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吉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全方位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学习和校园生活面临着全新的环境,在信息获取、学习手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从新媒体对对大学生的直接影响入手,分析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以期为现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实践操作方案,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
关键词: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路径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社交媒体手段开始变得丰富起来,新媒体渐渐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走进了大学校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在形态上做出了极大革新,技术水平更加先进,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和高效,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依赖新媒体带来的便利,新媒体也成为了大学生最为主要的交流手段和信息来源。各种新兴网络自媒体的飞速发展不仅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冲击到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层面。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产生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为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也急需改变和创新,成为高教工作者需要思考的新课题。
新媒体成为了大学生的主要社交手段和信息来源,其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特征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有利于整合资源统一性和协同性
新媒体相比于传统媒体,以其便携性与普及性开启了媒体全面参与人们生活的新时代。新媒体突破了时空限制,基本实现了无缝衔接和全面覆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年轻的大学生来讲,新媒体手段更是备受欢迎。新媒体有效的利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性,实现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覆盖,校园中几乎所有的大学生相关的活动,新媒体都能很好的将新属性融入其中,为大学生提供了十分恰当、便捷的服务。可以说,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各类资源。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所需资源不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而且需要充分利用课外、网上等新媒体手段带来的信息资源,通过多种途径,综合各方面资源,协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体给大学生带来的丰富资源和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性,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融合各类资源,积极利用新媒体手段,在教学育人方面做出新的尝试和突破。
(二)有利于提高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
新媒体带来的信息资源呈现出集成化、全民化的典型特征,催生了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个性化、多元化的信息选择,不同种类的信息资源满足了大学生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也促进了大学生的个性在校园学习生活中的体现。作为教育的主体,面临丰富的可选择性资源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很多学生会在大量的资源中选取自己所需要的部分,加以加工利用,资源的巨大储备使得大学生具备了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有利于提升学习互动性和时效性
新媒体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具备全民化的特征,所有人在新媒体面前都是机会均等的,交流、传播信息,并在交际的过程中,获取额外的、自己所不具备的信息,因此,大学生在获取便利的学习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同学、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交流。利用新媒体手段,教师对学生的意识形态传播从“你说我听”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引导学生为主的双向互动,可以迅速地虚拟化完成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的维护。另外,新媒体还具备及时有效的特征。因此,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更具有实效性。新媒体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无时无刻的交流沟通平台,提供最前沿、最及时的信息资源,并且呈现即时传播,保证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时效性。
毋庸置疑,新媒体环境在信息交流和获取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新媒体所主导的正面的社会主流价值观,通过新媒体手段的传播,能够使大部分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与此同时,新环境媒体使得大学生在接触各种评论和思想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个人思考和看法,导致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思想还不够成熟,容易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多元化信息带来的价值观冲击
新媒体的普及,大学生可以容易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在享受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和丰富性之外,也面临着海量信息带来的不同冲击,新媒体尽管信息全面,却充斥着暴力、反动、谣言等负面信息。再加上近年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观和理念也通过新媒体等多种渠道,不断传播和渗透,当代大学生辨析、自控、防御意识又比较差,缺乏对信息的客观判断,导致有的大学生出现不切实际的价值观取向,对自身的能力、生活状况等都不予以考虑,发展成为盲目向往、怨天尤人等心态。在新媒体环境的交流中,大学生也更容易传播这样的负面政治思想,致使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二)自主性带来的管理机制弱化
在常规的信息流通渠道中,存在一些把关人或者把关机构,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去评价传播的信息,只有符合价值标准的信息才可以进入传播管道。校园里的传统媒体如校报、广播站、宣传海报等都是发挥把关人作用的重要平台,通过有效管理,可以避免不健康信息的出现和传播。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大学生个体有了自主性的表达权,可以随时随地接触、传播多元化的信息,校园管理者的把关作用大幅度削弱,甚至是完全消失。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体制产生了比较大的冲击。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权威性的冲击
正规的思想政治教育都会以教材为基础,以课堂为载体,主要依靠教育者理论说教和现场传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由教育者进行主导,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权威地位。这种体制下,大学生自身也会虚心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者也会非常尊重,知识传播效果较好。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使得学生可以完全在课余时间依靠自主性学习获取原本课堂上才有的信息量,而且新媒体信息量更丰富,时效性更强,学习起来更加便捷和实效,这些都是对教育者的知识、经验权威性的巨大挑战。
(四)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过度依赖
随着新媒体的广泛普及,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据调查,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时间和空间都有媒介依存症的倾向。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非常依赖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以此作为工具来使用新媒体手段带来的便利。这样的过度依赖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有些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登陆新媒体,甚至走路时都使用手机,使得学习的时候被大量挤占,学习成绩下滑。而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影响力有限,其教育效果受到冲击更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创新与素质提升
教育主体的基本素质决定着教育水平的高低。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主要有高校党政机关工作者、辅导员和社科类任课教师,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传授给大学生。这种教育方式就决定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更多取决于教育主体的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更加丰富,开始出现很多新兴的教育主体和手段,新媒体和传统教育主体共同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和了解新媒体,紧跟新媒体带来的新形势变化,了解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化和要求,不断提高个人的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创新
高校教育者应借助新媒体带来的便捷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拓宽教育内容,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保持与新媒体同步。同时,在传统课堂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资源和技术,开发利用图像、声效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动化和时效性。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利用校园论坛、微博、微信等实时新媒体通信工具,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这些大学生经常使用的工具传递下去,与大学生良性互动,使大学生在获取信息和人际沟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创新
在各种新媒体手段不断出现之后,高校急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新媒体不仅带来了信息获取和交流的便捷性,也带来了许多不良信息。因此,高校需要尽快构建校园网络信息监管体制,严格执行相关法规条例,对于虚假、暴力等不良信息应及时处理,确保信息准确。另外,高校也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规范教育,引导大学生的创造文明的新媒体环境,遵守网络道德的基本规范,抵制不良信息与行为,营造良性的新媒体环境。
参考文献:
[1]邓秋萍.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16).
[2]汪馨兰,戴钢书.创新与发展:新媒体环境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l3,(2).
[3]汪馨兰,戴钢书.创新与发展:新媒体环境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2).
[4]荣建华.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论E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Ol1:3O.
[5]陈克文.利用网络即时通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9).
[6]张菁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3).
[7]钱文彬.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J].新闻界,2010,(3).
[8]侯弱,廖祥忠.网络媒体时代世界教育霸权对中国教育发展的警示[J].现代传播,2013,(9)
作者简介:吉欢(1981.5-),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