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务员扫街不再是新闻
舆情链接:
《公务员扫街折射“创卫”困局》民主与法制时报2016年8月10日
《公务员扫街成“网红” 原来“卫生城市”是这样创建的》 新华社2016年8月7日
《“公务员扫街”触碰了公众哪个痛点》中国网2016年8月5日
《公务员扫街显然错置了人力资源》华西都市报2016年8月5日
【舆情回放】 7月下旬开始,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的基层机关干部和公务员戴着红袖章,在创卫路段打扫卫生。尽管当地回应,“创卫”事先做了统筹安排,不会影响日常工作,但舆论质疑声还是汹涌而至。
【主流声音】 在“创卫”过程中,“突击式”“运动式”等做法并不鲜见。但市容卫生、精神卫生这些东西不是突击创建出来的,而是人们自身素质提高的客观表现。卫生城市是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准下的产物,而不是地方领导作秀、显政绩的面子工程。企望公务员扫大街,就“跑步”进入了卫生城市,就像一个蓬头垢面的人戴了一个华丽的假面具罢了。对于这种明目张胆的造假行为,应进行严厉批评,取消其参评资格,甚至对参与造假者实行问责。
【网络舆情】
@中国商务新闻网:让群众联想到其本职工作如何推进,甚至让人怀疑,或者是公务员 本来就很“闲”,本来就无多少“正事”可做,出来“扫街”也无妨。如此“误会”,不但,不能增进群众对“创卫”的理解和支持,反而有损政府公信力。@中国网:政府部门,若秉持公心,尽职履责,许多工作便能提前谋篇布局,有条不紊推进,不需要“临阵磨枪”,群众也能多些理解和支持。
@西安网: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不是靠一次两次的“突击”或者“动员”。此次公务员创卫“扫街”被曝光,不仅仅是对济宁创卫工作的拷问,对全国而言都应该是一个警示。
@新华社:城市卫生好不好,考验的是地方领导的治理能力,而要怎么治理,需要依法治理,而一窝蜂地搞“攻坚战”就是一种运动,我们不是打仗,是在搞建设,尤其不能把它定位成突击战,地方领导需要转换思想,不能让传统思维支配我们,否则,长此以往就是不务正业,需要把握好度。
【决策点睛】 事实上,不仅仅是创卫,每逢遇到需要举全市之力加以推动和完成的重大事项或活动,公务员“上阵”都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因此,对于公务员为“创卫”上街打扫卫生,没必要一棍子打死,而是要更加注重创建卫生城市的长效机制, 这样才能让公务员扫街不再是新闻。