一个聚会的平台,学生们学习、生活、工作都在一块,他们围绕着一个问题可以展开反复而深入的讨论,甚至可以把每一个细节都辩得清清楚楚。要想让“生-生对话”变得可能,变成现实,既要让学生解放思想,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更要帮助或督促学生搭建好各种各样的对话平台。一是通过拟定阅读文献、设计圆桌议题的方式搭建课内对话平台,方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进行生命对话;二是打破班级建制,把爱好阅读、喜欢钻研的同学按兴趣和特长汇聚在一起,搭建读书班、学术沙龙等课外对话平台,让学生充分进行生命对话;三是利用手机、电脑、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打造以精品课程、博客、QQ群、微信群为主体的网上对话平台。立体化与现代化对话平台的打造,既极大地拓宽了教学渠道,也方便了“生-生对话”的随时随地展开。

三、生命对话教学的保障措施

生命对话教学模式尽管能有效改善高校人文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它的实现并不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需要辅之以相应的保障措施。通过几年的艰苦摸索,我们认为生命对话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五要”。

一要争取利于改革的制度环境。正如任何的改革都离不开制度保障一样,高校人文类课程生命对话教学的教学改革,更需要学校教务处、计财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相关部门以及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生命对话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人文类课程教学范式的一次重要转换,必须要由教务处乃至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将它立项为校级、省级课题,由校计财处、省教育厅提供经费支持,才能让课题组集中时间、精力、财力来做系统研究和教学实践。而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教学系统、精品课程等都需要现代教育中心提供技术支撑与网络平台。教学学院则可以在队伍建设、教学督导、学生配合、教学评价方面提供更直接有力的支持、更为宽松的改革环境,以利于生命对话教学的顺利推进。

二要彻底扭转错位的师生关系。尽管对话的声音在理论界、教育界越来越响亮,但在大学课堂中师生对话依然是一种理想,因为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一时还难以消除,学生已经习惯了逆来顺受,即使明知老师有错,也不敢轻易质疑老师,因此,要真正达成对话的境界,首先必须打破师尊生卑的传统观念,充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对师生的地位进行一次置换。所谓师生地位置换,在我们看来,是指改变以往的、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被动的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课堂教学地位上升为主动的教学地位,教师从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下降为从属的地位,从而以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过程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新时代发展变化的毕业生。必须声明的是,师生地位置换并不意味着师生关系的彻底倒转,学生的意见取代老师的意见,让老师对学生言听计从、俯首帖耳,因此,与其说师生地位置换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不如说是一种策略,是对既往教师权威地位的一种矫枉过正,其目的其实在于让学生也成为一个知识建构的主体。因为在知识的探求上,本就没有高低之分,师生也只不过是“闻道有先后”罢了,老师并不是天生就拥有知识的人,也不具有垄断知识的资格。体验的差异、视角的不同,使得学生也同样能发现真理。当学生从心理上真正地改变以前那种倾听、服从的角色以后,就等于撤掉了那重看似无形实际上严重束缚着他们创造性发挥的帷幕,使他们以空明的心境面对崭新的世界,探求知识的触角就全部张开了,知识的建构就变得自然而然了。老师地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缴枪不杀”和责任的转移,实际上,由于惯性使然,老师依然在知识探求的天平上占有了半壁江山,在学生心目中依然是神圣的。也就是说,教师由主体降为客体实际上是一种观念的转换和心态的调整,当他们在观念上意识到学生在知识的探求上也拥有主动性,而非完全被动时,他们才会把学生也当成与自己平起平坐的朋友来对待,有时甚至能发出知音之叹。一言以蔽之,师生对话只有在教师和学生同是主体、二者构成主体间性时才真正可能。也就是说,师生对话的前提是师生地位的真正平等。

三要营造和谐民主的对话氛围。生命对话教学的正常开展,既要求师生关系的和谐,也要求生生关系的融洽,在班级管理上就要有意识地把同学们凝成一股绳,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一个凝聚力强、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更能保证同学们在课堂上打开窗户说亮话,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上课前,任课教师也要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缓和同学们的紧张情绪,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并就近取材,选择同学们感兴趣、有话说的话题,才有利于打开同学们的话匣子,投入到课堂对话之中。在课堂讨论之前,还要把预习任务和圆桌议题提前告诉学生,让他们明白学习任务,并有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学生的发言,不要以“好坏对错”作为评价的标准,而要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予一些正面评价,对于那些在致思路径上有创新、有自己真知灼见的同学,哪怕这些回答跟“标准答案”有出入,也要给予高度肯定。同时,不能催促学生,而要多一点耐心,给足学生以充足的思考时间,才能呵护学生那颗敏感的心灵,愿意参加到课堂对话中来。

四要改善人文类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想实现生命对话的理想境界,不仅仅是教学环境的营造、师生关系的扭转,也不仅仅是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学策略的调整,而是要求任课教师有过硬的本领。对话教学的鲜明特点在于:你不知道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没有四两拨千斤的功夫,恐怕很难保证对话的顺利推进,一不留神又会回到老状态:要不顾左右而言他,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要不靠教师权威重新把问题封闭,使得学生再也不敢提问,不愿对话。这就要求切实改善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以不变应万变。为此,可以双管齐下,通过“走出去”和“动起来”的方法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所谓“走出去”,就是鼓励老师们去考博、进博士后流动站、单科进修以及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名师和大家的指导与启发下扩大学术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改进研究方法,拓宽发表平台;所谓“动起来”,就是搞活校本教研,鼓励教师们基于课堂、基于具体问题解决的方式在研究现场(教室)探索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在同事的启发与帮助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完善自我的知识结构。

五要搭建全面立体的对话平台。要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生命对话,不仅要有务虚的对话规则与模式,还必须要有务实的对话平台,才能把这些生命个体聚集在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打造以课堂对话为基础、以课外对话为延展、以网上对话为补充的全面立体的对话教学网络,这是一个能为生命对话教学正常开展提供切实的对话平台。课堂对话平台的打造可以通过编著对话性强的校本教材[7]、研发融视、听、读、写、做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系列圆桌议题、推荐延伸阅读文献等方式来做到;课外对话平台的搭建可以通过创办读书会、开设学术沙龙、开拓第二课堂等方式来完成;网上对话平台的建设可以通过申报各级各类精品课程、开通博客、QQ群、微信群、公开任课教师的电子邮箱、QQ号与手机号码等方式来实现。通过以上全方位的对话平台,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做到联系畅通,对话频繁,学生与学生之间更能以之为凭借切磋学业、交流心得、互通有无。

总之,作为一种针对传统的满堂灌教学而建构出来的生命对话教学模式,它充分尊重了高校人文类课程人文性、想象性、虚构性、情感性的特点,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生命体验,既顺应了当前教育学理论的发展,也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更突出了教育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实现“不教”。它的实施有效解决了高校人文类课程教学效果低下的问题,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与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推进了民主教育的进程,值得推广。

注释:

[1]蔡元培:《就任化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见桂勤主编:《蔡元培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第222-224页。

[2]夏中义:《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8页。

[3][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徐汝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37页。

[4]李日星:《人文学科的教育使命与教育模式》,《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第71-77页。

[5][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3页。

[6]杨鹏娟、刘汉波:《汉语诗歌的细读方法》,《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第5期,第13-14页。

[7]以程箐、刘汉波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为例,全书以大学生人格的健全为纲来编撰教材,从自我人格的成长、社会人格的健全、超越人格的形成三部分来结构全书,将大学生在精神成人过程中所关心甚至一度产生困惑的问题凝结为“成长,痛并快乐着”、“生命是单程的旅行”、“爱,是不能忘记的”、“铁肩担道义”、“和而不同”、“我爱这土地”、“往事并不如烟”、“敬畏自然”、“诗意地栖居”、“美丽的中文不老”、“邂逅文学,悦读阅美”、“徜徉在艺术的殿堂”等十二个专题,每个专题都尽可能考虑其多个维度,多重声音,在选文时特别注意挑选立场有差异但文质兼美的文章,让教材本身能在和而不同中保持对话的张力。单元主题、每课思考题与单元圆桌议题的精心设计都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对话。

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批准号:JXJG-15-14-3)、赣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重点课题(项目批准号:GSJG-14-1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辑:苏雨

责任编辑:文海

猜你喜欢
人文生命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