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痛”感致敬

2016-03-21 08:39徐文泰
长江丛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荣光诗歌

■徐文泰



向“痛”感致敬

■徐文泰

我相信,诗歌之于荣光启亦如爱情之于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它不是肌肤之亲、一蔬一饭,而是疲惫生活里的不死梦想。诗人,一个略显尴尬和陌生的身份,它的现实处境就和诗歌一样,充满了悖论和反讽。记得田汉(1898-1968)在《湖上的悲剧》里略带嘲讽的说:“他们袋子里什么都有,可就是没有钱。”无言以对的背后是这个“穷得只剩下钱”的社会麻木的表情和矫情的姿态。不幸亦或是幸运,诗人在跳跃的笔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远去了刀光剑影,黯淡了光辉岁月,当一切顶着“常态”的帽子无孔不入的钻入我们的生活,更多的人选择放空自己,很难说这不是“精致聪明”的选择。然而荣光启却始终对各种变异的“扭曲”保持着敏锐而固执的疼痛感。那或许是消费社会浪潮下,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肆无忌惮的压迫;或许是无所不在的权力意志对个人价值的不屑一顾;又或许是现实对理想投出的匕首。当心灵鸡汤一遍又一遍的向我们灌输“适应”的重要性,荣光启决绝的选择了说:“不。”

《大师——致Y先生》

别人称你为大师

其实你只是一个小老头

头发花白

目光如炬

声音急促

口吐利剑

你一说话

我就听出你的乡下口音

但你说

正是少年时

深潜山中那几年

你体会了正在消失的文化与价值

你发誓要为一个民族

铭记历史

现代寓所后面的竹林

摇摆出七十年前

故土的波浪

人活着

不能只像一些动物

更要像一些植物

没有一个政党能容忍你

现在

你想起托马斯·曼

这个流离的德国人

你说,和他一样

“我在哪里,

哪里就是我的祖国

在那片牛逼的土地上

祖国已经不存在”

徐文泰,武汉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金宏宇教授。主攻方向:中国当代诗歌精神研究、17年文学思潮研究。文学观:用经验凝聚人生百态,让形式压缩充溢的激情,从语言砥砺全新的表达。

荣光启的诗以“痛”为隐含的创作原点,以身体之痛,灵魂之痛折射这个看似“伟大”的时代所结出的“恶之花”,以水一样的感触呈现了看似笔直的扭曲。诚如他在诗中所说的那样:“人活着/不能只像一些动物/更要像一些植物”(《大师——致Y先生》,《噢恰当》,第67页,上海三联书店,2014。)

《勺子——致世洪兄》

研究维特根斯坦的老杜

也教外语系的学生作文

奥运会期间

他没有出题目热爱祖国

而是说这学期你给我写My spoon

大失所望者

怒骂老杜名不副实

是啊,一把勺子有什么好说的

老杜说,没什么好说?

从语言的角度

你能否生动地描述它

却不用一个生词?

从经验的角度

你能否像一位同学如是写道:

“弯曲的弧度里

我看见自己的形象

为了这一勺羹

他妈的

如今我也和你一样弯曲”

我更愿意用“竹”来形容荣光启的诗歌,思维的锐度好似天地苍茫一根骨,刺痛了自己也刺痛了时代。他说:“如今我也和你一样弯曲”(《勺子》,《噢恰当》,第7页)我们总是长于审视社会却陋于拷打自己,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1821-1881)永远那么可敬而可怕,然而荣光启似乎固执的要扒开文明的外衣,来个“手术灯”似的检查,甚至有点略带无情的审视“狞笑的弗洛伊德主义/像地火一样/在时代的面孔下运行”(《恨》,《噢恰当》,第71页),因此在整体的基调上痛苦的求索大于欢乐的赞颂,思辨的理性大于对错的判断。

《恨》

消费了太多身体

于是只有了一个身体

那些形容词的所指

现在只是一种抽象

符号工具

我不知道他的仇恨

从哪里来

对着世界的另一半

他恶狠狠地说话

并且总是无原则地

想更狠一些

还辅之以手上的动作

你笑得越无邪

我就恨你恨得越狂野

其实他像个好人

我知道他的仇恨

代表着更多人

这笑着的仇恨

浪漫的仇恨

普遍的生产力

狞笑的弗洛伊德主义

像地火一样

在时代的面孔下运行

诗人走出了形式逻辑的排中律,在亦此亦彼的相互扭打之中寻找着成为“天使”的途径和进入“实在”的阶梯。唯其疼痛,所以真实;唯其真实,所以坚固。在理性的审视背后,我们看到的不是荣光启冰冷的躯体而是温热的内心,不是受伤后躲进坚硬的外壳而是温润如玉的基督情怀,也正如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与这种在异化的扭曲下保持固执的疼痛感相适应,荣光启诗歌的形式也鲜明的呈现两大特点。首先是在建构和解构之间保持着悖论式的张力,作者似乎没有一个时刻在固定永恒的点上,就像赵园(1945—)在《艰难的选择》说的那样:“尚未成熟的思维每一分钟在怀疑前一分钟达到的结论。”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一切辉煌的都土崩瓦解了,站在精神废墟上的诗人怀疑着权势的“永垂不朽”,质疑着人文精神“凄惨的衰微”,悲悯着“良知”被鲸吞蚕食。因为固执的揭示矛盾和欺骗,所以诗人在解构中走向深刻的怀疑;因为执着的期待“涅槃”,所以在建构中积蓄重生的力量和太阳般的希望。

其次是远镜头对近镜头的再审视,这不仅是一种视角的审视,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审视。平视让我们发现事物的表面和当下,俯视让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荣光启的诗歌总让我们既有寄居在事物中间感受到的生活感和稀疏感,也有用上帝的视角俯瞰苍生带来的陌生感和沧桑感。这种视角的选择也源于作者的疼痛意识,他不囿于熟悉所带来的舒服和适应而采用异质性的眼光重新审视我们的“习以为常”,作者审视着自己的审视,也获得了关于认知的认知。

《那人》

那人站在树下

树像他的翅膀

他来自遥远的国度

也经历过漫长的人生

在这片干涸的地面上

来做春种秋收的工作

我不知那人的first name

正如我叫不出大多数天使的名字

但我记住了天使的眼睛

那里有从上面来的凝望

荣光启说:“但我记住了天使的眼睛/那里有从上面来的凝望”(《那人》,《噢恰当》,第9页)或许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永恒,唯一永恒的是我们对自我不断的审视和对世界全面的关照,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在帕特农神庙早已揭示,那就是耳熟能详的“认识你自己”。

《厨房》

再一次写到厨房

就如我再一次洗碗

旧诗可以通过写,变得更干净

像这个陶瓷碗,在清洗之后

发出更新的光泽

这光泽也许可以叫做诗

我知道我不属于客厅

那里有交际、公开的谈话

电视虽连接着外界

但却只有一个奇怪的窗口,讨厌

卧室很美好,但整体偏重于女性

谁能胜过我们的妻子呢

况且

谁人能整天绵卧象牙床

书房里游荡着太多幽灵

大多数作者都是死人

他们的思想也不是传说中的永生

所有的言语在累积着厚厚的虚无

多少年了

我没有走近

更不愿翻开

有天在新华书店

看到那么多喉咙哇哇发空洞之音让我仓皇逃离

再一次回到厨房

这里有劳动

有爱有牺牲

有窗口有呼吸

当我将餐具清洗干净

整齐排列

当我欣赏这小小空间的整洁

细小的尘埃在身边跳那看不见的舞

空气在一点点安静的落

我欣喜于一种

自我灵魂的内在场景

有个终极的问题也许是我读完荣光启的诗歌想问的。对于不信上帝的人而言,我们该何去何从?是服从于肉欲向下沉沦?亦或是像浮士德顽强的逆势而上?或许荣光启的诗歌在给出上帝这个解决之道的同时也给出了另一个答案,那就是“爱”。这或许是友情、亲情、爱情,但无论如何,爱是对这个薄情世界最温情的敬意,是给这个苍白的星球一抹鲜亮的血色,是疼痛下最温柔的抚慰,毕竟“这里有劳动/有爱有牺牲/有窗口有呼吸/……”(《厨房》,《十一月》2015年第03期),而这一切,足矣。

猜你喜欢
荣光诗歌
诗歌不除外
追寻“荣光”
百年荣光
荣光
百年荣光庆华诞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是光
让中华儿女共享幸福和荣光
诗歌岛·八面来风
岭南大学之父钟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